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博弈论是一门得到广泛应用的学科,被誉为20世纪社会科学最主要的成就之一。针对博弈论课程教学,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曾进行过深入地探索,尤其偏好诱以“功利技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把博弈论的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在一起,才是“树德育人”应有之举。为进一步突出育人理念,探索将思政贯穿博弈论课堂教学,从案例筛选,观点解读以及授课形式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增智树德的育人初心。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博弈论
本文引用格式:张广,等.《博弈论》思政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4):146-148.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Design of“Game Theory”Und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NG Guang,HAN Xiao-ya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Abstract:Game theory is a widely used discipline,which is named one of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s in social sciences in 20th century.As to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of game theory,many researches and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had studied this field deeply,and they prefer to use“fame and wealth”to attract the student’s attention.However,to establish fine ideology moralities and educating people,combined classroom teaching of game theor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correct way.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education philosophy,this research will study the method by selected cases,interpretation of viewpoints,and different instructions,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game theory course.This could guide students to build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and to fulfill the initial inten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to increase wisdom and establishing fine ideology moralities.
Key words: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lassroom teaching;Game theory
一 引言
博弈论是运筹学科下一门研究理性决策者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学科,包括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两个分支[1]。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2]。鉴于此,国内外高校纷纷开设博弈论课程以应对各专业对博弈理论和方法的需求。为了讲授好博弈论课程,很多学者和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了两类主流的授课理念:基于上帝“中立”视角传授理论知识和以“获胜”为目的讲解博弈方法。这两种教学理念在增加学生博弈知识之外,鲜有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缺乏德育理念的薪火相传和德育案例的探寻发掘。本文试图立足树德育人,以鲜明的思政理念贯穿博弈论教学课堂[3,4],从案例筛选为主要切入点,以观点解读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具有积极向上意义的学习内容为导向,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鼓励学生敢于理念创新,乐于实践运用。完成博弈论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思政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 设计思路
博弈论作为一门专业课,非常注重技能和方法的传授;而课程思政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成果提出了树德育人的方向性和立场性要求[5,6]。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有机结合,设计能够体现德育立场、并有效传承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是当前博弈论课堂思政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将思政理念与博弈论专业课程进行融合的道路,因此本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基于爱国理念、良序社会风尚、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等为核心价值,筛选和设计符合德育要求的博弈论教学内容,并以适当的授课形式完成教与学的育人过程。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而众所周知,运筹学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7,8],其诞生背景就具有浓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借此可以传达“知识无国界,但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有祖国”的家国理念。此外,博弈的本意是下“棋”,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其目的就是在两军或两国对垒中获得胜利,而当我们更深层次地剖开权谋和致胜,展现的却是保家卫国的内在动因。
博弈论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同样具有很多内容丰富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经典案例[2]。例如,“囚徒困境”体现出的是机制设计理念,在分析囚徒们为何会说“真话”的同时,也可以为国家法制的推进和社会正气的弘扬提供制度上的借鉴,激发学生对法制和制度的思考;“智猪博弈”中除去从小猪的“搭便车”视角之外,还可以从大猪视角下分析利己与利他行为的统一问题,借此启发学生对社会和谐和良序风尚的探究;此外,从具有多个纳什均衡的“性别战”案例中(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可以发现强势者的存在反而制约了某些不确定性,据此可以解读为“社会中的主导者有利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阐释我国党派执政制度提供理论视角。
博弈论自诞生之始就分为两个主要的分支: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在我国通常情况下的博弈论仅仅指代非合作博弈,这与非合作博弈广泛地应用密不可分。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合作博弈的重要性,它能够并且应当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小到塔木德经“三妾分产”故事中关于分配的睿智[9],大到“江浙沪皖”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10],乃至“一带一路”国家层面的合作共赢[11],无一不体现合作的重要性。这与我国传统美德——“和合”——相吻合[12],可以激励和培养学生践行求同存异的大局观。
由上述案例可知,将思政理念融入博弈论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对博弈案例的解读可以将思政理念内化,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最终实现树德育人的初心。
三 教学设计
结合教学实践和课程思政的要求,思政博弈论课堂教学的开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反思,如图1所示。具体地:1)课前准备:以思政理念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主线,筛选和设计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案例。规划教学环节和课堂节奏,注重设定积极正面的课题氛围,合理布局教学内容的层层递进。2)课中教学:践行课前的准备工作,观察和分析学生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思政理念的态度和反应,结合时政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寓教于乐地开展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以及思政理念的深入浅出。3)课后反思:首先研究学生习得知识的考查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考查形式确保学生牢固掌握博弈论知识;其次研究学生对思政理念的接受情况和理解情况,确保学生得到精神和思想上的德育洗礼,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最后基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研究课堂在思政和专业方面的改进方案。
除了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外,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同样尤为重要。教学方法主要包含四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和信息化教学。具体地:
1)案例分析法:选取经典的博弈案例或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通过案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4-6人小组,并在课堂上按组就坐,以小组问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小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抽象概括和归纳能力。
3)启发引导法:基于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引导学生掌握探索式学习方法。
4)信息化教学:借助雨课堂信息化手段,高效开展案例讲解和案例分析、统计讨论结果以及教学效果反馈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基于案例在博弈论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将以任课教师为主导,掌控课堂的学习进程、引导学生在正确价值观下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赋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由度,做到因材施教。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主要划分为:案例讲解、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知识点归纳以及再论案例五个板块。其中除案例讲解完全由任课教师参与、分组讨论完全由学生参与外,其他板块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如图2所示。具体地:
1)案例讲解:任课教师讲授课前准备的案例内容。通过案例的趣味性或真实性引起学生的学习趣。该阶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方法进行介绍,并提出待解决的问题。
2)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案例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教师在该板块需把控讨论的时间、维持课堂纪律。
3)案例分析:先由小组进行汇报,分享讨论结果;随后由其他小组和授课教师对汇报进行点评,最后由任课教师对案例进行最后的分析,体现案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政立场。
4)知识点归纳:以任课教师为主和学生一起归纳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形成课程的理论内容,完成该次课堂的知识目标,并凝聚案例中体现出的树德共识。
5)再论案例:由任课教师提出新问题或新案例,学生基于归纳的知识点对新问题或新案例进行分析。
五 结束语
博弈论是介绍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传授博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案例传递思政理念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教改思路。本文通过在博弈论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增加学生博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的品德,起到德育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此外,该研究也可以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
参考文献
[1]Harsanyi JC.A general theory of rational behavior in game situations[J].Econometrica,1966,34(3):613-634.
[2]常金华,陈梅.博弈论通识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孟小果.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德语文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格林童话》为例[J].科教文汇,2019(2):66-67,102.
[4]柯翌娜.课程思政视角下保险学课程改革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1),41(S2):107-108.
[5]张楗,田小风.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48-49.
[6]朱秀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时代内涵及其实践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34):220-221.
[7]马良,王波.基础运筹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8]傅勉,王丹丹,程浩.运筹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8):140-141.
[9]塔木德.塔木德难题——三妾分产[J].数学教学通讯,2013,32:4-4.
[10]郭湖斌,邓智团.新常态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9,04:22-30.
[11]刘艳红.“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化[J].经济与管理,2019,04:14-21.
[12]李琴.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研究[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