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从审计学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困境出发,并且与当前的“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想结合,通过“网络公众平台”构建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且在公众平台上融入“慕课、微课、专业文献、案例”等多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公众平台;审计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刘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审计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7(40):120-123.
Mixed Teaching Mode Analysis of Auditing Course under Background of"Internet
+Education"
LIU Da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ies of auditing course,and combines with background of current"Internet plus education"information era,constructs mixed teaching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nline teaching based on"network public platform".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auditing course teaching,it integrate many kinds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to public platform,incluidng"MOOC course,micro course,professional literature,case",to arous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KEY WORDS:Internet+education;Public platform;Auditing course;Mixed teaching mode
审计学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课程通常在会计专业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以会计专业和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为基础。总的来说,这门课的教学处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态。此外,对民办高校而言,经费不足导致对“审计学”课程投入不够重视,加之教师待遇不高,学校监督检查不力,导致民办高校审计教学改革困难重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提高发展缓慢[1]。
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并且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我国“审计学”课程本科教育主要采用以教师在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审计学课程综合性强并且概念抽象,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通过“公众平台”可以线上上传审计学课件、“微课或慕课”、案例、专业文献、时事新闻等。课堂教学和公众平台下的线上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审计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2]。
一基本概念
(一)混合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有很多,而且不同的学者表述了不同的定义。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初是由国外的一些教育机构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主张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混合,通过教师面对面地教学来弥补学生们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之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又被应用到高校教育中,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国内教育界中将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定义为结合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在给予学生们充分学习自由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答疑解惑、监督的功能。总体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上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结合,在教学技术上结合了音频、Web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手段上实现了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结合,以期待最终实现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的混合将信息技术和教具、幻灯片、投影灯常规教学媒体荣威一体,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改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媒体的特点开展教学,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目的。在混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该包括课堂讲授和自主学习、课内和课外学习结合、原理讲授和案例教学等模式相结合,将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综合来看,混合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注重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其教学的本质是对学习信息的传递,也就是研究那些信息更具有传递价值,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实现学生们的有效学习。在混合教学模式中,重点是学习过程本身的信息传递通道,这里所说的通道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面对面学习,另一个是在线学习。其中,第一种通道面对面学习又可以被分成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基于技术的或基于参与者的等等。混合教学的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和组合,通过选择恰当、科学的媒体,找出解题特定教学问题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得网络学习能够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科学使用,从而解决现有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谭伟,顾小清(2019)混合式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两大部分;有充分的线下和线上学习资源;包含混合式学习评价。线上教学资源可以包括审计学课件、“微课或慕课”、审计学案例、审计学测试题、审计学专业文献、审计时事新闻等。
(二)公众平台
公众平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现在很多的高等学校都要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课程。例如,广东海洋大学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Black Board)上传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互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开通订阅号等。
二审计学课程特点与教学困境
审计学学科具有多学科属性以及边缘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其内容多以理论为主,知识抽象、枯燥,再加上学生们本身也没有审计等方面的实际经验,在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老师方面也感觉难教。具体来说,审计课程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教学困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特点
《审计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们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财务审计等内容的具体审计技术和方法,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计思维,增强学生们用现代审计理念处理审计业务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审计学》课程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审计学课程综合性强。高校审计学课程的开设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的上学期,学生已经上完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等先修课程,才能开设审计学课程。审计学课程的综合性强。审计学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对于先修课程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才能融会贯通。
2.审计学课程文字性内容多,专业性强,概念抽象。审计学课程可以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教学为主,系统学习审计目标、责任、准则、审计风险、重要性等基本概念,将审计的过程、审计方法及审计循环等融合贯通。文字性概念非常多,并且很多的专业术语,专业性强且概念抽象。
(二)教学困境
1.审计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财会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没有充分重视审计学课程。例如,课程设置总课时有限,上课进度设置太紧张,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再如课程的开设时间定在大四上学期,而大四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则会受到很多的外界干扰,实习,备考研究生等。
2.审计学课程综合性强,而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学生先修课程基础不牢。审计学课程综合性很强,学生会计学、税法、经济法等知识的掌握,影响审计学课程的学习。例如,若学生无法将会计及税务知识与审计结合,很难掌握相关的审计程序。另一方面,审计学教材文字性和理论性内容多,概念抽象。
3.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参与度不高。由于审计学课程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以及教学课时有限,直接听老师讲授效果不佳,很难建立师生之间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良性互动与有效沟通。
三 基于公众平台的审计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明确课程的定位
近年来,各个学校,财会类专业招生数量多,就业市场低端财务岗位的的竞争非常激烈。2017年11月15日,《会计法》修订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证正式取消,对普通财会类毕业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审计作为有效就业方式之一,能帮助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在财会类学生培养方法中,就要重视审计课程。鼓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专业就业方向多元化。例如,审计学课程的开设设置在大三下学期是比较合理的,既考虑了其他基础先修课程已开设完毕,又符合实际需要。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就应当明确课程必要性和学习定位,端正学习态度。
(二)融入“慕课、微课、专业文献、案例”等多种教学资源
在公众平台上,可以建立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无论是校内网络教学平台还是微信公众平台等,都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自定义模块。针对自定义模块的设计,老师需要借助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其中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的简称,它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开发适合学习的微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是由20世纪60年代英国、美国等国家教师提出的,主要是集中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是内容设计一系列规模较小,课时较短的课程。微课的时间小,但是信息量法,便于传播,使用方便,学生们通过这类微课的学习,可以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突出学习重点,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在方便了教师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学习印象,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微课的制作,主要包括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评价反思。其中选题和课件制作是微课的基本内容部分,选题时要尽量选择人们的考点和教学的重点,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小知识点,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课件制作。教学实施和拍摄是微课制作的主要部分。老师在进行微课制作的时候可以选取DV作为拍摄工具,使用DV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后期再使用会声会影进行处理,加上片头文字,对视频进行编辑和美化[3]。此外,还可以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需要老师准备电脑、麦克风、录屏软件、PPT等,在做好PPT之后使用录屏软件进行讲解录制,建议录屏软件选择Camtasia Studio v6.0.3。慕课又叫MOOC,其全程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起源于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具有开放、免费、规模大等特点。这种教学模式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起的,目前已经在我国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在以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设置如下教学流程:①准备审计学教学课件,包括ppt以及教师提前做好的“慕课、微课”视频资料。教学资源的准备是“互联网+教育”下混合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准备更加多元的、充分的教学资源,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划分,设计相应的课程板块、准备充足的辅助资料,结合微课等教学方法的特点,将大的知识点划分成小的知识点,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进行预习,对章节内容的整体框架有所了解[4]。②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课前学习任务的布置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有效率,教师要结合《审计学》课程教学的目标设置相应的任务,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信心和兴趣。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主学习,掌握章节知识点,并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发现的问题,通过网络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使用,将即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将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上传到云端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5]。③课堂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们开展审计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时,一定要确保其内容的趣味性,采用案例教学、任务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审计学案例,通过审计学经典案例的整理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进展,设置有针对性、有深度的问题,然后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他们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辩论、分享等方式开展更加深入的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④评价阶段。学习评价活动是反馈学生们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审计学》教学评价的开展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对线上教学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针对线上教学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线上考察、在线学习档案等方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6]。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采取随堂测试、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此外在课后学习中老师还需要布置审计作业与测验,将审计每章的经典习题进行整理上传,当次课后学生能巩固复习。每学习完一个完整章节,可以进行在线章节自测,方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审计学习题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方面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根据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置习题,同时也要体现学生们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习题的设置要体现开放性,换句话来说就是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应该是多种思维的,让学生们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寻求多种解决办法。此外,习题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互联网+教育”的优势,设置都中形式的习题和作业,而学生们的完成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PPT展示、研究报告等。上述考核和评价方式都要纳入量化考核,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占据总分数的百分之二十,在线学习档案、平常提问等要占据总分数的百分之五十,最终的期末考试可以占总分数的百分之三十。④知识拓展阶段,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可就相关的知识点推荐课后阅读最新或者经典的权威文献,为提高基础较好学生的探索认知和思考能力。也可以结合最新的财经审计热点,就相关问题及时探讨,培养学生开放意识。⑤信息交流。通过公众平台,学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更及时有效的沟通[7]。
(三)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例如,①课前,学生通过公众平台,先自己通过“慕课或微课”,自主学习本次课程的重难点。同时也可以结合案例,思考相关的审计知识点。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思考见解,而不仅仅是把课堂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课后,通过公众平台,师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互动学习。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公众平台线上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能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需求。③为学生们构建课堂实践环境。《审计学》教学除了要开展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的开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会计实验室应该具备电算会计应具备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大量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审计中必备的素材,将审计务实工程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避免以往大量的理论知识讲授引起学生们厌烦心理的情况。在引导学生们观看这些材料之后,教师就要为学生们创造实践情景。例如,在讲授审计工作底稿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几种真实的工作底稿,然后向同学们讲述什么情况下应该怎样填制作,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动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掌握[8]。
四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通过运用公众平台信息化手段,结合慕课、微课多种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任务教学,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好审计学课程,提高《审计学》教学效率和效果。掌握审计师应具备的审计理论知识和培养、提高审计执业能力,以便能将所学审计知识很好地运用于审计实践[4-8]。
参考文献
[1]吴秋生,杨瑞平,王晓亮.慕课下“审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结构、模式与条件[J].财会月刊:下,2017(12):68-72.
[2]杜建菊,洪艳华.微课视角下的非审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200-202.
[3]席一鸣.互联网+环境下英语教育的创新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51):35-36.
[4]谭伟,顾小清.面向开放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估指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385(02):131-135.
[5]姜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19,509(01):185-186+189.
[6]陈素贞,周家梅,江智霞.混合式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7(5):78.
[7]熊艳,王雅娟.“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38-39.
[8]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