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中职课堂实施改革创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为解决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以课程“数控车削技术训练”为例,结合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采用项目教学法,运用产教一体化平台,应用把项目成果交给学生实际实践和工作,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探究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产教融合;数控车削技术训练
本文引用格式:赵欣.产教融合下中职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探究——以“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9):135-138.
The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Courses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aking the Course of Numerical Control Turning Technology Training as an Example
ZHAO Xin
(Fuxin Education Service Center,Fuxin,Liaoning)
Abstract: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classroom,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teaching reform,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has exposed som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puts forward targeted reform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and fundamentally solv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Based on the course“the numerical control turning technology training”as an example,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practical base construction,and wu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in teaching methods,draw lessons from successfu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adopting project teaching method,us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latform,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of the project to the students practice and practical work,so as to realize the win-wi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mode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Key words:project teaching method;production teaching integration;NC turning technology training
我国职业教育已到了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本次《方案》延续了对产教融合关注,“教、学、做”相结合,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采用项目教学法,运用产教一体化平台,应用把项目成果交给学生实际实践和工作,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一 中职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校办学理念不明确
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导办学理念,延续至今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了促进学生生涯的多样化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针对中职生的中高职衔接、中本贯通政策等,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升学与就业比重调整之后,个别地区的升学比例甚至会超过就业比例。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违背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衷,而且各中职校将升学当作关键任务来看待,办学理念出现偏差,将职业教育办成了应试教育。
(二)实训条件不达标,校企对接不到位
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专业实训和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有距离,没有足够的场所和设备,在校期间学生参与实训的课时不达标,导致学生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企业的要求有距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较差,很难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双师型”教师素质差异大,来源结构单一,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企业成熟技术人员少。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现有的“双师型”教师自身的技术和技能储备严重偏离了企业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实践能力不强,一线企业很少有机会进行周期性实践。
(四)中职生学习基础差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学习相对困难,在校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和动机缺乏,学习过程责任心不强,依赖教师,心理素质不好。
二 产教融合对中职校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这项《方案》的改革相当有力。提出了职业教育内外部改革的重点问题的战略解决方案,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和决心。提出:坚持知识与实践、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全面深入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一批高水平培训基地,深化区域产教一体化,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1-2]。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双师型”教师问题;项目教材选取问题;学生自身问题;硬件设施问题等。而《方案》中加大产教融合在关键领域提出的改革策略,正是对中职校实施项目教学法起到的促进作用。
第一,校企二元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研发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其一,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高职院校主要目录每五年修订一次,学校按目录灵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一次专业。二是校企联合开发,定期更新教材和信息资源。教材每三年修订一次,专业教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动态更新。三是将企业最新技术融入教育教学。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普及。综上,产教融合平台为中职课程有效实施设计合理,符合产业生产实际的项目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基地,建设一个集实践教学为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社会培训、企业实际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产教融合平台为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和实习教学环境。
第三,“双师型”教师要求职业教育教师不仅仅只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力结构的复杂要求。
为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改革措施。一方面,职业教育教师招聘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打破学历,提高教师待遇。高职院校通过直接调查,招聘端人才;完善兼职教师在自主聘任方面的缺陷,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等之间的双向流动。另外,加强和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师进行资培养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开展并实施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组织高水平工科院校定期举办一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进行至少每年一个月的企业或培训基地培训。并实行五年一轮的教师全员轮训制度;立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师资队伍更加的模块化;定期进行从高职院校组织选拔专业的教师出国进行留学。
产教融合平台使职业教育教师把企业一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了增强企业工作经验以及实践能力,立足于师资力量,促进项目教学法[3]。
三“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的特点
“数控车削技术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数控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特点是实用性强,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主要目的一是提高数字控制程序设计,二是提高学生加工能力。企业招聘要求是控制系的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培养学生掌握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能选用合适的量具正确测量工件,能对轴类零件进行正确的工艺分析,能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掌握轴套类零件、孔轴类零件、螺纹的加工知识,能加工中等复杂程度轴套类零件[4]。
(一)“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要求“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上,在教学中,启发式方法被用来识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优先选择项目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过程分析,程序设计,处理数字,构建图形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中,学生在通过模拟自己的程序,检查数控工具,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分析、解决、修改、补救、再检查[5]。
编程与仿真演练、机床操作与实际加工校验相结合,通过对每个课题的学习,逐渐深入,循序渐进。做到理论学得懂,程序会编制,机床能操作、程序会校验调试、工件会加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采用分组实训操作
学生学习数控技术的目的就是应用,为了防止学生害怕自己的操作失误引起设备故障而手忙脚乱这一心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进行实训,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一组以二至三人为宜。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以起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让周边的学生能更好的熟悉操作面板和操作环境。
四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车削技术训练”中的实施策略
(一)确定“单元式”项目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和企业生产标准,整合教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的项目单元式教学。一个教学项目是一个技术或技能单元,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单元教学。每一单元的教学都是运用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然后开始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
(二)把控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有较高要求,需要教师对项目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有针对性、侧重点的指导学生,并且要有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技术、具体方法、实施过程、最终评估、评价等,教师要做好活动准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随时做出调整。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重视程度,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6-8]。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小组成员之间需要针对项目内容对责任进行明确划分,每个人都了解到自身的具体工作,在实践中,有的学生负责加工,有的学生负责编程,有的学生负责物资运输,有的学生负责安全卫生检查。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学生和学生可以互相交换角色。
第二,全体员工的头脑风暴参与。一般来说,明确的要求零件加工。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的想法,团队成员明确使用技术,详细的沟通和讨论。在头脑风暴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要充分执行监督职能,有效地监督处理过程和时间、实际操作的安全性、学生的学习态度[9-12]。
(三)落实过程性评价环节
项目教学中项目实施的过程性评价环节是项目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知识建构是项目教学中学生评价的重点,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在项目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
其次,过程性评价采用多元评价主体,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的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拥有对学生能力的更清晰的评价可能;或者,企业专家可以进行评价,这是在完成的项目教学工作于企业的产品相关的情况下。
在自评、学生和学生之间互评以及教师和企业专家评价方面都需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这样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符合实际要求[13-17]。
五 结语
产教融合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等等。然而,项目教学法的推广与实施需要时间沉淀。只有坚持和改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才会越来越顺利,才能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逸.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123-124.
[2]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93-97.
[3]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S].
[4]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师函[2019]4号[S].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6]边卫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域化发展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55):252-253.
[7]孙德英.产教融合、管理规范化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35-136.
[8] 常斌.基于任务导向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中职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5):34-37.
[9]何洁.中职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10]徐权,赵晓春,刘永皓,董云峰,成宝芝.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3):109-112.
[11]徐笑然,张星,王欣然.中国企业绩效管理分析[J].纳税,2019,13(13):271.
[12]周南.大数据背景下基于茶产业的湖南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1):62-63.
[13]徐娟,肖智清.全方位对接产业的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99-101.
[14]张晞,顾永安.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布局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27-34.
[15]朱必武,成声亮,刘筱,刘文辉.浅谈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意义及展望[J].教育现代化,2017,4(50):95-96.
[16]刘锦,刘筱,朱必武,刘文辉.浅谈参与科研项目对本科生能力的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7,4(41):118-119.
[17]王淼.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