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5 17:24: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工作是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有效手段,对高职院校而言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含义与特点,其次分析了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并指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在实践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则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可以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教育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李文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7):189-192.

Research on Practice Educ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

LI Wen-zhen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Shenyang Liaoning)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work is an effective mediu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college and culture th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for the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is the guarantee to make all the students’training goal come true.The paper firstly set forth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then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 and point out the problems of the practic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On these problem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ing suggestions,hopes which would be helpfu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Practice education;Education path

一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拥有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任何一个专业中,都开展了思想政治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却往往不理想,这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了高职院校研究活动的重点。

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含义与特点

(一)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含义


关于实践育人的含义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实践育人指的是通过开展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起自我与客观世界的联系,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第二,实践育人指的是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第三,实践育人指不通过文字、语言以及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实践知识以非正规的形式传递。这样就可以让知识的拥有者与使用者通过实践活动清楚地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感官上的认知,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反思、创新与传承。结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实践育人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育人理念,其是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融合为一体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与认识规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现了实践的伦理意义,其将道德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将德育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接触社会、自然或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就对自己、对外界社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实践中学生也学会了不断的定位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3]。

(二)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特点

第一,目的性明确,人们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以目的为导向来开展的,因此目的性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特点之一。通过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学生才会对社会的发展情况有正确的认识,能在实践中获得新技能,逐渐提升自己丰富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接受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掌握生存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必修课。

第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内容与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其都带有当时的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人们的思想意识、文明程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变化的。在新时期为了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识、个性意识、自由意识等得到充分发展,学校方面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对学生的内在要求也更加严格。可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的时代特点,不但是新学时期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题与时代旋律。

三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

(一)高职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理念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下展开的知识性、实践性的活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是相分离的,并且大部分学校重视理论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锻炼。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正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将课堂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有临场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到社会大课堂中去真实感受、亲身体验、提手实践,不但从理论方面提升了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

\

 
(二)针对高职学生实施实践育人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第一,实践育人符合人的社会化发展规律。个人在切实融入社会之前,其需要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掌握一定的社会实践技能与生活经验,如此才可以适应社会生活。站在社会的角度为了更好地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促进其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每一个个体都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相关的社会道德标准。因此实践育人是符合人的社会化发展规律的,是有效的育人手段,其满足了个人成长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实践育人符合“三贴近”的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教材来开展,但是也并非是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内容空洞,学生的积极性不佳,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此才能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实践育人的教学方式符合“三贴近”的育人规律,摆脱了传统的说教式理论教学,良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

(三)实施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是适应教育对象特殊性的应然需要

高职学生在大学生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既包含了00后大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以及追求自我的特点,同时也具备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劣势。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甚至厌学等情况。这也就导致了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不高,但是对于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活动确有着充足的激情,通过调查发现,现今00后高职学生群体学习体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对于新兴事物兴趣浓厚,善于从新媒体学习,对课堂学习普遍存在抵触或不积极心态,但是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积极性非常高。由此可见,针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采用实践育人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临场感和代入感,符合教学对象即高职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了充足的保障。

四 高职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重视实践育人的经费不足


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规划看,无论是在重视程度上还是在教学经费的保障方面,都更加倾向于主干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是必修课,但并非是所有院系的专业课,因此常常被置于次要的位置,单从课时方面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每周只有1-2节,教材上相关内容的讲解还需要加快节奏才可以完成,没有多余的课时可以展开相关的实践育人活动。与其他的课程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工作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实践,这就需要学生们走出校园。学生们要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站在学校与教师的角度而言,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复杂,不但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在实践中还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安全。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工作停留在校内外免费参观的层面,学生不能够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没能亲手参与部分操作,获得的体验也停留在表面。影响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开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即教育经费不足,学校不重视,没有充足的活动经费,实践育人活动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7]。

(二)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与学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高职教师的数量并没有随着学校的扩大获得相应的增长。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而言,不得不采用大班授课制,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少,针对性教学更是难以实施,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一些高职院校迅速地填充了一批思想政治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的专业、职称结构等却没有达到教学的标准。例如一些是由班级辅导员来担任的,一些是从校外聘请的在读研究生,有些则是兼职教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兼职教师很难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中来,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部分专职的教师则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入了教师的岗位,虽然有着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社会阅历不足,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效果。

(三)实践形式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受到传统政治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被转变的教学理念。例如简单地将实践育人的工作等同于课堂讨论,或者将其理解为参观、调研活动,一切活动的开展依然围绕着课堂,实践育人活动整体架构欠缺,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校园文化活动有效衔接不足,实践育人仍然停留在课程思政的向外延伸。总体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形式单一化,还局限在知识传递、思政课的范围内,实践育人活动未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新,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去甚远,学生的参与兴趣不足,也导致了其实际效率不高,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与教师方面应当丰富实践育人的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

(四)实践活动平台和载体不足

由于活动平台和载体建设不足,许多高职院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就是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与真正地体验生活相去甚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以参观和社会调查为主,与高职学生专业联系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很少。由于实践活动平台少、载体缺,高职院校有目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示范行为,参与面窄,只抓点、线,无法使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未能将实践育人切实落实落细落地。

五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路径

(一)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制


高职院校要实现良好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工作,首先就应当重视这一教学内容,要将教学理念渗透至学科教学中,并合理规划教学安排。实践育人体制的不断完善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育人效果的关键起点,也是促使该项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由学校领导、教务处、思政处以及各个院系的职能部门共同建立一个实践育人保障组织。学校方面要统筹安排,并将各个职能部门的育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高职院校中的实践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务育人的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合力,各个育人工作可以互相渗透,提升育人效果。

(二)积极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

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想要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效果,就要意识到教师在此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高职院校招聘一些有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社会阅历的优秀教师,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则要鼓励与派遣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自我,通过自学、开展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方式来丰富实践育人的理论与实践。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展开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进而更好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5]。

在实践育人活动开展中,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一些一线的工人或技术人员开展实践教育的演讲或讲座。这样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及教师就可以对实践内容、实践范围等有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我院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教师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育人水平,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一些实践育人的内容与展开细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潜能,促使其可以提前做好实践准备工作,进而提升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效果。

\

 
(三)统筹校内外资源丰富实践育人形式

1.挖掘校内资源


高职院校校内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例如我院深挖历史传统,开展“水知识、水文化”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内涵丰富的水文化积淀,围绕学院的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凸显水利特色,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中,着力倡导学生的江海情怀,弄潮精神,以“水文化”引领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提升,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面“水文化”的精神旗帜。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甘于奉献”的大禹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又如我院积极搭建专业实践育人平台,以实习实训中心位基地建立专业实践基地、以水文化展馆为载体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以课程思政为理论先导,利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与文化理念来教育学生,使得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文化熏陶,培养高职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甘于奉献”的大禹精神。并尽快地促使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得学生意识到职业素养、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6]。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对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建立稳定、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要发动多方的力量,建立稳定、多功能、多类型的实践基地。除了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外,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与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等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主动与学校所在地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社会实践基地的支持。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为地方和基地所在地服务,同时也为实践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找到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努力为基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素质。例如为唤起学生灵魂最深处的感恩之心,我院与属地社区和敬老院联合建立“饮水思源”实践育人基地,开展“饮水思源”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青年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以“饮水思源”为宗旨,传承雷锋精神,积聚青年大学生正能量,将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又如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学生专业实践与思政育人结合起来,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为学生讲授,实地为学生展示“水利人”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水利人的艰苦奋斗,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工作着,使学生真正将“用于探索、勤于实践、甘于奉献”的“大禹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方式。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周期较短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年级可以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暑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思想政治教师则负责与学校共青团一起制作一个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方案。并指导学生们一步步开展社会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报告、分享体会等,使得学生可以对社会民生有清楚的认识。我院组织开展的“寻美家乡河-辽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寻美家乡-年景、年俗、年味”春节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的扑下身子,深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特别是探寻新时代家乡百姓生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最厚重的积淀,探讨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现身边的美,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宣传家乡、爱护家乡、寻美家乡的理念,取得了不错的实践育人效果。针对高职二年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鼓励其参与一些暑期兼职、社会志愿服务的工作。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实践工作对社会各大岗位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体验了未来的工作场景或职业生活,为其今后的实习、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搭建新媒体实践育人平台

与传统媒介,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开放性、自由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由于智能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其便利性和自由性在当代高职学生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型,新媒体平台成为学生发表思想和心理状态、与他人沟通交流、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搭建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新媒体实践育人平台就非常重要,可以此新媒体平台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活动。一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新媒体结合,积极发布新闻热点,引起话题,积极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并鼓励学生发表评论、开展讨论,通过实时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在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新媒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发布、话题讨论、素材征集等,通过新媒体披平台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取的更广泛的教育效果。三是通过吸收学生开展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素材供给,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实践锻炼空间,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育学生全面发展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更好反哺思政第一课堂。

六 结论

实践育人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当为实践育人的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保障机制、构建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并统筹校内外的一切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军.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J].长江丛刊,2018(25):229-229.
[2]白阳,王钧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J].明日风尚,2018(13):260-260.
[3]姜振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70-71.
[4]杨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祖国,2017(6):170-170.
[5]李雯娟.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研究[J].学园,2018(9):148-149.
[6]邓娟,朱勋春.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7,4(45):276-277.
[7]王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探析与反思--以实践育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4):178-180.178.
[8]童淼辉,等.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18):39-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