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受众面宽广。为了保证工程制图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增强民族自豪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和图学美育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充分寻找挖掘制图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制图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制图;辩证思维;工匠精神
本文引用格式:刘德良,等.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49):172-175.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LIU De-liang,LU Hui-biao,CAO Shu-hua,YU Zhe-fu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College,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Abstract:Engineering Drawing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jors with a wide audience.In order to ensure that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go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form synergistic effect,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it from four aspects:strengthening national pride,defining learning objectives,cultivating dialectical thinking ability,forming correct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cultivating craftsman spirit of big country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of graphics.Find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cartography course,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ofessional cartography knowledge,and contribute to the goal of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to becom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Engineering drawing;Dialectical thinking;Craftsman spirit
一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根本问题;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
工程制图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该课程既要求扎实的基础理论,有要求大量实践而获得的实操技能[3]。
为了保证工程制图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就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寻找挖掘制图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制图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4]。
二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学中的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5],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对专业课程,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时,选准教师、学生认同度较高的契合点是课程思政做实的重要保证[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会层面)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都最大程度的形成了社会共识,为广大教师、学生所认同,这就为专业课程思政做实、做好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一)中国工程图学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制图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中国古陶上的图形绘制。2400多年前的战国中山国古墓《兆域图》,图板正面为金银镶嵌王陵布局平面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用文字在工程图上标注,并设置了1:500的比例,在已发现有比例的铜板建筑图中是世界上最早的。
早期的纸质地比较粗糙,不利于书写,图形多绘制在竹简或纺织品上,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蔡侯纸”,为图形绘制提供了合适的载体。秦汉的砖瓦、北魏的农书、唐的建筑无不显示着中国古代制图的辉煌。
宋代是我国古代工程制图发展的全盛时期,其科技专著中开始收录大量的工程图样,改变了宋以前中国古代图书只录文字不收图的传统。图样的数量很大,体例严谨,就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吕大林的《考古图》、佚名的《续考古图》而论,各类兵器图、机械图、考古图、建筑图数目庞大,分类严谨,代表了宋代工程图学的最高水平[7]。
在中国古代工程图中,几乎可以找到对应现代所有投影画法的图样。例如,过去西方人们普遍认为运用多面正投影即多视图的工程图表达方法时间很晚,但实际上中国早在宋代就出现了运用类似现在的第三角投影画法的多视图组合图样。图为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插图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运用到了类似今天的前视图+顶视图的表达方法。李约瑟看到这些图样后大为惊叹,认为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中华民族在制图史上留下过恢弘的篇章,现在我们更应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每一专业都不仅有专业知识的支撑,也要有特定的行业规范、行业风气来保障,这就要求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从容、务实、精细,专一。敬业、求精、踏实、奉献,是其必备的品质[8]。
近些年来,中华民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高速发展模式难免会伴随着管理和产品理念上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既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又要改良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扩大优质供给,就必须提高产品精致度、创新性和可靠性。而“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劳动精神和工业文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症思想良药[9]。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工匠精神”并不局限于高端人才当中,相反,在平凡岗位上辛苦劳作、敬业求新的劳动者才能真正的诠释和继承“工匠精神”。
从历史角度和世界范围来看,二战以后,德国、日本、美国以及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长年保持在全球工业创意、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前沿,“工匠精神”在这些国家一直发挥着精神引领的作用,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支撑。
生产中对图样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条线或一个字的差错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从学习开始就应该注意,通过完成每一次作业,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10]。
工程制图的学习内容可分为画图和读图两个部分,具体来说就是既要设计者用最简捷清晰的图样来反映自己的设计意图,又要读图人快速、准确、全面理解设计意图,这就要求在训练工程技术人员画图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并学会查阅有关的标准手册。从而保证所绘制的图样规范、准确,确实可以成为工程界交流的语言。
三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地应用辩证思维方法,不仅可以更主动、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的专业知识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思维的方法包括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绎以及分析与综合等。
(一)抽象与具体
在认识过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先形成感性具体,然后经过抽象形成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指人们在感性认识阶段所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生动而具体的整体形象。理性具体是指人们在理性认识阶段所获得的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思维对事物多方面本质属性和关系的综合,使客观事物在思维中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
在制图课程中,绘图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对感性具体形状的抽象,这种抽象历史悠久,如象形文字甲骨文就是将空间具体的感性事物外形抽象为二维图形,表达了某一投影方向上的外部轮廓形状。
其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将所见事物采用正投影画出外部轮廓,抽象成图形的形式,当然可以在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形成符号、文字,这也是书画同源中同形源的朴素的解释。
(二)归纳与演绎
归纳与演绎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
归纳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制图中由于事物和图样的无穷性,多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在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利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可以更为有效地画图与读图,例如立体的线面经过投影,在投影图上的对应线面很有可能产生变形,如:线段变短、平面投影不是实形等。但无论怎样变化,一些基本特征保持不变,这也是为什么可以通过投影,读懂被投影立体空间信息的原因,即投影图可以表达空间立体的原因。
由图3可以归纳出平面如果倾斜于投影面,其投影必然是平面实际形状的类似形。归纳出这一属性,就可以将该属性用于任意立体的画图与读图当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类似形可以用来检查所画的投影图是否正确,即:检查投影图中的平面是否与其表达的实际立体上的平面是类似形;不同面投影中表达同一平面的部分是否为类似形。类似形中,顶点数、从属关系、平行关系以及同方向的比例关系一定不变。
(三)分析与综合
就普通思维而言,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分解为并分别认识每个部分或方面。综合就是有机地认识对象的整体性质。
组合体部分是制图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之一,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应用于该部分的讲解与学习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图四所画的组合体首先进行形体分析,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部分,并分析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相对位置及表面连接关系,从而形成整个组合体的完整概念。图4所示的支架可分解为直立小圆筒、水平
大圆筒、壁板、肋板和底板5个部分。其中两个圆筒轴线成正交,内、外表面都有相贯线;壁板的左、右两斜面和大圆筒相切;肋板的左、右两侧面和大圆筒相交,有交线;壁板和底板的后端面是平齐的,壁板的侧面和底板的侧端面斜交;肋板在底板的中间,它的斜面和底板的前端面相交;底板左、右前端被挖成两个圆孔;大圆筒后端突出壁板一段距离。
通过分析,认识每个基本体部分的形状及其在整体中的位置,通过综合,搞清了各个基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表面连接方式,认识对象的整体性质。
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来看,分析、综合是与事物的矛盾的对立发展密切相关的。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掌握了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对正确认识和解决复杂事物大有裨益。
而在多视图的读图过程中,是将不同投影方向上抽象形成的图形,通过形体分析及线面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形成空间形体的理性具体。在分析过程中,既要坚持重点论,抓住会反映形体的主要特征的特征视图,又要兼顾其它视图,只有综合多个视图才能得到事物准确的空间形体特征。
在如图5所示放置的四棱柱与三棱柱三视图中,主、俯视图完全一致,左视图为其特征视图,反映了各自的形体特征,但如果缺少主俯视图,也无法准确分析出其唯一的空间形态。
四 结论
制图课程面对所有工科院校的一年级新生开设,受众面宽广,制图老师也肩负育人职责,更需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制图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增强民族自豪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和图学美育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充分寻找挖掘制图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制图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3):57-61.
[2]邹玉堂,路慧彪,王淑英.机械工程图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杨蕾.高校思政课程“四位一体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3):145-146,156.
[5]杨琳.高校课程思政应厘清的三个问题[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5):126-129。
[6]钟利红.从“课程思政”视角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高教学刊,2019(12):171-173.
[7]刘克明.中国工程图学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韩墨.用“工匠精神”照亮进阶之路[J].智慧中国,2016(11):64-65.
[9]孙鉴.工匠精神: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向度[J].职教通讯,2018(20):8-11.
[10]吴碧金.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33-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