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健康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4 09:55: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特色建设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高质量稳定发展的需要。永华实验学校成立于2017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魏书生为名誉校长,并由爱福生教育团队为学校提供指导。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主要任务,践行民主、科学、锻炼身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大健康教育,自办学以来一直实施绿色活力教育方案。通过“引智”合作办学获得良好成绩,永华实验学校已经成为新城区新的教育名片,不断向一流学校方向前进。永华实验学校办学之初即确立了育人价值观与大健康教育办学理念,始终以学生、教师健康发展为基础。通过魏书生教育基地以及学校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大健康教育实践,进一步彰显永华实验学校特色品牌优势。通过积极探索“五阅”课程机制、建设特色社团、小学初中衔接实现课程对接等实现学校特色办学目标。

关键词:大健康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践探索

本文引用格式:孙健.大健康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42):182-186.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Concept of big Health Education

SUN Jian

(Beijing Daxing Yo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Beijing)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rr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reform,and also the need of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Yo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founded in 2017,is a nine-year school.Wei Shusheng is the honorary principal and the education team of aifusheng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school.The school takes moral education as its main task,practices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democracy,science and physical exercise,emphasizes the great health education,and has been implementing the green vitality education program since the school was founded.Yo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 has become a new educational business card in the new urban area,and is constantly moving towards a first-class school.At the beginning of Yo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the values of education and the idea of health education were established,which was always based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Through Wei Shusheng’s education base and the school’s role in health education,we can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Yonghua experiment.By actively exploring the"Five Reading"curriculum mechanism,building characteristic communitie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ink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big health education;school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practical exploration

一大健康教育理念形成与学校文化建设蓝图

(一)背景分析


1.永华实验学校发展优势。永华实验学校是区政府、区委2016年的折子工程,学校在大兴新城区,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丰厚的师资力量,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为本校名誉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孙健担任本校校长,引领永华实验学校科学、快速、稳步发展。教师组织结构合理,专业素养突出、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学生与教风[1]。

2.机遇和挑战。永华实验学校的定位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期望能够在短期内创造品牌与特色,要求永华实验学校快速创造引智合作模式。学校位于新城区及核心区域,社会各界对永华实验学校期望值以及关注度较高。永华实验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教师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需要保证团队文化产生共识形成合力。并强化、丰富特色课程建设,对学校制度不断进行优化。

(二)办学理念指导育人价值

2017年永华实验成立之后,将品牌化与高质量定位学校发展目标,通过建设“向上向善”文化落实爱润幸福、阅见未来校训,建设全息育人体系,就是帮助学生每天9小时睡眠、2小时体育锻炼、创造一流办学质量以及0被动作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充满活力、积极先向上,进而促使学生基于健康教育模式下实现良性发展。

永华实验学校大健康教育理念涵盖:强健的体魄、高尚的品德、积极的心态、勇于探索的精神、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五个维度。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永铸中华情、胸怀报国志等人生价值,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2]。同时,也是永华实验学校课程建设与开发一直遵守的育人价值。

\

 
课程文化。开发健康成长课程,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教育学生方面的作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以及报国之志的少年,为学生发展夯实基础。

环境文化。在环境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以书生花园、未来课堂以及幸福校园等为建设目标。构建国际教育长廊,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责任感。

课堂文化。教师和学生携手建设“九合活力课堂”,强调落实基础、积极思考以及勇于质疑等。

(三)办学目标

1.远景目标。自育化、精品化、特色化以及高效化,在10年内成为全国一流学校。

2.近期目标。①三年后在中考教育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并形成学校发展的竞争优势,促使学校中考成绩能够位列大兴区第一梯队。②引智办学提高学校特色品牌。对阶段性成果加以梳理,建设专家课程体系,定期对引智办学成果进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促进区域内各学校发展。③构建名师工作室,重视发挥专家团队以及其他办学资源,合理制定工作室工作策略,制定工作室目标,提出可评价、易操作的工作室实施策略,以促进学校整体建设。④推动特色改革项目。建立九合活力课堂架构。组建健康教育策略体系以及其他特色项目小组,一起研究、一起学习、深入课堂,积极创新课堂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⑤建设九年贯通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高武术体育建设水平,促使学生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对学校艺术以及科技教育等进行强化,保证学生综合发展。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制定三级课程体系。设置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课程,构建九年一体化课程。⑥强化干部教师团建设力度,对所有师生发展均予以充分关注。通过合作办学形式,促进教师发展,制定五步进阶发展计划,即课改观察员、实验员、种子教师、培训名师以及课改名师。创造为人师表、正身育德的教师文化。

二 大健康教育理念下学校特色建设探索

(一)实施减负行动


2018年9月20日,爱福生教育团队与中国网发起“无作业日”行动,永华实验就是“无作业日”活动迈出减负任务第一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充满活力以及高注意力的学习状态,主动提问,有效掌握教材知识,构建高效课堂,为自己创造个性发展条件。对于教师,则要求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充分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养成自学习惯,将学生有点与兴趣培养为学生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2019年9月20日召开全国自育自学成果展示会,推进减负行动成果化形成。

(二)组织现代学校管理办学研讨会,组建大兴区特级教师志愿者联盟

2018年12月12日,永华实验组织召开2018中国教育家年会,即给予新时代背景学校管理以及创新研讨会。该论坛主办方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方是中国网,协办方为爱福生教育团队与永华实验学校[3]。论坛主旨是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以及创新,研究学校管理以及发展的合理策略。来自全国的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中小学校长以及爱福生团队教师代表等共计500育人参加此次会议。经区教委批准在大会上成立大兴区特级教师联盟,联盟积极发扬志愿、奉献精神,为社会、青年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服务。

(三)组织读书日报告会

2019年4月23日,读书日报告大会在永华实验学校召开,主办方是大兴区教委,承办方是永华实验,会议主旨是有书声、幸福、健康。该项活动对《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与精神进行深入落实,同时将魏书生民主、科学、锻炼身体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将会议内容设定为深化阅读,深入学习、建设健康教育观念,以社会支持、教师指导以及家长陪伴作为切入点,三方共同努力,为学生阅读活动夯实基础。学校强调将阅读培养成孩子终身习惯,使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学习,进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其健康发展。

(四)组织校园开放日

2019年5月11日与19日,在永华实验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成长初中校园开放日”活动,主办方是魏书生教育基地,承办方是永华实验学校,协办方是特级教师联盟。两次开放日活动累计参会人数为700人次,参会人员由学生代表、特级教师、爱福生教师以及家长代表等构成。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水平设置绿色活动课程,研究学生成长关键转折时期给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等方面教育带来的挑战,探索学校与家庭共同建设,促进学校稳定、健康发展,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

(五)组织家庭教育论坛

2019年5月25日,爱福生教育和魏书生教育基地共同举办“小升初之家庭教育”论坛活动,邀请六渡家长大学创始人、爱福生教育总校长—田玉开讲,大会上对小升初时期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永华实验作为高效读写示范基地,基于大语时代与全民阅读背景,探索有效、快速阅读策略,将阅读培养成孩子习惯以及帮助孩子适应中考、高考改革成为家长主要关注的话题,将永华实验高效读写特色课堂开放,促使参与者可以深入到课堂中,全身心体验,基于高效读写课堂,永华实验构建了创造力、思维力与感知力的课程机制,为学生学习与成长创设一条由入口驶向过程之后达到出口的“高速公路”,充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六)给教师搭建展示大舞台

2019年12月12日,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的“1212教育盛典”暨第十三届中国名校长高峰会议分会场——永华实验学校办学成果展示活动在北京市大兴区永华实验学校(北京魏书生教育实验基地)举行,永华实验学校围绕“一个中心:优质发展”,坚持走“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和向课堂精准发力”两条快车道,全力实现全校师生健康成长。孙健校长以《静心自育开心自学—大健康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行动》为主题,从文化引领内涵发展、立德树人全面渗透、聚焦课堂精准发力三方面为大家讲述永华大健康教育。2019—2020年是永华发展的规范与文化年,永华提出精准管理文化出动力,管理即服务,为师生搭建成长的平台。同时展示“引智合作办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成果,推出学生精品社团展示和12节本校教师优质九合活力课堂,探索提高课堂实效途径。

三 课程体系呈现办学特色

永华实验优质发展品牌之一就是课程体系,以德智体美劳为基础建设课程体系,以丰富课程、充分提高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利用效率。

(一)积极探索“五阅”课程机制

永华实验成立课程改革小组,整体规划课程机制中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以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开发和编制校本课程,通过学生自行选择课程、长短课、走班课结合方式推进小本课程开展。促使六渡家长大学、鹰扬武术、说唱英语、高效读写以及魏书生名校长工作室等机构、理念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建设:跃健课程、乐动课程、越想课程、悦纳课程、阅读课程等以促进学生体育健康、艺术、科技创新、修身以及人文方面发展。

“五阅”校本课程机制主要强调学生认真探索、独立思考以及合作学习等习惯培养,五阅校本课程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并且有着广泛的学科范围,主要涵盖科技类、艺术类以及体育类等20门课程[4]。

(二)建设特色社团

永华实验创办多样的课外活动,其中,体育项目有踢毽、空竹、田径、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鹰扬武术以及花样跳绳等,同时还有单片机、剪纸、民乐、合唱、京剧、葫芦丝、故障、二胡等社团活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充分提升办学品质。

(三)小学初中衔接实现课程对接

永华实验把六年级管理模式转变为初中一体化管理模式,2019年六年级数学与语文课程只保留一名小学教师任课,其他课程由初中教师进行授课为主。以贯通课程角度分析使得小学教学要求得以保留,同时在校本选修与必修方面增加素养型课程以及兴趣型课程,比如,历史故事、名著赏析、星空探秘、数学思维以及科学探索等,促使小学课程与初中课程实现内涵衔接。

(四)精准发力促进课堂效果

永华实验学校积极落实教师五步进阶办学特色。安排教师出去进修,同时聘请专家来学校讲座,提高教师教学发力精准度。

(1)课堂建模。自永华学校成立以来,通过相关专家指导,学校组织进行课堂建模建设,创造彰显永华特色的课堂体系,即九合活力课堂体系,该体系涵盖3个大版块和6个小版块,充分促进教学中质量。见下图。



 
\


定向激活: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并形成问题冲突,保证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同时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在认定目标中,对目标逻辑树进行界定,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探究质疑: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先进行预习,之后开展教学活动,设置简单易懂的教学问题,并在教师帮助下科学分析,另外听讲也属于自学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均融合学法指导,为学生提供实践与思考的机会。在合作研讨环节中,学生分工、任务以及问题答案等均非常明确,在小组展示中,教师会通过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欣赏、等待以及倾听学生的能力。

建构体验:在检测反馈环节,主要在于教师设计问题简单精炼、体现模仿特征以及达标训练。在分层提高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为学生设计三层问题,引导学生画与记,对各个学生的收获均予以关注。

(2)建设标准工具促进课堂发力。永华学校制定《九合活力课堂评价标准》以及《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制度要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又制定《永华九合活力课程教学标准》,该文件包括教学管理、导学操作以及学生状态等指导内容。见下图。



\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将观念引领作为切入点,将课程体系制定作为主要手段,将高校课堂建设作为基础保证,对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展现的精神状态予以高度关注,进而得到生命美好、文化浸润的目标。永华学校始终秉承此种办学理念,借助对教学常规管理进行改革,并通过实践确定教学活动精准发力以及学习习惯培养的特色办学理念,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四 永华办学成效

(一)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校内,借助美德少年活动、我爱地球演讲活动、校外组建志愿者团队致敬劳动者、宣传垃圾分类、一天环卫工人体验等活动,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充分提升。课堂之外,借助社区活动和家长课程等,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为学生提高市区级科技、艺术以及体育等比赛的机会,每个月借助升旗时刻表彰优秀学生,每个学生均可以成为榜样,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促进教师发展

永华学校通过党建工作促进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借助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综合素质。通过选树活动涌现出许多区校两级师德模范教师,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借助活动比赛,促进教师水平。青年教师通过学科抽测、观摩课以及说课竞赛等活动不断成长。2018—2019学年,永华学校新增4名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具有良好模仿效能。教师获得荣誉奖项的数量增多。借助分析评学数据等信息,学生和家长在教学满意度方面不断在增加,并且教师幸福感显著增加。

(三)学校取得良好成绩

近两年,学校获得北京市中小学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同时获得北京市小学校园武术比赛的冠军,顺利通过市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达标验收。对于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获得各方称赞,满意度高达100%,并在全区干部大会上被充分肯定与表扬。

2018—2019学年,永华学校的小学毕业成绩总分及格率高达100%,优秀率高达90%以上,已经成为大兴区中小学校的第一梯队。在初中统测方面,优秀率从未迭出前三甲,这些成绩均见证这永华学校在品牌化建设方面获得的显著成绩。

综上所述,基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及其他文件规定,永华实验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改革以及课堂内容丰富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积极引入健康教育理念,通过组织读书日报告会、组织读书日报告会、组织家庭教育论坛、学生实践活动等实现健康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彩凤,许天媛,贵雪花,等.健康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8(11):170-172.
[2]陈玲.坚守本心:引领生命成长,共享幸福人生:海南中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2):59-61.
[3]罗小婧,黄雪飞,孙克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3):158-159+162.
[4]郑祥东.以人本理念引领特色化发展: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9(9):213-214.
[5]韦素贞,赵健,耿建,等.网络新媒体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6):230-232.
[6]陈媛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外语类学校特色建设探究——以广州某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09):71-72+87.
[7]梁传新.行走在学校特色建设的路上——广州市第四期卓越小学校长培训班跟岗学习报告[J].教育现代化,2017,4(34):85-86+89.
[8]王桂贤.用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如何建设学校文化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0):266-2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