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1 08:57: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英语写作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体现着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传统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写作兴趣和创造力,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等问题,致使学生写作能力难以实现真正提升。本文在论述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张姝.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1):161-164.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ZHANG Shu

(School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s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Abstract:English writing is a subject with strong practicality,which embodies students’English communicativ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language use ability.However,the traditiona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he problems of single teaching mode,students’lack of writing enthusiasm,writing interest and creativity,and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real improvement of their writing ability.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its teaching mode.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Writing teaching;Model innovation

一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国际通用语之一的英语在各领域的交流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高质量英语人才的重任,以满足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高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5种英语基本技能中,英语写作能力是一项产出性技能,能够促使语言知识实现内在化,并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对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写作被视为能评测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轻视。[1]然而,有研究表明,学生所有英语技能中最为薄弱的技能就是写作,并且写作教学也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2]就目前来看,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教学实效性难以提升,如写作教学时间受限、写作教学模式老旧、写作活动枯燥无弹性、写作反馈缺乏时效性等等;然而,作为踏出校门就迈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而言,英语却是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现代化信息社会的第一手工具。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高校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进而带动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甚科学


首先,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时间受限。除却为英语专业学生专设的写作进阶课程外,大多数高校皆以综合英语类课程为载体整体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在其中分配给写作教学的课时数极为有限,多为间隔6-8课时一次,或针对语言考试前的集中面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要面对大基数的学生,与他们共同完成写-评-改的完整过程,很难保证教学效果。第二,传统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直接“授”之以最优化的作文结构、段落开始结束方式、下笔重点、好词良句,学生在写作时思维受限,一味跟着已授内容而写。再加上很多写作任务的主题与教学内容基本无甚关联,且大部分作文题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隔甚远,学生根本没有热情去学习,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第三,在传统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成果教学法,遵循“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流程模式,着重于写作风格、段落构成和文章结构等方面。但此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写作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并且推崇范文式教育或者模板式教育,将学生的思想禁锢在一定的模式之中,使得一些学生热衷于模仿范文、例文或者套用模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最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教师也尝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他们过多地依赖于PPT进行讲解,虽然说这种做法一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堂的枯燥氛围,但实际上却使教师变得更为懒散,也易使学生产生疲态,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

 
(二)批改方式不甚科学,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

首先,传统的手改评阅仍广泛使用,但其评阅时效会大大地受到繁重教学任务的拖累。部分学校与教师虽已引入自动写作评阅系统做到了节时省力,但此类评阅更多地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汇错误、语法错误等进行修改,而较少指出其中存在的文章结构、整体脉络、思想内容等深层次的问题[3]。第二,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形式化且单一化的标准,难以做到详细、具体,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无法明确指出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准确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就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第三,在传统的英语写作评讲课堂中,上述的教评方式使写作讲评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基本没有互动交流,致使学生“学后即丢”,下次遇到问题之后无法及时解决,逐渐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磨灭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也使学生只是将写作当作一种任务,而非主动且乐于去做的事情。另外,传统教学未能合理运用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不仅教师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评价,而且同伴之间的互评也通常是流于形式。

(三)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受母语表达和中文写作思路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思维方式受到了很大局限,因此其无论在词汇运用、句式选择、篇章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汉语痕迹。此外,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一般采用的词汇都是较为简单的,而且还夹杂着大量的口语词汇;使用的句式普遍单一,一般都是采用简单句而少复合句、统篇采用人称开头表达、部分同学又存在一味堆集语法结构复杂的表达等;在作文结构上,多数学生习惯采用三段式篇章结构进行行文,千篇一律。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生能够从网络上快速获得与英语写作有关的大量资源,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磨灭殆尽,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4]虽然网络中存在诸多资源,但学生无法辨别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这就要求教师结合网络技术,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并就此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三 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相结合,充分结合两者的积极属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合有效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个体需求。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依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选择不同的英语写作网络课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教师可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选取与学生写作水平相适应的教学资源(例如英文视频、音频、图文等),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网课的过程中分析和归纳其中的相关写作基础知识和技巧,再能教师在线下课堂的详解或答疑从而帮助学生对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等有一个全面且清晰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采用云端存储,将写作素材语料库、阅读语料库、范文语料库等纳入其中,学生可随机学习并调取相关资料、从中获得文化和语言的输入;对照类似的话题写作时,能更灵活的选择恰适词汇或高级句型、活用丰富的语法结构表达语意、熟知更多样的段落展开方式等等,最终在持续性的写作练习中将他们内化为自身的知识。[5]

其次,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或自主学习的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学生在预习或自学阶段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就他们所反馈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依据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提出诸多写作主题,并由学生投票决定采用哪一主题,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写作内容等方面的讨论,最终每组提交一份小组集体成果的作文,再由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内在知识的建构。

最后,在评价反馈阶段,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微信、QQ等在线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群体互动或一对一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时刻保持写作的热情。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可采用教师批改、生生互批、互联网批改平台、写作微课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评析学生的作文,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二)采用自由式写作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和逻辑性

自由式写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写作,另一种是打环扣式的自由写作。但是这两种自由式写作都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也就是说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间断的自由写作[6]。

首先,教师可在每次课上专门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训练学生进行自由式写作,并且当堂给出学生写作题目。只有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作文主题跨度可以比较大,可由轻松愉快型逐渐过渡到严肃型或者社会热点型,引导学生思维实现平稳过渡、培养他们对实践生活和社会热点的关注。在自由式写作过程中,应首先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发散思维、广泛堆积素材,而后,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引导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归纳、挑选、分组等等,以训练其在较短的写作时间内辨析写作目的并有目的的选材。之后,教师可作进一步要求。一开始可以只要求行文流畅,之后再逐渐要求学生注意格式、拼写、语法、句式、内容深度、文章结构等方面;最后,在学生完成自由式写作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并对分享习作进行现场点评,再辅之以范文赏析,从而使学生对比自身进行有效改进[7]。

综上,在自由式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接触到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话题,能够不受过多约束地自由表达自身的想法,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从内心喜欢上写作,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写作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更有深度。在限定时间内不间断的写作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身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在这之中,也能暴露出学生技术上的缺点,教师在对每个学生的写作风格与常见错误进行了解后,可与学生一道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补救,如扩大词汇量、补充语法知识点、专练常见错误、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等。

(三)采用多模态写作教学模式,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多模态写作教学模式是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旨在通过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快速吸收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彰显,学生的参与度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便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8]。

首先,教师应吃透教材,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教学资源,实现可视化教学,由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应依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资源的整合。例如,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整合与记叙文相关的多模态教学资源,去粗取精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记叙文的整体格式和写作要领。

第二,教师应主动采取措施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亲身参与写作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内容或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深刻把握课文内涵和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可播放有关的视频短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学生在经过上述过程之后能够较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向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9]。

第三,教师针对专门的某一个写作话题作文,在资料库中选择对应的话题作文讲解,或自行制作反馈性在线课程。在课程中,从引导学生再次审题、分析写作重点开始,从该作文的提纲草拟、要点表达、连句成篇等各个方面进行专评专讲,并配以文本语料、配套练习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模态的写作反馈。

(四)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也让教育现代化成为可能。其中以微和精为主要特色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不同情境下的教学。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班级建设的主要推动力[9]。

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写作教学的微视频,将教学的重难点浓缩在短短的视频中,使学生能够对写作技巧、经典句型、优美词汇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其次,在教师布置完写作题目之后,学生可在课下完成之后通过微信群、QQ群等分享自己的写作微视频,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水平,一方面也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可就分享的视频采用共同学习法、头脑风暴法等进行总结讨论,鼓励学生指出视频中作文的优缺点,如哪个句式用得比较好,哪个逻辑性比较强,哪个地方有语法错误,哪个地方有词汇拼写错误,哪个地方的发音有问题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不仅能借鉴别人的长处,也能谨防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

(五)采用诊断式教学模式,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诊断式教学模式是将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采取一定措施对自身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诊断,并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具体来说,教师可按照调查问题、分析症状、实施纠偏的顺序进行诊断式教学。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教师要从教学主体入手,对自我和学生展开全方面的调查和了解,明确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反省自身所持的教学价值观,知晓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写作风格等;或者从教学任务入手,对教学任务的性质和适切性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再或从教学要素入手,调查当前英语写作教学所用的教材、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环境等。

其次,在完成上述调查之后,教师应着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并经过教师诊断、专家诊断、学生互评或自评等方式找到写作教学问题的根源所在。其中,教师应精选教学内容,认真诊断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对于深层次的语法错误进行批注修改,对于浅层次的拼写错误、标点错误等进行标记,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着重关注其复杂句子的运用和行文的流畅程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着重关注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先分别阅读他人的作文,然后再就每一篇文章进行讨论,分析其中出现的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认识,还能促使学生找到自身真正问题所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邀请教育研究者或者教育评价者对自身的英语写作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进行公平诊断,借助外界力量进一步探究症结所在和问题实质。

最后,在找到症结所在之后,教师要对症下药,进行纠偏,借以验证之前的诊断。在具体的纠偏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明确写作教学的目标,为纠偏工作树立正确的标杆。之后,教师要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关注个性,依据学生的个别化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身症结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以便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的全面发展[10]。

四结语

英语写作教学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关系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带来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深入变革的今天,传统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在写作教学中应促进信息技术与写作课堂深度融合、推进教师引导与自主学习相生,进一步丰富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形式和课程资源。在此形势下,多样的教学模式如混合式教学模式、自由式写作教学模式、多模态写作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诊断式教学模式等的应用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

 
参考文献

[1]陈庆斌.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重构[J].外语学刊,2016(03):129-132.
[2]程丽云.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8(38):174+176.
[3]耿慧蓉.英语写作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初探[J].英语广场,2018(01):107-108.
[4]曹旭,符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26(01):135-137.
[5]洪慧照.基于“慕课”的开放教育大学英语写作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1):273-274+299.
[6]杨永林,丁韬.互联网+时代,英语写作怎么教?[J].外语研究,2016,33(01):60-63+112.
[7]丁往道,吴冰,钟美荪等著.英语写作手册中文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07.
[8]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21-31.
[9]王岚,张一春.微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05):85-88.
[10]“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手机在信息化课程建设中的实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01):131-1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