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道路勘测设计全过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4 15:06: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道路桥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应用型高校应结合相关专业的课程特色,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难学易懂的课程,同时也是从事道路桥梁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本文将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采用改革探索的方式,分析道路勘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借助现代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虚拟学习环境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实施课程学习、课程实践、最终考核、相关性巩固学习等环节改革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协助老师高效率的授课,同时也为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全过程教学;改革;教学实施方案;技术手段

本文引用格式:肖敏敏等.道路勘测设计全过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48):100-1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Road Survey and Design

XIAO Min-min1*,WANG Cai-hong2,QIAN Si-bo1

(1.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Engineering,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anghai;2.Shanghai Fengxian Transportation Energy Group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LTD,Shanghai)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the society's demand for road and bridge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ensur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Road Survey and Design"is a practical course which is difficult to learn and understand.It is also a basic introductory course for majors related to road and bridge.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road surveying design course as an example,adopt the way of reform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road survey design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with the help of modern network online course learning,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an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s,course practice,final inspection,correlation to consolidate learning reform teaching plan,It also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oad survey and design course.

Key words:road survey and design;whole-process teaching;reform;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lan;technical means

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从事道路桥梁相关专业的基础。道路勘测设计主要包括汽车行驶性能、道路平纵横设计、道路选线定线方法、道路平交与立交设计、道路排水设计、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其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如何去学习该课程、有效的吸收该内容、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呢?这些对于初学者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讲课老师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挑战。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增加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虚拟学习环境的科学技术手段,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协助老师高效率的授课。

一 道路勘测设计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道路桥梁专业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在不断转换,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但在这种大环境下道路勘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1]。一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二是学生自觉性差,外界诱惑太多,导致学生不能专一的上课、学习。三是道路勘测设计涉及面较广,并且对于刚学习的学生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四是学生目的性较强,只为该课程能够合格,不懂的不能够及时弄懂解决。五是老师的知识面有限,授课内容枯燥,授课模式较单一化。六是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讲述过程太专业化,学生本身基础薄弱,更不易学懂。七是课堂授课时间较短,为了赶进度,内容只能粗略讲解。八是选用的教材不够新颖,技术落后,内容与最新规范标准不符。九是教学条件上的诸多限制,例如:设备、仪器、软件等欠缺。十是最后考核方式较简单,大多数都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决定学生最终的成绩。

\

 
二 新型教学模式

(一)有效的在线课程教学


有效的在线课程是研究者和实践者都非常有兴趣的一个主题,其为学术研究和教师指导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有效的在线课程在其发展史中,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领域:在线课程设计,在线课程评估和评估以及在线课程简化,如下图1所示[2]。


\

在线课程设计实际上是针对在线学习空间的特定于某种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形式,通过机构或学术单位构建在线课程的平台,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对借助网络等外界资源对在线课程进行高质量的设计;在线课程交流与反馈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多便利,交流与反馈的信息帮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也帮助后台管理人员对系统的不断完善;在线课程的便利性,在某个时间范围内,通过各种策略能够督促学生及时的完成在线任务,督促老师及时答复学生的问题[3]。

(二)虚拟学习环境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虚拟现实的技术,通过穿戴设备,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到了真实的现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降低教学成本,缓解设备不完善、场地不够用的优势;虚拟学习环境能够不受环境的局限,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变抽象为现实,能够使用户快速融入虚拟现实中,同时也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虚拟现实的实践运用有利于工科学生的技术教学培训,不仅能够避免实操训练中潜在危险,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虚拟现实系统能够给协助老师,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建设虚拟社区是社区、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全民学习的平台,是在情境化教学的最佳展示[4-5]。

三 改革实施方案

通过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案,不仅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创造力,也大大减轻了老师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的压力。针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众多问题,下面将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网络在线学习、虚拟在线环境等方式,提出了该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方案[6]:



\

(一)课程学习

1.课前准备

(1)在线课程教育


由于课堂面授时间有限,通过借助合适的在线机构或网络软件,老师在上课前一周将准备合适的道路勘测设计视频等相关资源上传至在线平台,并且通过在线平台布置和相关资源所对应的习题测试,在教学资料都发布完成的同时,老师应对本次内容完成时间节点进行设置,并督促学生进入学习。

(2)自主学习

学生应结合课本、在线课程按时的完成资源学习,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在线习题测试,进行自我评估,针对错题自我纠正学习,在自主学习后通过在线平台可提出未能理解的知识点,也可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师生互动

老师可通过在线平台观看学生的学习情况,统计学生在线课程学习人数、在线习题测试成绩以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等,老师可针对各种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互动和答疑[7]。

2.课堂教学

课堂课程主要通过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老师结合在线课程平台的反馈情况,根据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分为概括式讲解、难重点突破式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结合虚拟学习环境的模式,例如:虚拟原地面的实际情况、道路平纵横设计施工过程、道路建成通车后的情况等等。在讲解前,老师可采取课前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和在线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式提问;在讲解完成后,留部分剩余时间进行答疑讨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及时的消化。通过“巩固式提问+面授讲解+虚拟学习环境+答疑讨论”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的活跃度,帮助学生理解式的吸收道路勘测设计的理论知识。

(二)课程实践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主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线路设计中。该教学环节主要有以下流程:

1.课程设计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人;老师给每个小组不同的地形图,每个小组内根据老师分的地形图,每人选取一段进行设计;借助EICAD、纬地等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学生在地形图上进行选线、定线、平纵横设计等;编写计算书,提交成果。

2.野外实践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人;老师带领学生到已选地点;学生对导线点进行选定;利用全站仪对导线进行测量;对碎步点进行测量;根据CAD的平面路线设计,进行中桩放样;水平、横断面测量[8]。

在该教学环节中,为了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每个小组配有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助教,全过程对每个小组、每个环节进行全方面指导和监督,保证学生能够高效、按时的完成课程设计。

(三)最终考核

道路勘测设计该门课成绩最终采用百分制考核方式,其考核内容主要有:在线课程的完成情况+在线课程习题测试成绩+课堂测试的成绩+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课程设计完成的效果+实课程习期的表现+平时的表现。通过将传统的“期末考决定制”转变成“多方面共定制”,更能促进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学习的积极性。

(四)相关性巩固学习

第一,教师可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纠正、指导,通过转换课堂模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能够暴露学生所学知识的薄弱之处,并且该方式还能锻炼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第二,邀请企业设计师、校外专家老师等,给同学们做经验报告,传授道路勘测设计的学习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关键技术,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科创、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该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了解道路勘测设计。

四 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协作关系,学生的发展是检验老师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学习与授课过程中,学生与老师都存在较多的原因,通过对该课程的改革探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代网络在线学习、虚拟学习环境等科学技术手段,实施课程学习、课程实践、最终考核、相关性巩固学习等改革教学方案,促进了学生自学和实践能力,教师的角色也趋于多元化,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文芳.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刍议[J].教育现代化,2019,6(63):198-200.
[2]Florence Martina,Albert Ritzhaupt,Swapna Kumar,KiranBu dhrania.Award-winning faculty online teaching practices:Course design,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and facilitation[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9(7):34-43.
[3]“互联网+”背景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式课堂教学构建与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9(3):134-143.
[4]唐文.技术在远程教育情境化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学革新,2018(9):23-25.
[5]Monica Johannesen,Ola Erstad,Laurence Habib.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s material agents in the network of teaching practice[J].Computers&Education.2012(23):785-792.
[6]杨永红,刘细梅,黄兰,等.面向工程教育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206-208.
[7]马志平,彭曙光,王芳,等.基于翻转课堂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J].教改教法,2019,31(9):75-77.
[8]刘洪波,卞凤兰,陈飞,等.高校共享共建校(野)外实习基地的实践与思考:以道路勘测设计野外实习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5):137-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