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匠精神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8 10:46: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工匠传统,在世代传承发展中工匠传统积淀为特色鲜明的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工匠精神不断推进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当代我国要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工匠精神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肩负着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的重任。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多方位、全方面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与素养等方面,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工匠精神;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本文引用格式:安舒.工匠精神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4):194-196.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aftsman Spirit

AN Shu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Abstract: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craftsmen.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the tradition of craftsmen has accumulated a distinctive craftsman spirit.As a precious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pirit of craftsman has bee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At present,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or our country to speed up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to achieve the national strategic goal,and to integrate the craftsman spirit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epth.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pplicator,implementer and implementer of modern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into students'thoughts,professional skills,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nd qualities in all aspects,and cultiva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professional values.

Key words:Craftsman spirit;Applied undergraduate;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values;Cultivation

一 引言

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工匠精神源远流长。上古神话中的干将莫邪,历史上著名工匠鲁班、杜康、李冰父子,当今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人身上,都有工匠精神的体现。他们对技能精益求精,对工作执着敬业,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正是源于这种可贵的精神,他们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伟业。工匠精神对于新时代的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从历代生产过程来看,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在企业里创造力和能动性是强大的。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严谨细致、追求至高品质,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坚实人才基础。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的核心是追求极致,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关。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益求精,追求品质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小到一个零件、大到一个机床,他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都以严谨的态度,精雕细刻、规范地完成好。他们对品质有着不懈追求,往往追求细节,反复打磨,达到对每一道工艺、每一次组装都满意为止。他们生产的产品利用率高,最大效能地发挥产品作用,在竞争中往往能以质量取胜。

(二)爱岗敬业,专心致志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给予人力量,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他们肯吃苦,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甘于平凡,不容易受到其它行业高薪诱惑。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用心对待每一件作品。爱岗敬业,这份崇高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为追求卓越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情。

\

 
(三)守正创新,不断超越

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具备工匠精神的人也追随时代的脚步,锐意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工具、工艺及组装等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他们不断创新思维,善于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原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超越,改进技艺,将生产力推上一个新台阶。

(四)持之以恒,无私奉献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内敛有毅力,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隔绝外界纷扰,最终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能从技艺中找到存在的价值。他们带有一种情怀,也更有一种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技能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当今时代推崇互联网+,传统制造业的发声很少,资产繁荣和金融繁荣应该建立在实体经济繁荣基础上的,否则是非常危险的。新时代是时候重提“工匠精神”了。

三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一般面向地方和行业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从培养目标来看,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高职专科相比,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要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行业,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道德、人文、心理等较高综合素质。其中,职业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品质。生涯大师舒伯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在从事满足自己内在需求的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它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2]。

它对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激励、影响作用。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应当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合理规划人生。

从宏观来看,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调整好心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能力,做好职业规划与定位。从毕业生去向来看,总体上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较为理性务实、多元化。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根据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截至2018年12月25日,全校2018届毕业生总人数6054人,已就业毕业人数为5959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8.43%,其中签协议形式就业4857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17人,其中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27人,国内升学912人,出国(境)73人,未就业95人。毕业生到世界500强及其他行业龙头企业等高质量单位就业占比约为72.32%。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占比达到84.72%。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电力生产供应、机械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建筑业,占比达到80.42%。毕业生就业职位主要为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占比达到79.71%。就业选择灵活多样,以到跟专业相关的企业就业为主,在国内外继续读研深造占比越来越大。

从微观上看,通过就业意向调研和访谈研究了解到,一部分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就好业”意愿特别强烈,不能“就好业”,宁可“缓就业”。“不就业”人数也有所增多。部分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忽视社会价值,漠视社会责任,片面追求物质、地位的满足。具体表现在:1.在就业地域选择上,部分毕业生片面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就业,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县以下乡镇或村一级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线就业的意愿不强。事实上,有一些大型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往往也建在中西部地区或偏远的郊区。有的毕业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或农村,觉得出来读书了再回家乡就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只有留在大城市就业才有面子,缺乏振兴家乡的使命感、责任感。2.在就业的专业相关度方面,部分毕业生就业时不按兴趣、专长就业,一味追求高工资,什么职位赚钱多就选择什么工作,只图短期效益,未能对职业进行长远规划。不在意专业匹配度,随意跨专业、跨行业就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未能考虑利用专长在实践中不断超越,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从利用自身所学专长为社会做贡献的角度去择业,缺少奉献精神。3.在离职率方面,部分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稳定、契约意识淡薄,有的大学生求职时应聘多家单位,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意向,当遇到认为更好的单位时不顾已经签约,随意违约。给用人单位带来人力、物力的损失,导致招聘名额浪费,错过最佳招聘时间。对其他大学生来说则失去一个求职机会。一旦该岗位收入降低或跟自己预期收入不符时,工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动辄寻找下一个目标。

要培养出思想政治过硬、综合素质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将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四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中美经贸摩擦加快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和特点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必须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着重从以下三条路径展开分析[3-8]。

(一)强化思想引领,转变成才观念

弘扬工匠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激励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理想抱负,能经得住困难、抵得住诱惑,用在校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将优秀的教学理念、行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工匠大师的优秀品质等传授给学生,带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在传承工匠精神中成长成才。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守法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营造“劳动光荣”“劳动无贵贱”的社会风尚和崇尚品质的敬业风气,为建设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守正创新、持之以恒为核心的匠人精神和理想情怀为引领,让个人在高度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中找到自我认同,让工匠精神得以世代传承。转变成才观念,鼓励基层就业,构造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职业能力

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往往面对的问题更复杂、综合性更强,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行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面向生产或工程一线,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将工匠精神引入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严格考试及考核制度。让学生养成严谨、重视技能、形成专注、追求品质的习惯,学好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打造过硬的技术本领。使毕业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而无需企业进行过多的岗位培训,为顺利入职做好准备。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平台,整合优化校内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创新推动创业,创业激励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将工匠精神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能真正领略工匠精神的意蕴和价值,对职业价值观会有深刻的领悟、反思,这样更能帮助学生培育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

\

 
(三)校企协同育人,共建导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隶属行业的优势,坚持依托行业,强化与用人单位全面对接。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背景优势通过多元协同,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导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将优秀的教学理念、行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工匠大师的优秀品质等传授给学生,采用结对子等方式带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在传承工匠精神中成长成才。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守法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9-11]。

五 结语

倡导工匠精神,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培育体系,有效落实和强化人才培养计划,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同时也是立足我国生产发展的实际,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角度提出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9,39.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2.
[3]莫丹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1):241-242.
[4]李乃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3):29-30,38.
[5]张娟娟.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塑造与“工匠精神”重塑关系研究[J].理论观察,2017(8):161-163.
[6]郭峰民.工匠精神[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7]苏开荣,代丽健.应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探析[J].探索与交流,2005(26):48-50.
[8][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9][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10][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11]张子睿,樊凯.工匠精神与工匠精神养成引论[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