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区块链技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场景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1 11:09: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成为丰富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的主要渠道。本文对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并给出借助区块链技术,优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铺垫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理论基础,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图书馆;信息服务

本文引用格式:曹锦铸.基于区块链技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场景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7(37):97-99+103.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Scen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CAO Jin-zhu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ABSTRACT:In information age,information service optimiz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has become main channel to enrich service functions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This paper analyzes application value and scenario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and gives specific measures to optimiz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library with help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to la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KEY WORDS:Blockchain technology;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

区块链技术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融合能够扩展信息采集渠道,丰富信息资源并为用户信息查询、调取提供方便。在点对点的传输状态下,信息交流速度及准确性也更高。信息服务质量关系到图书馆现代化功能的发挥和完善,高校图书馆使用频率极高,且是开展学习、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资源基础,有必要对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场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一)确保信息安全


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转变为多中心化的形式,借助密码学方式形成的数据块,对数据资源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并生成下一个数据块。若系统中的全部用户均依照管理协议的要求使用图书馆资源,资源可按正常的流程传输至用户端;若发生修改、篡改区块链信息的现象,哈希链在计算头部时形成链条分叉,一般的操作者几乎无法应对,即区块链中信息很难被修改[1]。这样,高校图书馆信息安全即可得到可靠的保证,顺利提供信息服务,并为其他信息服务项目的开展提供更稳定的信息基础。目前,高校图书馆公共性功能不断完善,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张,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严格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非常必要。

(二)优化存储功能

区块链技术可实现信息资源的永久性保存,避免图书馆一些重要信息丢失。高校图书馆中很多文献资料都具备较高的科研价值,且无法被复制,若资源遭到破坏,将给学校及利益相关者带来较大损失。数字化、信息化图书馆的出现虽然给高校带来更可靠的信息资源保存条件,但也引发更高的数据丢失风险。此时,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处理,以分布式形式存储图书馆数字资源,确保各类资料、文献保存完整。

(三)提高传播效率

传统形式的数字图书馆信息传播效率较低,在点对点的状态下,各项信息服务功能才可被顺利应用,影响图书馆信息传播效果。区块链技术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共享性,带来全新的信息传播方法,相较于传统信息传输方式,该方法经历更简化的信息传递流程,有效较少信息传播时滞,可在最短时间内将信息传输至用户端,信息传播速度明显上升,有利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2]。区块链技术与图书馆数字系统结合后,信息传播多在多中心的状态下完成,在任意一点用户均可获取所需信息。

二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场景

(一)版权管理


区块链可以文件或数据库的形式被存储在磁盘当中,其中文件存储形式能够为后期数据添加提供方便,而数据库的存储形式则有利于数据的修改和调取。高校图书馆大多使用数据库方式进行区块链的存储,例如,以Key-Value作为底层数据库。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量庞大,涉及到大量核心资源和特色文献,当这些资源被转换为数字形式集中到同一平台后,一旦平台遭受恶意攻击,将给资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导致信息丢失、泄漏风险。例如版权管理即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区块链技术在版权管理中的应用意在防范图书馆资料应用过程中的恶意盗用行为,避免影响图书馆正常运营秩序。有关图书馆版权管理相关问题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有必要借助技术手段,对版权侵犯风险进行预防。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相当于代码世界的法律,该合约强制执行,借助去中心化可对数字图书馆数字平台的每一个节点运行智能合约,对节点的使用权限进行完全控制。例如,将图书馆核心资源、重要文献等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源,构成区块链系统,防止数字资源遭到恶意破坏。在区块链当中,想要篡改数字信息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以此来避免版权侵犯问题的发生。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料体系庞大,核心文献众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管理时,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等级划分,优先处理核心、珍贵资料,并逐步将保护范围扩大至全部资源。有效的版权管理能够充分维护作者权益,鼓励其自主提供更多优质的文献资料,以丰富图书馆馆藏。高校图书馆常用的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为Hyperledger Fabric,该技术发展成熟,且对编程人员的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应用于校园环境[3]。

\

 
(二)原著追溯

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文献时,常产生对文章深度了解的需求,即对文献进行原著追溯。原著追溯指的是结合文献引用记录,对其真伪进行鉴别并查询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该功能的提供有利于校园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未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时,图书馆内部信息检索呈孤岛状态,信息系统性及共享性不足。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记录文献原著情况,与之相关的引用信息也会被上传至区块链。用户在查找文献时,可利用区块链提交原著追溯请求,以准确定位到查询结果。

(三)偏好挖掘

偏好挖掘可被看做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升级功能。用户在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时,不断扩张的分散性节点被集中制区块链网络中,形成能够反映用户资源使用情况的信息集合。以信息集合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可从中挖掘不同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时的真实偏好和需求,以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推送,辅助用户更精确、快速的找到自身所需信息,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资源应用质量。

(四)信用服务

区块链技术在信用服务中的应用背景有二。第一,图书借阅是高校图书馆的基础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征信免押借阅形式被提出。第二,随着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对信用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将社会信用制度与图书馆公共资源的应用相联系,既能够给高校图书馆营造更有序的管理环境,也有利于辅助政府部门培养公众的守信意识。在建设高校图书馆信用服务体系时,设计专门的读者信用评估机制,区块链技术可读取每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信用等级,确定图书服务方案,并结合信用监督机制,对图书借阅业务进行监管[4]。

三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措施

(一)区块链技术应用要求


1.应用创新。区块链技术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之间相辅相成。高校图书馆应对当前信息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及图书馆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服务需求增长情况,对信息服务功能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从功能出发,将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信息共享等技术相结合,以技术的优化运用丰富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同时,树立高校图书馆市场化发展理念,积极与当地文化馆、美术馆、中小学校等拓展合作关系,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性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到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集中资源优势构建区块链平台,以促进信息服务增值。

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依托于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因此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过程中,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应同步进行。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方法,对国家有关公共资源的政策法规有充足的了解,并清晰认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智慧化、资源化、公共化发展的趋势。

2.顶层规划。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构成,其信息服务优化中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应用需要得到国家顶层规划的配合。建议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区块链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技术体系各管理规范,将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上升至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层面,并将区块链技术相关政策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政策相结合,大力提倡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管理中的应用[5]。例如,相关部门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权益协调、激素应用、产权维护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区块链技术实践配套政策,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工作提供政策性指引,并要求各高校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利用区块链技术。

(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途径

1.用户参与的资源建设机制。用户参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活动,可弥补单一建设主体在资金、技术、人才配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图书馆改革发展创新性的引入社会性资源,普通读者、社会企业、公益性单位等被纳入到图书馆建设主体体系中,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互利共赢的图书馆新发展模式。例如部分图书馆开启的“图书众筹模式”,读者及社会单元能够以捐赠、荐购、PDA等多种方式参与图书馆图书资源完善活动,搭建相应的活动管理流程及方案,以保证众筹模式顺利运转。另外还有图书馆尝试将众筹模式推广至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丰富上。以上图书馆建设工作创新性凸显,但还存在反馈机制不完善、难以实现常态化运转的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以上发展模式也能够被顺利引入到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同时有效解决众筹模式运行中存在的弊端。利用区块链,实现建设资源的多渠道整合,使图书馆服务对象参与到服务能力的提升上,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针对性、导向性发展[6]。

区块链技术在用户参与的资源建设机制中主要发挥两方面作用。第一,提高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以荐购方式为例,用户在选用该方式参与图书众筹模式时,需在系统内完成个人账号注册,上传借阅证件号及姓名、住址、学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带来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利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规避信息泄露风险,以此来强化高校图书馆与用户间的信用关系,调动用户参与积极性,使图书众筹模式能够常态化执行。第二,完善众筹反馈机制。用户参与图书众筹的最终目的为使用这部分图书资源,现有模式的反馈机制并不完善,常表现出荐购等活动参与热情高涨、图书资源无人问津的局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进一步开发用户图书需求在图书众筹中的导向性,并及时将图书资源流转情况传递给用户,使其能够在资源到馆后,第一时间进行借阅或查看,而相应的荐购主体具备优先使用权。以上方案能够将用户的个人“购书”行为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相统一,促进众筹图书资源使用率提升,同时更有效采集用户意见反馈,针对性调整高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2.学科建设的精准服务模式。学科服务为高校图书馆的特殊功能,区块链可在用户及图书馆之间搭建互信、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进而顺利完成学科建设精准服务模式的构建,丰富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基于区块链的学科建设服务模式涵盖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验证、效果检验等环节,例如,在论文被区块链化之后,其作者、来源、资助资金等均可以信息节点的方式纳入到区块链中,可实现跨区域的论文信息查阅和获取,并动态化进行信息更新,论文经录用发表后,区块链第一时间进行全链认证。精准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可有效解决高校图书馆信息孤岛的问题,提高其社会竞争力,促使图书馆更积极的参与市场竞争。区块链技术可准确提取用户文献需求信息,帮助其关联相应用户,针对其需求偏好进行差异化的学科服务,进而将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盘活,实现点对点的资源交互,在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充分满足用户文献资源需求。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互信关系及服务体系中,用户图书资源定制服务使其更好享受到图书馆资源优势,并将服务对象从在校师生扩充至社会读者,这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及综合效益提升来说,具备重要意义。

\

 
四结论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有效利用带来更完善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更高的服务水平,在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将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相融合,可带来更高效、有序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开展信息查询、调取等活动,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彧,毛军.网络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9(32):106.
[2]毛宁,张小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版权保护[J].图书馆论坛,2019,39(8):90-95,145.
[3]潘辉.区块链技术在文献采购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39(4):72-75.
[4]徐川,安国庆,柳晶婷.基于区块链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建构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9,49(3):56-62.
[5]鲍远芳,王涛.互联网环境下”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2):111-113.
[6]黄世芳.谈微信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39):132-133+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4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