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传统的单一学习评价方式已不再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如何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了传统物理化学实验学习评价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以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例,通过改变评价形式、重视形成性评价、推进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和实行非标准化考试评价形式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改革方案,并在我院2016级和2017级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施,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主体;学习评价;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田充等.基于多元化评价主体的物理化学实验学习评价方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20,7(42):49-52.
Reform of 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Based on Pluralistic Evaluation Subject
TIAN Chong,LIU Guo-kui,LI Yun-zhi,LENG Xia,ZHOU Guang-li,XIA Qi-y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Linyi University,Linyi,Shandong)
Abstract:With the deep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raditional and single 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How to reform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traditionally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we take the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cours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n Lin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The students'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 is actively explored by changing the evaluation form,attaching importance to formative evaluation,promoting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ness,and implementing the evaluation form of non-standard test.A complete and feasible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The reform plan for the evaluation method with the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ubjects is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in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for 2015 and 2016 grad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emistry.Our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se reformation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cultivates the students'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Satisfactory results is obtained.
Key words:pluralism;evaluation subject;learning evaluation;reform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它结合了化学领域的无机、有机、分析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2],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技术和设备、应用数学工具来定量研究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化学反应规律。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物理化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和深化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和理解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实验的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一 传统物理化学实验学习评价方式的不足
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学习评价方法是期末理论笔试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模式。评价形式比较片面、机械化,仅仅靠操作考核和理论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投机和作弊行为。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仍然停留在表面,学什么就评价什么,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各种不足表明,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不能反映学生是否初步掌握了实验研究的工作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知识的掌握变得枯燥无味[5]。因此,改进学生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学习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二 物理化学实验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的实施
(一)改革思路
实验操作的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验效果,及时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客观真实地评定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成绩,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考核应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考评和期末考评,而平时考评的主要内容是出勤、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三部分,忽略了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另一方面,仅从学生预习报告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为很多学生的预习报告只是实验课本的复制,缺乏对相关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有关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因此,我们要从评价主体和实验操作过程两方面改革物理化学实验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对实验教学过程的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物理化学实验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使物理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实施措施
基于教学改革理念的转变,笔者把原有的简单知识传授转变到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重视培养现代知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6],设计思路是讲授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操作和设计实验,并以开放性实验作为补充。使学生按部就班,逐步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和技能。通过技术讲座,掌握和理解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设计原理,采用实验手段举一反三,充分利用仪器用来测量其他物理化学参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改变由任课教师单独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形成教师、学生自我、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学生自评主要是在实验内容掌握情况、实验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相符程度等方面进行自评,促进学生反思,提高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程度[7];学生的相互评价主要依靠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相互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
2.改变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的状况,实行三者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方式多样化、科学化和合理化。具体的措施有:
(1)以临沂大学课程中心为平台,强化自主预习。实行实验室“半开放”式管理平台,鼓励学生到实验室面对仪器、药品进行预习[8]。
(2)改革实验预习的评价方式。在实验讲义中,列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实验课上,教师通过查看预习报告和提问来检查预习效果,从而得到一个公平的预习评价结果。
(3)改革实验操作考核环节。弱化对具体实验操作的评价,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必扣分,关键是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4)改革实验报告评价机制。重点强调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部分结果的分析讨论上。对于实验失败的情况,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原因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探讨,只要能合理解释失败的原因,甚至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不但不给予扣分,还应给予鼓励。
3.改变定量评价多、定性评价少的现状,推进二者优势结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综合性。将学生学习过程的数字化评价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文本描述相结合,真实地再现学习过程中的现象。
4.改变传统命题方式,摒弃传统标准化笔试评价模式,实行非标准化考试评价形式。
采用非标准化考试提升学生的学习评价效果,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科研、数据处理和制图能力,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遵循新颖性、综合性、实效性的原则;内容侧重于拓展实验内容或改进实验方法,实验测量手段主要考核常规仪器。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智慧和创新性;命题类型以综合性、研究性为主;成绩评定重点侧重于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融合、实验方法运用的灵活性[10-18]。
5.评价体系的建立。具体的评价方案如下表1:
6.成绩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
物理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实验思维,并运用实验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解决科研和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而从获得这些技能需要平时实验的不断积累,优化实验课的评价方法,是更好地了解学生实验课学习效果的前提。我们在实验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中涉及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具体的实验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及时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相对简单的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进行实验原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及实验步骤演示,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讲解及演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具体的实验项目进程中,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基本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对实验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如试剂的取用、操作的规范程度等)和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评判。平时成绩具体由预习报告成绩(包括实验预习的情况和预习报告的完成情况)*20%+实验报告成绩(数据的合理性和误差分析,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40%+实验操作成绩(包括仪器使用熟练程度、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及实验完成情况等)*40%。
(2)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
采用非标准化考试形式。由教师根据实验计划中涉及的基本操作及目前相对较热的研究课题,选择几个综合程度较高的实验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事先预习,进行文献检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以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及总结归纳设计的能力。教师制定相应的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从实验设计方案(包括方案的创新性和合理性),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现象观察及术语描述,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实验数据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实施效果
在我院化学专业2016级和2017级学生进行了实施,取得了以下良好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学生更加重视物理化学实验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前积极预习,课堂操作规范,认真记录,课后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大大减少了抄袭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现象,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实验,与老师探讨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案。在提高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巩固和加深了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知识范围得到拓宽。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创新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综合性的人才。其中学生参加山东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得了优异成绩,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另有20名同学获得了国家、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立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
四 结语
我们的评价改革坚持过程性评价与多元化的设计原则,融实验教学与学生学习评价为一体,兼顾学生的主动性、思考性和探究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从知识技能的积累到综合能力的形成的质变。当然,混合式教学下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深化,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孙越.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与自动化仪器的矛盾[J].广州化工,2010,38(12):269-270+273.
[2]杨绳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巢湖学院学报,2013,15(6):145-147.
[3]蔡丹丹,樊友军,陈思.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1):245-246.
[4]龙昱,刘美玲,粟敏.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及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7):85-86.
[5]王静,彭银仙.互动模式下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80-181.
[6]王立,孙布礼.民族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物理化学实验》的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02):197-198.
[7]伍水生,谭年元,兰东辉,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4):84-86+122.
[8]吴美凤,吴克勤.基于MOOC创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江西化工,2018(06):26-28.
[9]张予辉,王芳珠,张庆轩,等.网络教学平台下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型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9):5-7.
[10]陈书鸿,张丽莹,蒋德敏,李廷真,潘杰,饶通德.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PMPR实验教学方法[J].大学化学,2018,33(01):29-34.
[11]黄继明,刘润清,吴思展,等.物理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思考与浅探[J].山东化工,2018,47(02):121-122.
[12]王玉峰,张秀成,方涛,等.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大学化学,2017,32(12):25-30.
[13]朱莉娜,冯霞,陈丽,等.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的课堂延伸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06):75-78.
[14]吴小梅,胡猛,刘维俊.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18):155-157.
[15]侯伟,吴锦杨,朱莉云,等.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2):48-49.
[16]许细薇,蒋恩臣.浅析慕课在本科实验课程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6,44(22):181-182+187.
[17]陶杰,李远蓉,宗国庆.深化化学基本观念的学科整合教学——以“电解原理”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6(11):5-8+40.
[18]贾志刚,叶明富.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践与思考[J].广州化工,2016,44(15):212-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