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Web前端设计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概况及学情,阐述了基于优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思路,包括教学设计原则、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提出了“课堂内+课堂外的‘双’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程中一个单元任务为例,详细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实践证明,运用该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优慕课;混合式教学;教学资源;导学单;评价方式
本文引用格式:密海英,等.基于优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以Web前端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6):45-48,79.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Hybrid Teaching Course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Youmu Course
——Take the Course Basic of Web Front-end Design as an Example
MI Hai-ying,RUI Wen-yan,HAO Ai-yu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Abstracts:Taking the course“basic of Web front-end design“as an example,by analyz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dea of hybrid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youmu course,including six aspects of teaching design principle,teaching objective design,teaching content design,teaching resource design,teaching mode desig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design,and puts forward the“dual”hybrid teaching mode in and out of class style.Taking a unit task in the course as an example,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hybrid teaching is introduced in detail.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Key words:Youmu class;Hybrid teaching;Teaching resources;Guide list;Evaluation method
一 引言
国务院于2019年1月印发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确定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与目标、具体指标,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其中第九条提到“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在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基础上,探索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恰好符合这一指导精神。本研究以软件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Web前端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以优慕课为网络教学平台,对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
二 混合式教学定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容量较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弊端[1],但是教师可以深度参与,及时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在线学习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缺少互动性和真实性,存在的学习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容易枯燥而无法坚持学习等问题。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三《Web前端设计基础》课程现状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利用HTML和CSS技术进行小型静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能力。通过“教、学、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HTML知识,能熟练编写静态网页代码;掌握CSS样式,能熟练使用CSS美化页面;了解并会使用HTML5及CSS3的一些新特性;会在页面中使用一些JS特效;同时具有前端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课程改革之前主要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进行教学,同时也借助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收发作业、在线测试,并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在线的自主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授课对象是软件学院一年级学生,他们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软硬条件。已经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一般都拥有计算机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熟悉计算机的操作。
二是学习特征。入学时间不长,很难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但是,却有显著的优势,他们拥有活泼开放的思维、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外界新鲜事物较强的接受能力。
三是学习方式。成长于信息技术普及时代的学生熟悉网络媒体和数字资源,乐于接受线上学习模式和碎片化学习方式,喜欢动手实践。
四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设计原则
一是个性化原则[3]。在构建混合教学模式之前需要搭建混合学习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和现场教学场所,其中在线学习平台需要提供上传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监控、学习评价等功能,现场教学场所则需要多媒体教室,可自由获取学习资源的终端如手机、IPAD、电脑等,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本课程选择优慕课为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机房为课堂教学场所,学生都有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二是活动性原则。混合教学更注重课内外教学活动的设计,混合学习的课外多采用自主学习,教师将传统课堂上部分需要教师讲授或演示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媒体技术传递给学生自学,并组织线上讨论和答疑[4],课堂内多采用问答、汇报、模拟演练、测试等师生交流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功能定位的要求,进行思考和设计,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课程总体目标。出现在课程信息或课程标准中,包括整门课程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二是单元学习目标。出现在课程单元的学习指导界面,一般在线课程中会出现单元学习目标。三是单元下知识点对应的学习目标,一般对应划分成的具体知识点。
混合式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混合式课程教学目标[5]开展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更是混合式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常见的教学目标笼统模糊,无法很好地测量学习结果,因此本课程采用了ABCD法来撰写单元学习目标,A即教学对象audience:目标所指对象;B即行为behavior:学习的具体行为;C即条件conditions:行为出现的条件;D即标准degree:可以接受的行为水平。举个例子如图1所示。
(三)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充分考虑到了Web前端开发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成长路径,依照行业企业专家对Web前端工程师岗位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各工作任务所需具备或培养的岗位技能,从而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以任务引领为课程框架,先介绍HTML、CSS基础知识,接着按照网站各个模块选择典型案例按任务进行颗粒化教学,最后将各模块整合,完成一个企业综合网站,学生再进行实战巩固。
(四)教学资源设计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与技能,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可视化、结构化设计[6]。课程资源的形式可以是文档、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网站及开放教育资源等。设计内容应短小精悍、知识模块化、体系化,并适合移动学习。本课程根据不同的课程单元分别选取了以上部分资源作为教学资源,以达到单元学习的目标。
(五)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采用“课堂内+课堂外的‘双’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为学生推送学习资源,在线上组织学生讨论、提问等互动活动,并在学习平台上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情况;课后教师同样通过学习平台组织学生练习、反思进一步内化学习成果,收集并分享学生的学习资料,给学生推送拓展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并进入下一个学习主题的混合式教学。“课堂内”教师和学生依然可以时刻用到网络、优慕课平台、交互软件、学习工具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习,师生也可以面对面进行线下讨论,答疑。“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均需要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的形式开展。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将部分“课堂外”要学习的内容将学生集中到“课堂内”实施,慢慢过渡到学生在“课堂外”自由学习。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的考核方法,如图3所示。考核方面包括:考勤情况、学习态度、线上学习情况、阶段作业、综合项目、实战项目、理论测试等,其中考勤、线上学习、阶段作业等均涵盖在每次单元考核成绩中,单元考核的项目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微调,所有单元考核最后取平均分作为过程考核成绩,教学评价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共同评定。
五基于优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案例
以《Web前端设计基础》布局篇中“任务1:整体布局”为例,详细介绍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4、5所示。
(一)课前线上线下学习
课前教师在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上进行单元设计,推送包括课件、视频、网站学习地址等教学资源,并组织讨论和布置线下实操内容;学生根据单元导学单进行资源学习,提问,讨论,并在线下完成实操任务提交教学平台,相互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课中教学设计。
(二)课中线上线下学习
课中教师在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上开启随堂教学,学生进行签到。教师首先反馈课前学习情况,与学生分享课前优秀作品,分析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利用线上随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投票、随堂小测、课堂评价等与学生互动。针对本课的重点“盒模型”,组织学生观看企业专家录制的视频“盒模型”以及实操练习“三行两列布局”来强化重点;然后通过观看视频“浮动与清除浮动”以及用思维导图归纳清除浮动的不同方法来破解难点,之后布置强化练习任务,面对面指导,学生可以协作分组完成任务。
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及时点评总结,最后完成在线测试来检验学习的成果。该阶段采用了线上互动和线下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7]。
(三)课后线上线下学习
课后教师在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上设置各种课程活动[8],如课程作业、答疑讨论、在线测试、课程问卷或者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提升练习和理论测试,及时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给出本课的成绩明细。
六 总结
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已经在本院部分班级进行了实验。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及评价者。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更是有利于教师指导和监控教学,有效地提升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但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设计,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及时更新拓展资源,随时随地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会使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及平台才能够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整合,以便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5(3):50-57.
[2]姜威,赵萍.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9,11(11):69-71+112.
[3]马建霞,王瑞玲.技工院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3):208-210.
[4]薄晓波.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中运用之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54):195-197+200.
[5]谢文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Python”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1):109-110.
[6]谭永平,唐春生,刘逸.高职院校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的要素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2(23):82-86.
[7]吴丽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课程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8(6):6-10.
[8]杨卓懿,宋磊.基于优慕课平台的工科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52):116-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