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学生为主导”的专业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2 14:55: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进行改革,将学生需要作为教育的重点。本文结合我校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方针及线路机械专业特点,开展“以学生为主导”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与设计,旨在培养专业能力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适应社会所涌现出的未知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迎接国际化和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导;专业能力;教学设计;教育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魏莹莹.“以学生为主导”的专业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20,7(35):169-171.

Teaching Design of"Student Oriented"Professional Ability Promotion

WEI Ying-y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the society for talents,higher education,as the main carrier of training talents,is widely concerned and valued.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so it is urgent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higher education,with the needs of students as the focus of education.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polic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e machinery major,we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search and design of"student-oriented"professional courses,aiming to cultivate compound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 ability,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adapting to the unknown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society,so a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Key words:Student oriented;Professional ability;Teaching design;Education reform

一 引言

高等教育是每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人才是中坚力量。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已经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但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存在许多技术人才缺口大等问题。相对于许多世界发达国家,我国高端人才的综合水平明显偏低,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经济、科技等发展的滞后。伴随着世界经济、教育以及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愈发密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当下各个高等学府的培养目标。人才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素质和专业能力上,其中包括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强大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性开拓思维以及优越的交流合作能力等等。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对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和人才强国的总体目标,以填补国家各个层面上对人才空缺[1-4]。

\

 
二 高等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的起步和发展相对于世界先进国家较晚,由于人口众多,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高等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虽然现有的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但培养的学生质量却参差不齐。普遍化的高等教育使得大量高校的课程教学安排出现严重问题,无法有效地跟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导致教育淘汰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目前高等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而欧美发达国家则以能力培养为主,这种差异导致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理论体系,而忽视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由于受到教学设施的限制,或授课老师的主观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理论与实践这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严重脱离彼此,使得大部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匮乏[5]。为此,我国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且从2010年开始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达到提高大学毕业生工程实践力的目的。可以看出,人才强国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以学生为主导”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们普遍遵循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表明课堂的进展节奏由老师把控,强制性地将课本知识按照自己的意愿传输给学生。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机械式地接收老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无法自主学习和探索课程知识,不能有效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大幅降低。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存在着诸多不足:填鸭式学习效果差,课堂参与积极性低,教育淘汰严重,并且缺乏实践能力培养[5]。针对现有模式教学质量差的问题,通过借鉴世界上先进国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以学生为主导”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以学生为主导意味着在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视学生,尊重学生,适当地给予学生个人学习和探索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力。通过“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使得高等教育能够有效有质地全面发展[6]。

四 线路机械教学设计

高等院校的学生主要特点是文化知识程度高,思想比较活跃,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出“以学生为主导”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这里以机械类专业的限选课“线路机械”为例。

(一)课程内容

“线路机械”这门课是针对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课程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该类专业课涉及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机械基础主要是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联轴器和离合器。第二部分介绍了液压元件、基本回路、液力传动、气动传动。第三部分主要设计柴油机的构造、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将这三部分理论基础回顾学习好之后,开始学习常用大型养路机械,例如清筛机、配砟整形车、捣固车、动力稳定车、钢轨打磨车以及部分新型设备。最后一部分是对于线路机械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应的安全管理学习[7]。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修改,一方面教师能够轻松地把握教学整体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并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层次递进和知识的流动性,易于掌握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体系

大量的教学理论研究表明:课堂教育模式分为“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前者是指老师是课堂的重心,起主导作用,后者则指教学围绕的中心是学生,每个学生与老师可平等地交流互动。通过“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对未知的问题时,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独立完成思考,“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该课程的总体教学形式是老师授课,结合问题学生主动完成所学知识的探究,并最终完成课程设计,在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导,而老师在此过程只是一个辅助者,起到穿针引线的积极引导作用,如图2所示。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深度学习课程内容,学习体验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习效果也显著提高。


\


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把握重难点。在高等教育中,教师应当摒弃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来适应学生们对于课程的需求,从而改善沉闷、枯燥、无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里,根据线路机械这门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即系统复杂、庞大,涉及的基础学科较多,通过三维模型来展示不同大型机械的大致结构,视频动画来演示其工作原理或实地作业场景,图表数据来呈现不同的技术参数指标等等,将晦涩难懂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模型适当简化描述,让学生更易理解并掌握。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应避免使用抽象、普遍的理论方法,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工程项目的统一,积极将基础教学和课程设计联系起来,从学生学习、自主思考的同一性出发,促进专业老师和学生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寓教于情,一同完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下开展的教育中,学生和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老师就不再是强制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氛围浓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较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理论与实践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实践能有效地检验理论教学,确保学生吸收、消化并运用相应的知识点。反之,理论的学习又是实践和运用的基础和前提[8]。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就是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有效措施,每一位学生在完成设计期间会不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直接加强了学生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意愿。

教学是一个反复尝试、体验、评价的循环过程,在此期间,学生的各种学习状态和表现反馈给教育者一方,教育者再思考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优化和完善教学。同样地,老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知道课前需要了解的知识,课后需要理解的内容,老师也该反思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及时为学生解惑,避免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五 结论

在高等教育中,老师和学生是主力军,为适应国际社会对卓越人才渴求的现状,须对现行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和完善。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专业课程教学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化专业能力,提高他们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欲,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很好的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好课程的中心内容,掌控好主要教学目标和方法,通过课程设计强化与巩固所学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该教学设计解决了现有的专业课程系统教学内容缺失的问题,改善了学生学习体验差的困境,增强学生解决未知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最终提高了整体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焉丽平.独立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风建设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6(2):170-171.
[2]赵微巍,刘敏,李仕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共建社团活动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9):86-88.
[3]廖洁丹,肖文,陈丽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17):21-24.
[4]赵金宝,张鹤方,管恩京,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轨道交通概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8):159-161.
[5]陈晓.“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6,(14):76-77.
[6]邹海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课程的运用——以《如何培养团队精神》课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01-202.
[7]刘冰.铁路机械化养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08.
[8]张宏,宋吉鑫,张瑛.发达国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几点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20-2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