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路径解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0 17:2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高校全面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对于优化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维护国家稳定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就业市场结构不对称等矛盾纵横交错,帮助毕业生明确就业定位、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成为就高校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使命。本文认为高校可以从健全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加强学生择业观念和就业心理教育,提升学生人力资本,建立完善的就业保障制度,实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有效运用网络手段,加强学生个性化指导等几个维度着手推进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赵欣.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路径解析[J].教育现代化,2020,7(52):149-151.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Guidance

ZHAO Xi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Abstract:College graduates are valuable human resources wealth in China.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social human resources,strengthening students'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and maintaining national stability and unity.At present,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ex,the downward pressure of domestic economy is increasing,and the structural asymmetry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is crisscross with contradictions.It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to help graduates clarify their employment orientation,improve their employment skills and enhance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This paper think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improve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staff,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employment concept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improving the students'human capital,establishing a perfect employment security system,realiz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effectively using network means,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personalized guidance.

Key words:College;Employment guidance;Path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措施。加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革、毕业生就业定位与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等多种因素纵横交错,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的问题不断显现。根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业质量提升离不开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需要高校更加深入系统的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自己的才能、知识、兴趣、爱好与所从事的工作相结合,做到人事相配,职能相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达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1]。

二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能力,加强就业工作内涵建设

有系统的、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开展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就业工作长足发展必然趋势。首先,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加强对自我和环境以及职场的认知,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人力资本,提高个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工作的环境和要求。

\

 
其次,推动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指导,有助于促进我国综合的人力资源结构比例变得更加平衡,调节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率。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变化,有利于国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最后,在高校全面推动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迫切需要,高校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要,需要接受社会检验,通过反馈机制促进教学改革。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反馈信息,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变革。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

(一)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不少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行政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和学生生涯规划的引领功能欠缺,只重招聘会的数量和规模,较少考虑招聘会的适应性,忽视了职业指导的育人功能,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有些高校只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缩小了就业指导的覆盖面,过分强调狭义的就业指导,忽视了就业指导的广义性。(二)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强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很多高校缺少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学校层面无法提供有效、系统、常态化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在具体工作中,把思政辅导员列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骨干队伍,但是辅导员还缺乏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师的专门培训,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因而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够理想。部分学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但是学生群体大、覆盖面不足,无法为更多学生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三)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置上片面的注重信息提供,忽视了教育引导;在就业指导中只注重知识的介绍,能力与实践精神的培养较少,忽视了择业观教育、心理调适引导、艰苦奋斗教育等内容。指导的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停留在政策解读和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就业技巧的指导方面,鲜有实践环节的设置,缺乏个性化和实际化。

(四) 大学生个人就业动机有待端正

就业心理有待调试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不明确,不能很好地整合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时的作用,难以将个人的职业定位融入到社会、国家发展的洪流中。部分毕业生普遍就业期望较高,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薪资待遇、工作地点等要求较高,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现象。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还会出现矛盾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急于求成心理、依赖心理以及过分的焦虑心理。这些明显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择业和就业状况。

(五) 就业指导缺少针对学生多样性的个性化指导

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性,缺少个性化,不能做到因人而异、鼓励学生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个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有效地挖掘个体的不同潜力[2]。

四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路径探析

1.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涵。顺应时代要求,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应及时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明确就业指导的内涵及目标,既要做到对学生的人生规划有合适的生涯辅导,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择业观引导和人职匹配测量,帮助其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技巧以及就业政策,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开展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和能力[3]。

2.健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打造专家化就业指导师队伍。作为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实施者,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可以通过聘请校内专职导师和校外导师组建校内外结合的专业化导师队伍。校内导师对学生提供常态化、全程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校外导师可以是资深人力资源经理、风险投资和成功创业者,也可以是在某一领域杰出的专业人士,可以结合专业领域和个人职涯规划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其次,对于校内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强化专业化培训,鼓励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职业认证,提高就业指导业务技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和求职。最后,在学校层面形成配套的规章制度,并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学校就业质量提升的目标体系中,包括就业指导教师的聘用、考核制度,奖励激励以及退出制度等。通过激励制度鼓励就业指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

3.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完整、多样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就业保障制度,实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贯穿于大学学习和生活全过程,形成系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的全程化,有效地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创业知道类课程,增强课程内部的衔接性和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建立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完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强化实习对于学生就业的衔接作用,现学生就业培养的校企联动,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措施和就业指导方式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4.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提升学生人力资本。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理清就业前景与方向,通过对个人特质和环境、行业的认知,做好人生规划。引导学生顺应社会国家发展的整体趋势,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明确择业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提升个人人力资本,增强就业和职场竞争力。运用心理测量的技术,对学生职业兴趣进行测试,针对不同个性特征和性格类型的同学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择业中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与指导。指导学生学会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排除心理危机,树立就业信心,正确对待阻碍与挫折。

5.建立健全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当前大学已经进入00后的时代,学生思维活跃前卫,每个学生都有专属的个性化特征,团体化的就业指导只能基于共识性内容展开,在团体化就业指导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就业指导要因人而异[5],围绕学生个人职业特质测评和分析、个性化的学业、职业生涯设计以及“一对一”职业咨询等环节开展系统化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6]。通过实行就业导师制,增加就业指导个性化程度[7]。

6.互联网+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方式解析。网络的便利性、迅捷性、跨时空性以及呈现内容的丰富性,弥补了传统就业指导方式的不足。高校应强化就业指导网站建设和维护,满足学生线上求职、搜集求职信息、开展职业能力测评、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满足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了解生源情况以及单位宣讲推介等方面的需求,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自主选择;同时通过网站建设也可以满足高校、政府部门对于就业信息调查、就业数据统计等方面的需求。在网络化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在线预约、指导和答疑,开展简历指导、模拟面试等指导工作。在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建设中,要制定专人强化网站运营维护,及时审核、发布、更新,并有效的对接政府网站、人力资源网、学习资源网站,充分发挥网络的时效性、便捷性,架起政府、高校、学生、用人单位、就业导师之间畅通的沟通和共享平台。

综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有效的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对于保证我国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深入革新、维护社会稳定大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8]。因此,高校在全面推进就业指导工作时应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努力推进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

 
参考文献

[1]刘治军.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武汉大学,2005(5):1.
[2]姚天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5):9-10.
[3]陶礼军,楼勤.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理论导报,2010(10):51-52.
[4]邵叶鑫.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山海经,2015(12):182-183.
[5]陈华锋,贲爱玲.“三位一体”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7(10):88.
[6]陈永晴.新时期高校开展更高质量就业指导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9(14):149.
[7]冯艳,李海普.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2(5):109.
[8]王伟.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教育与职业,2008(11):88-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73.html
本文标签: 高校 ,就业指导 ,路径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