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会计专业“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1 09:22: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在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拟构建一个将虚拟商业环境和企业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到校外,由学生到员工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王国英.高职会计专业“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7(55):140-144.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Two Combinations and Three Progressive”for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Guo-ying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Puyang Henan)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orting out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intends to build a spirally ris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ith“two combinations”and“three progressions”,which combines virtual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practice,in which practical teaching progresses from single to comprehensive,from on-campus to off-campus,from students to employees,so as to truly 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to achiev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o enhance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ccounting;Two-combinations;Three progressions;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一 引言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组成。实践教学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的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严谨的职业作风,进而全面提高职业素养,为学生由学校走向就业,由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进而决定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背景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第19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服务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为国家产业发展,经济转型奠定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行业对人才衡量的标准发生着变化,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更注重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会计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结合,适应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更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还要与会计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符合会计岗位的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清晰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完善的教学体系,尤其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践教学过程与会计管理工作衔接,形成特色鲜明、有机融合、衔接紧密、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

 
三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清晰,定位越来越准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无论是在体系建设、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还是在实验实训条件、工学结合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充分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实践教学理念落后,过于强调单项技能的培养,如填凭证的技能、登账的技能等,无法实现职业技能培养的系统化、层次化,更无法完成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学校教学与企业培养缺乏交替和融合,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校内实训的虚拟商业环境与企业实习融合度不高,实践教学的仿真度较低,会计实践教学也只是带领学生从一个课堂走入另一个课堂,缺少真实的工作情景,无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部分实训环节薄弱,与企业的真实情况差异较大,导致学生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时面临重新学习和认识的过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不到位,实践教学内容基本上依附于理论教学,各个实践教学项目各自为战,技能重复培养,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践教学项目的安排没有遵循高职教育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教育规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过程考核不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没有遵循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到校外,由学生到员工的螺旋形递进关系。因而对现有的实践教学项目进行改革和完善,重新组合单项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等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体落实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本着职业教育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重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专业技能。逐步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合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将虚拟商业环境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到校外、由学生到员工逐步递进的“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四 会计专业“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探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就是要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的显著特征,结合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依据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拓展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的培养要求,构建将虚拟商业环境和企业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到校外,由学生到员工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该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从实践教学的目标构建,内容构建,管理措施构建,保障举措构建及评价体系构建等几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目标构建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主线,主要构建基本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等几个模块,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方面要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单项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企业实际岗位技能等层次设置教学项目,安排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以实践的需要带动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管理措施构建方面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及制度建设三大部分;实践教学保障举措构建方面包括“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场地、环境、设备、资料等软硬件)建设,经费保障建设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包括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及教学督导体系建设等。“两结合、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层层递进、层层综合”的实践教学理念,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
 


(一)虚拟商业环境和企业实习相结合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大多停留在用虚拟商业环境模拟企业业务的阶段。学生在校内建造的各实训室中模拟传统的会计业务与流程,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写报表等,由于缺乏真实的业务和工作环境,再加上校内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使得校内实践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促进学生校内实习更贴近会计工作实际,实现课堂教学与会计相关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就需要将虚拟商业环境与企业实习有机结合。“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它综合了会计专业理论课程知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实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环境,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的、全面的、系统的感受、理解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的过程,掌握较为全面的企业会计工作知识,并能真正地感受企业的文化及氛围,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企业实习是指学生以出纳员、库管员、成本会计、固定资产会计、税务核算会计、会计稽核、会计主管等真实身份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进行专业技能实训,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素养、企业文化素养及能力,并且能够完成所在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将校内虚拟商业环境模拟企业业务与顶岗实习相结合,两者相互交替,相互融合,使学生全面掌握职业核心技能。具体而言: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措施。其一,通过聘请企业一线会计专家参与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打造全真的分角色分岗位的会计工作环境,确保校内虚拟商业环境的“硬件”设施过关;其二,聘请企业一线会计人员担当校内实训的指导教师,让校外教师直接参与实践项目的设计与指导,确保校内虚拟商业环境的“软件”设施过关。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措施。结合校内实训,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帮助学生树立感性认识,以便其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安排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富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指导其实务操作,使其在处理企业具体的真实的会计业务过程中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从而实现校内所学专业知识、会计技能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零对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毕业即能上岗。

(二)实践教学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到校外,由学生到员工逐层递进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由多个即相对独立又分环节、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遵从层次性原则与递进性原则,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及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衔接来讲,由基础到专业递进,由单项到综合递进;从实践环节来讲,由模拟到实战递进,由校内到校外递进;从技能培养来讲,从简单到复合递进,由学生到员工递进,使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相互衔接,相互契合,层层递进,从而形成有机整体,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完全掌握会计工作岗位必备技能。

具体而言,制定实践性教学项目时,应依据培养目标,从分析学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具备的专业技能入手,按照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来设置。第一学年主要安排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同时安排一定的专业认知实习,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职业岗位,增强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从业资格考试,获取岗位资格证书。第二学年着重安排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通过成本会计实习、工业会计模拟实习、商业会计模拟实习、ERP实训、纳税申报实习、会计电算化实习等单项实训项目提升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第三学年通过专业技能鉴定、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训项目,利用校内虚拟商业环境和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特定的会计期间经济业务为范本,让学生以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体验进行双仿真技能训练,从而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实现虚拟商业环境和企业实习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到校外,由学生到员工逐层递进,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一)重构课程体系


按照“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以会计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校企合作,整合课程,按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全方位重组、整合,建立包括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等四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安排上要层层递进,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开展教学。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实现课程开发主体向多元化的转变、课程目标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转变、课程内容向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变。重构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如图2所示。


\



(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会计专业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因而能否构建行之有效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是否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在于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从完善制度入手,积极建立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职业能力认证制度、教师实操考试制度等,从业务能力、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政策,从职称评审、经济待遇等各方面积极鼓励一线专业教师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教师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各种职称或执业资格证,鼓励会计教师深入企业会计工作一线从事挂职锻炼或社会兼职,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指导能力。

(三)注重校内虚拟商业环境建设

校内虚拟商业环境建设能够使学生边学习、边应用、边实践,满足学生“教、学、练、做”一体和岗位实训的需要,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学生通过校内打造的虚拟商业环境,能得到最基本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学生在校内营造的虚拟商业环境内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练习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对账、登账,编制报表等业务,可以掌握基本的业务应用、分析和操作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校内虚拟商业环境的建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财务实景布局,满足单项技能、综合技能阶段递进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学生分岗位,分角色实训的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每一独立单元设计就相当于一个财务科,除了包括有制单、出纳、记账、成本核算、综合和主管等岗位,并配置手工模拟的必备用具外,还要设置银行、财务公司及税务部门等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外部机构,使学生实习时有一个完整的虚拟操作环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巩固其理论知识、训练其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核心载体。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当注重数量够用,质量优先的原则。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以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动力,以会计专业为纽带,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一个深入互利合作的平台,产学结合更加紧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建立有效的“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长期合作机制,达到共赢目的。

(五)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教学具有环节多样、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特点,需要多元化的考评方式进行考评。本着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校内理论课程的评价中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还应包括会计职业态度的考核;校内实训课程应从实习的质量、态度、职业能力方面进行考核,将专业应用能力及职业态度的要求作为考核的重要方面;顶岗实习采用企业考核为主、校内教师考核为辅的办法,发挥用人单位管理学生的积极性,从工作角度考核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建立并完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企业评价学生实习、实训为主导的校企双向教学评价体系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

总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效,除了下大力气研究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校内虚拟商业环境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建设的方式方法、保障措施之外,在教学方式方法、实训教材建设等方面也需要高职院校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确保会计专业实践课教学体系的改革能从根本上抓起,使实践课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

参考文献

[1]何彦.高职院校数字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与路径探讨--以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02):229-232.
[2]王红春.高职会计教学的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6,3(09):144-146.
[3]刘淑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158-159.
[4]谢陵.“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54-55.
[5]刘昆丽.基于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转型定位改革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9(11):78-80.
[6]薛春燕.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108-112.
[7]黄晓懿,钟林.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54-55.
[8]李勇.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0):217-218.
[9]汪榜江,朱芝洲,朱晓蓉.基于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3(20):112-114.
[10]李国辉.高职税务专业“五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5):214-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