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样的信息的丰富也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职教师教学面临的环境并不完备,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环境设备不完善、培训混同化、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不完备等现实困境,为了改变目前这种不完备的教学环境,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要通过提升系统功能、构建立体化培训体系、搭建全程化提升平台、创建发展性信息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师培训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考评激励制度等措施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本文从论述“互联网+”背景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高职教师合理利用互联网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吕珊.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3):71-73.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LV Shan
(Dongg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Dongguan,Guangdong)
Abstract:the era of“Internet+”is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The same information is also a higher demand for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At present,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s not perfect,and 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difficulties,such as unbalanced development,imperfect environmental equipment,training confusion,incomplete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incentive system.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incomplet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ystem function,build a three-dimensional training system and build a whole process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platform,creating a developing information teaching environment,constantly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content of teachers,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system are taken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Internet+”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rational use of the Internet to improve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Interne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formatization;teaching ability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肩负着培养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并制定了针对性的考核标准,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发展方向。高职教育想要持续发展就要认清教育发展的局限性,认清信息化水平低和教师接受能力不强等问题。互联网教育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信息的便捷使用和丰富可以有效促进信息技术和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将在高职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教师信息化教学还具有一定可变性,为了保证信息化教育有效性,要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等手段,全面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让高职教师紧跟时代步伐,迎合社会需求,努力构建完善的教师培训系统,这样才能推动高职院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在“互联网+教育”大环境下,一方面师生共同面对的教育资源将会更多,海量的资源在丰富师生知识库同时也加大了高职教师教学的难度。高职教师要学会更有效利用,通过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MOOC”等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搜集教育资源,要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筛选,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方便学生接收。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的使用可以方便高职教师随时监督学生学习,通过平台对数据的及时、准确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和实际情况,而且高职教师还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更多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学习。例如这次疫情限制学生和教师在教堂学习,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很多学校都在网上开展网上课堂,让学生上课不受地点影响,同样还能通过和家长的配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而且教师还能通过数据平台将学生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和实地观察相结合得出更科学和准确的教学结论。同时,高职教师还能通过网络平台和校外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交流经验借鉴更好的教学方法,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综述,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通过平台高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帮助高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拓宽知识库,提高教学水平。
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困境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法不均衡
高职教师由于主观和客观各种原因使得不同教师之间存在着个人能力、学科背景等不同方面的差异,而且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只学习学科理论知识,得到的实践经验很少,所以在刚接触到实际教学时无法通过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经验、学习动机、教学实践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教学能力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而且目前我国高职教师待遇的确定和教师的学历、担任学科、年龄和职务都有很大关系,这就导致高职教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趋势更严峻。[1-2]各方面的原因导致高职教师在整体上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都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互联网教学要求高职教师有效利用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并能通过平台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如果能力欠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不完善
互联网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配合,也需要信息化教学软件和硬件的支撑,各地政府都通过政策推动和财政支持改善了教学环境,使得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加快进程,多媒体教室系统建立更加完善,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教室、虚拟仿真软件、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实验实训互动示教系统和数字化职业体验馆等设备建设都有了一定进步,但是尽管如此,互联网教学的硬、软件设计还是存在着利用率和普及度不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毕业于普通高校高职教师实力确实还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经验和学历不足够的教师在缺乏信息化专业培训,教师自行设计、开发与信息化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数字资源能力不高,造成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都还存在较大需要加强的空间。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混同化
目前,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趋于同质化,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培训缺乏针对性,信息化培训应该针对不同高职教师的学科、教龄、职称、专业背景进行评估,但是由于评估的程序比较繁琐,而且面对的教师数量庞大,所以为了减少工作量和不必要的支出,个人评估往往不完善,造成高职教师在培训时混同对待,培训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信息化培训内容较为单一也成为信息化培训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培训教师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面对一线教师时缺乏专业的经验,造成培训和实际教学产生脱节现象,教师无法从培训中获得系统、健全的培训知识。
(四)信息化教学标准及评价激励制度不完善
制度上的不完善现在也成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一是国家还没有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完善,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受到来自不同主体的约束,不利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高职教师的岗级、职称评聘和学术科研业绩挂钩较多,而职称又直接关系到教师绩效和待遇,所以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到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上。导致教学信息化水平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水平。三是面向高职教师信息化水平能力评价和培训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高职教师很难主动发现自己的教学在哪个方面欠缺,无法及时查漏补缺。而培训的缺失使得高职教师缺少了分阶段的训练,教师面向更丰富的知识却无从下手,信息整理难度大,教师整理再教授给学生的时间长。
三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完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宏观设计
为了保证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教学这个系统工程。要在研究、分析、优化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环节和要素变动的可能。首先要做到以组织为核心、以工作为主导,设立专业小组,校领导要起到负责信息化教学提升的作用。另外校领导要协调学校各个部门,按照确定的工作机制将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提升作为关键,落实工作,纠正过错,保证目标实现。[3]最后要搭建起服务平台,做好评价反馈工作,通过适当的奖惩机制,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二)构建完善且立体的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养体系
想要建立立体的培训体系,就要做到内容一体化、方式分层化、形式多样化。内容一体化即将信息化教学所用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化专业技能、信息化专业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在内的所有内容通过整合整理系统起来,作为信息化培训的知识基础。内容的整理可以改善信息化教学效果,提升效率,还能保证高职教师在面向网络平台的数据时可以准确分辨、合理应用,同时还能让教师更多地掌握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设备使用方法。[4]方式分层化主要是强调培训要通过能力评定表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然后结合教师发展的方向开展分层培训,切忌混为一谈。具体可以从教龄、任教类别、信息化教学团队为分类标准,这样培训才能有层次性,面向高职教师的培训才能具备特点,教师在培训中目标学习性更强。形式多样化是以学校专项发展规划为主,依照发展目标,开展多样的培训方式。培训是最基本方式,另外还可以开展信息交流会、专家讲座、出国研修等,多样的方式保证高职教师面向培训可以保持更高的兴趣,更积极参与。
(三)创造利于信息化教学发展环境
学校要重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无线网络建设、数字化技能培训室等,为了开办网络课程,要完善素材库。另外要构建能力提升平台,为提升教学能力提供竞赛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要将信息化作为教师考评的主要依据,让绩效考核为信息化提升铺路,将绩效考核纳入到岗位晋升、职称评定中,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四 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时意识到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目前还达不到熟练应用信息化的水平,政策支持不到位以及资金的短缺仍然是高职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学生及其家长的偏见,使得高职教育发展路上困难重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强化以及学生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并且“互联网+”文化变化是十分迅速的,要将信息技术和高职教育有效、深度融合,不仅要让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还要完善教师培训的体系,让高职教师能有足够把握应对知识变动,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求,推动高职院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莹."互联网+"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途径的分析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56-58.
[2]陈晓兰."互联网+"时代农林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J].农学学报,2017,7(5):50-55.
[3]李敏,陈琳,文燕,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与研究[J].时代农机,2019,46(9):134-136,138.
[4]庞德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50-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