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纳税筹划》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0 17:07: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纳税筹划

本文引用格式:李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纳税筹划》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9):60-63.

Research on Curriculum“Tax Planning”Reform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Theory of Work Process
LI Dan

(College of Economy Administration,Shunde Polytechnic,Foshan Guangdong)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 the thoughts of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theory of work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work process,we can identify the area of learning and design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We make the research on curriculum"Tax planning"reform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theory of work process,which aims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Work process;Curriculum reform;Tax planning

一 引言

《纳税筹划》课程作为我校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结合纳税实务、财务管理、会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纳税筹划》课程改革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概述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指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学生以直接工作的形式掌握各项工作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1]。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企业工作实践一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学者姜大源,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倡导者,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应该是职业实践中的经验和策略,课程的设计应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步骤,应该先对工作实践进行典型任务分析,提炼其行动领域,通过课程设计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3]。通过为课程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掌握工作中所需的过程性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中,学习情境必须有3个以上,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工作过程重复,而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4]。在首个学习情境中,教师详细地展示工作过程的各个步骤,学生照着重复一遍;在第2个学习情境中,教师只讲和第1个学习情境不同之处,学生模仿第1个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做;在第3个学习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师只回答问题。在3个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主体性不断增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过程性知识,达到毕业即能熟练工作的目标[5]。

\

 
三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纳税筹划》课程改革

(一)课程定位与社会需求


《纳税筹划》课程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了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纳税实务等基础课程之后,学习本门课程。通过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依据进行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的设置适应相关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兼顾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6]。

广东中小企业众多,对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培养高质量的财务人才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承担的重要任务。纳税筹划作为企事业单位、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财税咨询公司新的增值点,能够为其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目前我国纳税筹划人才稀缺,亟需高职院校输送系统学习过《纳税筹划》课程,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行业企业要求培养学生对税收知识与政策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的技能,提高学生财税经济方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围绕纳税筹划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相应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纳税筹划岗位工作,以及从事现代企业管理、财税管理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基于纳税筹划岗位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项目,以此确定教学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将分散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项目的内在联系进行融合[7]。根据岗位工作程序组织教学,通过案例及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在仿真教学环境中,通过具体任务的驱动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学生为主体,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以满足工作岗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实现课程目标。

《纳税筹划》课程针对企业纳税筹划岗位中的相关工作而开设,根据相关工作任务需求的职业能力选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衔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纳税筹划岗位的基本条件,将来能够胜任职业工作。课程设计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阐述纳税筹划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实务部分按不同税种及企业经济活动不同层面解析各种筹划方法及实例,最后分析企业集团的综合筹划实例。课程通过“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第一,职业性要求,本课程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分析纳税筹划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根据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进行内容体系的构建。第二,开放性要求,确立行业、企业在课程开发的重要地位。通过企业调研、座谈会、专家评审等方法,开发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确定课程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确定考核方案。第三,实践性要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多元化,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采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结合等方式,将企业的即时信息引入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内容组织与教学实施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通过企业调研,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以此选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介绍纳税筹划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实务部分介绍不同税种及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筹划实例,最后介绍企业集团的综合筹划实例。课程内容分为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细分为若干个子情境,通过项目任务的形式引出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生通过具体任务的驱动,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具体通过三个步骤:

第一,基于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设计,将工作任务转换成教学项目。这一步骤需要企业的配合参与,提供项目资源和设计思路[8]。教师将搜集到的企业资源进行整理,设计教学项目。

第二,如何实施项目。学生模拟企业财务部门的项目组进行分组,明确分工后完成工作任务。第三,评价考核。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技能评价与素质评价结合,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评分。

我们把《纳税筹划》课程按照不同税种设计成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分解为若干个子情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需求分析、税收政策、方案设计、实施与检查、评价与反馈这些重复的步骤(工作过程),来实现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技能,如图1所示。


\

(四)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全面评价方式,两种考核各占50%。第一部分是过程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后对小组成员各项表现进行评分,并进行自我评分,再与教师的评分综合,得到项目的最终评分。比如,以增值税筹划的某个项目为例,评价内容包括是否熟练掌握增值税的筹划方法,能制定筹划方案,具备资料收集、信息采集、计算、综合分析能力,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如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领导力等。第二部分是结果评价,对项目结果进行评价以及理论考试评分。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考核方式中死记硬背考高分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建设与积累

本课程旨在基于相应工作任务,理出工作过程并形成由易到难的不同工作情境,基于工作情境组织教学,实现知识的迁移。因此,我们将通过该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实践,构建《纳税筹划》课程内容体系,完成项目任务书、学习指南、学习情境、考核评价标准、教材、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库、视频、微课、网站等学习资源库的建设与积累。

教学设计方面,形成各学习(工作)任务的指南,包括目标、方法、重点、难点,内容、流程等;项目任务书方面,形成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需要的任务说明、技能要求和任务要求,引入企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做到课程符合企业实际要求。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设计,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材料;学习情境方面,创设具体生动的企业场景和仿真案例,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完成项目任务,工学结合实现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和零距离”的目标;学习评价方面,完成学习(工作)任务评价表,每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过程评价要求,包括各类指标、描述要求和评价手段;教材方面,根据本院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特点,不断修正改进教材,并根据最新营改增税收法规更新教材内容,扩充新的案例与习题;课件方面,依据教材、法规、案例进行更新,依据上年学生课堂反馈进行改进,提升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与技术,使课件能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与习题库方面,搜集最新案例与习题,加强与企业、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税务机关的合作交流,获得更多的实战案例;视频方面,针对行业及企业税收筹划岗位现场的工作视频,用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工作情境;微课方面,用于讲解一些基本技能、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网站建设方面,纳税筹划已成功申报网络课程项目,课题组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不断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更新扩充网上资源,让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课程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及课外资源。

四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纳税筹划》课程改革建设举措与安排

(1)确定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的成员。本专业相关课程教师;从顺德或周边地区选取事务所、财税咨询公司、企事业单位、税务机关作为合作对象,邀请相关人员作为校外企业咨询专家。

(2)通过调研、座谈会、专家评审等方法,了解企业税收筹划岗位工作流程及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掌握相应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对工作任务做进一步筛选、细分,进行课程结构分析和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召开项目组成员专题会议,就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达成共识。

(3)基于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设计,将工作任务转换成教学项目,并对项目如何组织、实施、评价提出具体方案,编制项目导向课程内容配套资料。

(4)与企业、事务所、税务机关合作交流,搜集大量的企业实例,将实例应用于教学项目中,创设真实化的学习情境。

(5)教师根据学生对实施效果的反馈进行总结并改进完善。校内实训,与厦门网中网软件公司联系课程的实训软件;校外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事务所、税务机关参观考察和实习,并开展讲座、培训。

(6)教师根据最新法规更新教材内容及课件,搜集最新案例与习题,扩充网上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微课建设,多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形成教材、课件、微课、视频、学习网站等立体化资源,实现预定的课程建设目标。

(7)参考行业企业评价标准,重新制定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考核评价系统。

(8)总结、反馈、课题结题,形成书面报告。

五 结语

以《纳税筹划》课程为试点,带动本专业或其他专业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使课程内容真正与企业需求接轨,加快我校一体化课程改革进展,推动课程不断提升教学层次,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复合型财务人才,促进顺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杰,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业设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45):80-82.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3]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01):7-9.
[4]朱江,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10):175-178.
[5]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66-70.
[6]李丹.“五化教学模式”在高职纳税筹划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3(4):13-17.
[7]麦小霞.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0):108-109.
[8]盛松梅.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5):122-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