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阶段要“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生教育。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工科领域中通信信息技术与新时代信息人才教育和培养尤为重要。为此从通信的内容进行剖析,通过教育改革来深一步对通信工程学的理解,加强实操能力,推进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关键词:本科生;工科领域;通信工程学;教育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吴伟.本科工科通信教育课程体系教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5):103-105,134.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WU Wei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Jiangsu)
Abstract:At this stage,we need to"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and further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alents in the new era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Therefo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further understand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hrough education reform,strengthens practical ability,and promotes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Undergraduate;Engineering field;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Educational reform
一 引言
本科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配置资源,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能力强的本科生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本科教育质量攻坚战已经打响,要让学生掌握本领,适应社会多元化的格局。国务院提出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本科生通信工程专业着手,探讨科学教育改革方法和学术素质培养。工科是通过判断推理,将数学和技术应用于实践设计操作的学科,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1]通信工程学是一门对数据进行传输和接收的工程学科,是为了能够在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安全可靠传输的一系列工程原则。在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庞大和复杂,亟需对数据进行处理。通信工程学是数据分析的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践技术是进行教育课题的核心。
通信工程学涉及范围广泛,专业知识点比较深奥,跨越度比较大,且相互融合切合高,知识范围广,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在大量知识下接纳速度慢。
在进行课程教育时,能够利用的实验设备覆盖面不广,这就导致学生们从课堂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致失去了基本教育的意义[2]。另外,学生们的兴趣各不相同,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会认真学习,对那些不感兴趣的课程则采取能过就好的态度。有些学生存在学术不端正的态度,无视规矩,存在划水现象。这种情形就加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难度系数。把育人放在首位,保证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始终能有收获,加以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质的培养,建设优良学风。在党中央公布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中,南京邮电大学位居其中,这就凸显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二教改的目标
(一)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教育的核心阶段,课程教学是对知识的梳理,让学生们能对知识点清晰明了。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们能够对通信领域中的传输原理、信号处理和使用技能理论加强理解,并给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按照工科性质设置教学课程,根据是否适合通信工程学的内容,商议是否开展教学。对于那些比较偏的课程,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判断,使课程内容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和生活。但是课程教学上的改革不是那么显著,主要原因如下。
本科生脱离高考制度,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反复复习来加强理解。要学好知识,就要求学生有足够高的自主学习性,能够在老师的教学下通过知识点的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然而,本科生在通过高考后,存在要在老师的管制下学习的情况,自主意识还比较薄弱,没有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依赖于老师的指导,导致了学生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课程教学对象学习进度不能一致。
编程能力比较薄弱,创新型不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通常是通过工具来进行分析,就需要基本的编程来对数据展示,从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一门编程语言,要根据语言的特点,来进行编程。对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编程能力弱的学生就比较困难。由于通信工程学的领域范围广,涉及到的工具有很多,工具支持的语言会有所不同。对开展的通过编程的实验项目来说,就需要学生们自己研究实施,完成课题。虽然语言大多数是相通的,但也需要学生对语言熟悉,根据问题的要求会自行编写有关的程序代码。
(二)教学模式
根据学科的特点设置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导向,注重学科方面的交叉,以实践为主,对学生全方面的培养。对课程基础上进行拓展,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通信与生活息息相关,基站对信号传输速率的影响、一个共享网络能承载多个用户,信号在发射接收中的损耗等。以理论学习为主,根据学科来合理安排实验,使学生的思维跟上实际,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普遍以注入式法来进行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思维创新能力,并与多媒体相结合,力求学生从学习向学会的转变[3]。
但在模式上多样化的程度不够,主要以课程为主展开教学,而开展实验没有与新时代接轨,没有结合时代科技的进步而开展一些实验,让学生跟进时代的步伐[4]。在通信工程中对模块的处理分析,了解单片机控制处理,以及利用软件来对平台环境进行仿真等实验,让学生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大多数学生在对实验上只产生宏观的认识,没有对其中的原理产生微观的认识。只是熟悉了某个实验步骤,没有与所利用的知识与课本原理相结合。像如今热门的人工智能方面,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少,缺少人才培养力度。人工智能应与技术专业协同发展,构成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发展空间潜力很大。工科实验不像文科实验那么枯燥,也没有理科实验那么繁琐,是可根据模型进行变化的。然而学生没有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寻另外的突破点,发现新的现象。
三 教改的内容
(一)课程创新
结合课程设计,对课程性质进行调研,围绕实际来对课程创新。同时根据通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交叉领域的特点,合理开展有效的课程。吸取国外的教育方式,对开展的选课模式进行丰富处理,针对一些专业,可以通过一些有趣而有意义的课程,来激发同学的学习激情[5]。开展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来对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设计出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项目,项目中的实践是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的有效方法,达到学有所用,积累经验。
(二)改进教学模式
学校要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将学习和研究结合,带领学生拓宽视野,进入软件或电力企业公司针对性地学习,再结合实践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课外时间,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丰富交际活动能力,增强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开发中,促进学生的技术进步,逐渐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操作的能力[6]。让学生们喜爱学科,要教有所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授课内容的可控性。
(三)加强师生素质培养
课程的改革和教学上的改革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通过师生的合作,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要求全方面的培养,就要求鼓励师生进行课外培训教学,达到对知识点的扩充,能够丰富视野。在课堂上教师教导学生,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也能够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实力[6]。能够全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结合实事特点,能够不局限专业观点,从中进行各方面的讨论。
四 教改的手段
结合课程性质,对课时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增减,教学过程中要涉及技能教学环节,以通过讲授知识、实例分析、合作学习等方法,借助校企合作资源、多媒体等在线学习来组织教学[7]。将通信课程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在课后开展合理趣味活动,如检修电器活动来进一步触发学生的积极性。
(一)课前任务
结合专业的性质,通信工程学涉及的概念比较多,需要通过一些课外的资料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概念。通过备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案。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请教,充实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简单明了的解释来代替书本上的专业术语,对教学工具PPT制作有要求,能够简单清晰地覆盖知识点。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筛选书本上的精炼句子和题目,额外补充经典题型,让学生能够通过题例来理解知识概念。精讲精教,而不是通过长篇论谈,娓娓道来,通过实例来力求深刻。
(二)课堂设计
教师经过课堂提问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请部分学生来讲解自己对题目的解析,或者对实验思路,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8]。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能够深刻对理论基础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互相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心思考,同时也鼓励优生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适当设置评分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验项目,来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们相互配合,共同对项目部分进行功能划分,学生自愿选择完成项目的哪部分进行配合,根据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过程中建立荣誉感和使命感。
适当通过播放视频进行教学,使用视频来详细讲解信号的传输原理,如何对信号进行加密和解码和如何通过对信号进行截获等生动形象化处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通过视频的方式能够直观表示。再结合课本的知识点讲,就能把比较复杂难懂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从书本上转化为生活中的实例化,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后任务
课后是对课堂上知识的总结,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专注学习,还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辅导作用。课堂是知识的概述,课后是知识的横纵概述,要求学生对学生内容思考、提问、解答都是通过课后的活动来进行的,工科上在课后时间上花费的时间比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由于课时方面的要求,不能对某个概念进行仔细讲解,只能通过简单的讲解使学生理解概念[9,10]。
1.根据实验课程教学,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评价。
2.组织学生及时对不懂的知识概念进行反馈,由教师进行深入讲解。也可以通过匿名对教师的评价,说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之处和优点。
3.及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结合上一次课堂上的内容,把知识点进行梳理。
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总结,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补充说明。
5.针对学生批改作业的情况,来对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进行教学。
五 课程教学总结
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束后,力求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老师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总结,进行课后反思,来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在课程结束后询问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改正,为以后的教学增加经验。根据学生的进展程度,例如学生的实践学习操作,是否将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尽量多地创造教学情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来发现兴趣,去接收、质疑、挖掘。同时也要把握课堂秩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融入情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六 课程教学反思
《论语》中传道授业解惑也很好地诠释了教师的使命,教师应以身作则,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来规范自己,言传身教相统一[11,12]。严格指导课堂纪律,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另外,也要密切关注学术的动态,根据他们接受知识的容量和理解度,实施有方法的教学。在学科特点有差异的情况下,实行多元化的创新,让学生们进行原创性、前沿性的研究。
在授课过程中,要适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专业性和技术性融为一体,基于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学生技能,要求教师对所讲授的专业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性地学习。本科工科通信教育课程体系教改,根据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达到学用相结合,以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扎根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忠,陈荐,尹艳山,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9,39(2):91-94.
[2]陈小娅.面向未来十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08):1-5.
[3]Eichhorst W,Rodríguezplanas N,Schmidl R,et al.A Roadmap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3,3(3):págs.20-23.
[4]陈德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新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
2016(2):92-96.
[5]吴丹,吴敬.基于微信互联网平台的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90-92.
[6]Stiftung B.Germany’s dual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a model for other countries?[J].Verlag Bertelsmann Stiftung,2013.
[7]李鹰.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实验素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02):48-50.
[8]李梦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390-391.
[9]宋思运.唯物史观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06):108-112+126.
[10]李丹.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沿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3.
[11]林谋有.以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分析——以南昌工程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5):120-121.
[12]刘平,龚祝南.关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改的一点评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232-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