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情景模拟法的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1 11:05: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相较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等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综合素质等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情景模拟教学的设计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讨论阶段、评估阶段。模拟前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基础,模拟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关键,模拟后全员参与讨论是提升。为保证模拟效果,应特别注意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等。

关键词:情景模拟法;职业胜任力;高等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樊贵莲,等.基于情景模拟法的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5):139-141.

一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虽然每年高校毕业生很多,但有不少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而难以胜任岗位工作,现实中常常出现这种“高分低能”现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教学任务明确的情况下,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注意使学生获得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使他们既懂理论又具有实际工作技能,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情境模拟教学法根据专业要求,设置一个工作场景,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去感受复杂事物,使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较为具体而综合的理解,使专业所要求的技能技巧得以深化和强化[2]。很多学者探讨了情景模拟法在团队培训[3]、基础护理学[4]等领域的应用。但已有文献鲜有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过程进行具体而细化的设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教师难以把握好教学各环节中的关键性问题,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模拟操作等方面没有形成与理论的有效对接 。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高等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提供现实指导。

二情景模拟法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游戏形式出现的学习过程,它把现实的场景搬到课堂,形式新颖活泼,让学生“身临其境”投入其中,揣摩所担任角色的思想活动、心理倾向,学生一改往日被动接受、机械记笔记的状态,平时上课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现都很积极主动。从模拟之前的搜集资料到模拟现场的有感而发、质疑争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有效发挥。使课堂上教师单调枯燥的知识讲授变成学生生动有趣的技能体验过程,学生在新奇而又愉快的体验中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加深刻,比传统课堂的学习更具有激发性和高回报率,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

 
(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如果说传统的课堂讲授是“纸上谈兵”,那情景模拟教学更像是“实战演练”。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行而悟道。根据专业学习的要求,模仿现实中的职业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着像从业人员一样进行思考和行动,练习处理这些真实问题,进而从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其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模拟游戏”使学生掌握较高级的职业技能,并影响到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此模拟活动所依据的各种概念[6]。情景模拟教学往往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需要他们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这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前期需要搜集大量资料,可能会发现和碰到各种问题,这既能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演练环节能增强学生的策划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在特定情境下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这样的综合素质训练是传统教学法无法实现的。

(三)能适当弥补传统讲授和社会实践的不足

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但难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其他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人力和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学生深入社会(企业)实习的机会非常有限,而且无法创造出教、学、做相结合的良好学习环境,导致高校毕业生工作初期的职业素质和胜任力较弱,既影响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情景模拟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具体、更贴近实际,较之社会实践更简便、更灵活、更有针对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模拟活动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在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能节省资源,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讲授和社会实践的不足。

三 情景模拟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进行情景模拟教学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本文以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sless Group Discussion,LGD)为例说明模拟方案的设计及应用过程。LGD是现代企事业单位招聘时广泛采用的测评方法,它是指由一组应试者(6-9人)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其目的在于考察求职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这种测评方法对考官的技术要求较高,对测试题目的要求也较高。仅仅通过课堂讲授,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LGD的实施要领,因此在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之后,设计了LGD的模拟方案,让学生模拟LGD的操作应用过程。具体的模拟设计与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


\


(一)准备阶段

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明确的教学目的、合理的模拟方案、整体教学过程、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控制等。制定教学模拟方案必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管理,要确保充分涉及与实现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个阶段,教师要做一位好“编剧”,根据情景模拟的目的和要求,去设计学生需要扮演的角色,准备模拟过程中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交代清楚模拟的相关背景资料,精心构思情景模拟的各个环节,具体到每一个步骤的每一个细节,模拟方案设计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有何意义”等相关问题。还要注重对情景模拟场景的设计,模拟环境越接近于真实情境越好。另外,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二是时间管理,确保有效分配课堂时间以实现教学目标。在特定时间内既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又要使整个模拟过程紧凑而充分;三是过程管理,确保实际的模拟对学生来说真正称得上是一次有吸引力且具有激发性的学习机会。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任务,说明模拟的分工、程序、规则等。

(二)实施阶段

模拟实施过程是情景模拟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或者是角色扮演,或者讨论决策,就像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一样开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角,但教师的作用也很关键,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可以根据模拟情景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形象的语言、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引导学生融入到现实情境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深刻理解并表现所扮演的角色,鼓励他们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完成岗位职责。比如,在LGD模拟过程中,教师观察考官组对场地的布置是否合理,对无领导小组的应用是否完整规范等。同时,观察应聘方的表现,如能否充分地展开讨论,讨论的主动性、氛围等,这一方面反映应聘者的素质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考官题目设计的水平。教师要合理控制课堂进度,引导没有“上场”的学生注意观察场上同学的表现。

(三)讨论阶段

情景模拟过程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全员大讨论,通过多媒体将题目、评分表、记录表等展示给大家,将讨论过程的录像进行回放,“考官”、“应聘者”、其余同学、教师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模拟过程进行评价、讨论、交流。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消除大家的顾虑,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想讲出来,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师从他们的争论中能更清楚地知道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存在哪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但也要注意对讨论过程的引导和控制。教师要成为一个好的“评论者”,对模拟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总结点评,包括模拟的总体情况、各小组成员角色模拟及工作配合情况等。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模拟活动中的积极态度与出色之处,同时针对模拟操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给予指点,引导大家对模拟过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回忆、思考、讨论,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还可以提出一些延伸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四)评估阶段

教学效果评估是情景模拟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评估的目的是评价模拟活动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估内容可以从项目选择、场景设计、角色分配、资料提供、课前准备、课堂互动、讨论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估的方式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撰写总结等多种方式。课堂模拟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写出书面总结,对本次模拟活动进行评估。教师主要评估本次模拟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或问题,深入分析模拟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技能;学生根据自己参加模拟演练的全部过程和细节,认真总结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自己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需要加强和努力的方向。

四 情景模拟教学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情景模拟教学对于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因此,在应用模拟法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必须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

在模拟演练之前,进行知识储备是必须的。模拟教学虽然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却不能替代理论讲授的功能,并且始终要以理论讲授为基础。在模拟前,教师必须对模拟过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系统介绍。比如在进行LGD模拟前,要对LGD的概念及特点、实施的基本程序、题目的类型及设计要求、测评维度及权重的确定、测评报告的撰写等基本理论和技术要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LGD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了解所模拟活动的操作流程及目的。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模拟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更好地领会和掌握相关理论和技巧,使理论与实践自然对接。

(二)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情景模拟教学的中心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和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应该是模拟活动的主体[7]。例如,在LGD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亲自参与测评前的准备、测评的实施、评价总结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学生要进入角色去体验、思考、讨论,去解决模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教师只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估者[8],尤其在模拟演练现场,完全由学生来进行“表演”,教师不要随意发表看法或打断模拟过程,此时最需要做的是观察和记录。

(三)模拟之后的讨论总结不容忽视

正如小劳伦斯·E·列恩所言,最有趣的实施、引语和远见卓识经常是在反馈过程中获得的。情景模拟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千万不能为模拟而模拟,不能仅仅重视现场模拟而忽略模拟表演后的讨论总结。在模拟演练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在整个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组织及时的讨论、总结、评价,往往能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才能使理论在实践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才能使实践中的感悟与已有知识相结合而升华为理论,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9,10]。

(四)最好辅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在实施模拟演练前,最好准备录像机、投影仪、幻灯机等,充分借助这些设备,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等特点,将演练过程借助录像机进行全程记录,还可以利用投影仪、幻灯片等把评分表、评分标准、测评题目等展示给大家,以便评价总结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点评,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孙友然,等.情景模拟法在《培训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8):164-167.
[3]Escher C,Rystedt H,et al.Method matters:impact of in-scenario instruction on simulation-based teamwork
[4]training[J].Advances in Simulation,2017,2(1):25.
[5]Huang S B,Gong X J,et al.Application of Medical Records and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6]“Basic Nursing Science”Teaching Training[J].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
[7]马永祥.管理学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3):76-78.
[8]美)罗伯特·B·科兹马,劳伦斯·W·贝尔,乔治·W·威廉斯(蔡振生译).大学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9]杨艳玲.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基于对1985-2017年学术论文的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8(2):123-125.
[10]郎启贵,等.情景模拟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34):90-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4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