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角色扮演其实是一种情景模拟法,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革新和升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在检验专业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可以将课本上的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通过演讲形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帮助学生扩展课外知识和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增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周艳星,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医学检验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44):153-155.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Playing Teaching Model in Molecular Biology
——Take Medical Examination as an Example
ZHOU Yan-xing1,LI Jiang-bin1,ZHANG Hua1,LI Yu-chao1,HOU Gan1,ZHOU Yan-fang2
(1.School of Laboratory Medicine,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Dongguan Guangdong;2.School of Basic Medicine,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Dongguan,Guangdong)
Abstract:Role-playing is actually a kind of situation simulation method,which is the innovation and sublimation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thods.Molecular bi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which plays a role of connecting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in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of inspection.In the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teaching,textbook knowledge on flexible can be applied to the actual scene,through the speech form found problems,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and help students expand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not only improve th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hance the team cooperation spirit.
Key words:Role-play;Model of teaching;Application
一 引言
角色扮演主要用于分析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论,建立人与人之间沟通问题的解决措施,培养对其他人的同情心[1]。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任务型为主,学生通常以教本为版本,固定地照搬、朗读或背诵教本中相对应的内容[2],并且对教学的知识点不能进行分辨重难点并有效地掌握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是可以指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1]。传统的课堂教学,问题都是由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比较压抑,死气沉沉,师生缺乏应有的学习朝气与热情。学生回答问题模式比较固定死板,如果一如既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削弱,思维模式破旧,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提问来个师生角色换位,让学生处在认知的主体地位上,来当教学中的“主角”,则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3]的激情会高涨。因此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是否有效应用于医学检验专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 角色扮演概述
角色扮演通过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角色的性格和行为用语言进行的阐述。角色扮演是一种语言交流的方式,受交流式语言教学伦理的支持[4]。角色扮演在教师指定一章课程的部分内容前提下,首先让学生在教材的指导大纲下,预习相关知识要点,其次综合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最后站上讲台充当主角(教师)角色,给同学们授课。教师则走下讲台做一名学生的扮演者。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从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知识的传授人,实现“教学者”与“听课者”的有机统一[5]。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开阔思维。通过教学模式的演讲形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6]。
三 现有教学模式问题
(一)教师教学内容古板、乏味,教学设备陈旧
医学院校的学生都普遍存在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等突出的现象[7]。由于医学院校的学生的特殊性,目前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自主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力的能力缺乏。而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延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已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接受新事物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学案例未能及时更新和调整,使得理论与实验相互脱节,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学校也不重视新教学模式,不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随着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作为近几十年发展较为快速的学科,检验技术、手段及仪器设备的更新频率也很快,特别是医学的检测手段出现全自动化的模式。同时,在当前互联网信息大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各种社会热点马上会引起人们议论。教学体制的改革和设备的更新迫在眉睫。
(二)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热情萎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高速的发展,国家对教育基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国家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方针,高校的教师响应号召、与时俱进,尝试着教学的改革创新,以调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然而,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执行相应的任务时表现不愿意、不自信、害羞等情绪低迷现象。这与当前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联,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加上课程多、任务重等特征,这也正是高校教学模式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不足
2013年以后,医学检验专业由五年制变四年制,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的加重,教学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都出现压缩。教师为完成工作量,对知识点不能全部展开,只能简单讲述。然而学生本身对专业课就不是很熟悉,在加上课程学时的压缩,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上的不连贯,出现片段。知识点似懂非懂,对实验课也只是按照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机械的重复性操作。学生动手不动脑的现象比较突出,科研能力整体素质不高,创新性思维欠缺。
(四)可行性分析
教学改革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学生的就业前景。课堂教学应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学思维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然而我们过去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填鸭式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一名好教师,是学生精神的“故乡”。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切忌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
四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布置任务和培训
包括课程内容划分范围的确定,文献资料查阅,实验设计书,PPT制作,准备答疑等环节。首先由教师划定范围并且进行赛前解说(组别安排,如何确定课题,培训实验设计的思路,教导学生文献检索,PPT制作的格式和答辩技巧)。
(二)授课过程中的筹划
学生通过一到五天的时间进行文献、资料检阅,检索文献通过校园网图书馆进入万方、维普、中国期刊网等渠道,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查阅、收集资料;通过筛选的资料确定设计的思路,依照相关文献制定相关方案;最后选优并确定主题。课堂中学生对PPT的标题,课题背景,选取该课题的原因及研究进行阐述,PPT展示完毕后,同学间激烈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对PPT上的内容、板书规范、语言表达能力、礼仪等方面提出疑问甚至是质疑。
(三)教师课堂后的点评小结
学生讲授完后,首先教师会对学生的付出给予肯定和赞扬,表扬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对知识不懈努力、勤奋探索的精神。其次对知识点的提点,对学生的知识点也做相应的概括性的复述,指出不足之处,把分散零乱的知识系统归纳,根据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疑点的逐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印象。
五 成效与思索
(一)课堂方面
角色扮演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授课方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学习不是外界强加的,自己就是学习的启动者和维持者,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主体[5]。相反,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要以学生的角度去审视所学知识、教师既是传授者又是接受者,两者角色合二为一,督促教师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通俗易通的语言表达,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
(二)学生树立信心,缩短师生的间距
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后,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传播者,要适应身份和心理角色的转变。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和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转变思维模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树立自信心、成就感。对教师而言,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采取传统授课方式,课堂会失去活力[8]。自己呕心沥血的教学,换来的却是学生厌倦。实现角色身份的换位,倾听学生的心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只有了解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教师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扩大视野,熟悉学科的历史和发展前沿。角色扮演一定程度上鼓舞学生的斗志、自信,改善师生的关系,消除之间的隔阂。
六 存在问题
首先是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大,学生与教师还是有所区别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复杂,章节众多,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查阅资料和评阅设计方案。学生而言,学生知识面较窄、有限,花费的时间更多,在兼顾其他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要完成角色揣摩,花费人力、物力更多。再者,课堂秩序容易失控,课堂过分的活跃、难以恢复平静,台上的授课学生也会受干扰,出现怯场等现象。
七 总结
教师想激发学生探究知识、锻炼能力的期望,就要尝试教学模式革新,实践也证实,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锻炼自学的能力,可以树立自信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
参考文献
[1]EY S C E.[Skills development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and disease process of the population:a challenge for the nursing teacher].[J].Revista Da Escola De Enfermagem Da U SP,2003,37(2):11-16.
[2]树沐,刘卓慧.情景模拟法在高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29-130.
[3]沈建珍.换位思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92.
[4]胥文军.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4):69-74.
[5]周小东,刘彦华.换位教学法在检验核医学中的教学尝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0):1492-1495.
[6]王丹凤.“师生换位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尝试[J].当代医学,2010,16(34):157-158.
[7]寇晓霞,吴爱武,徐德意,等.论慕课应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教学的互补优势[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7):887-889.
[8]孔德娟.换位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赜[J].成才之路,2017(32):53-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