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0 15:21: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立足于南方丘陵地带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从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农业机械与专家型人才培养实践等方面,阐述了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并结合南方丘陵农业机械装备应用实例,探讨了专家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黄娟,等.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3):42-44,51.

Research on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HUANG Juan1,2,SUN Song-lin2,XIAO Ming-tao2,CHEN Bin2

(1.Orient Science&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2.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strategic planning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hilly regions in south China,it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ining talents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serving rural rejuvenation,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main aspects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the supporting rol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n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the training practice of expert talent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then it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expert talents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 southern hilly areas.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Personnel training

一 引言

根据我国国务院2018年针对乡村振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1],对实施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作出阶段性布局与顶层设计,对2020年的阶段任务和2022年的最终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与部署,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为农业乡村领域相关部门的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工作布局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湖南省印发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农业机械化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持续性发展的显著作用,在现阶段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2]是动植物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初级加工过程中运用的机械装备。宏观的农业机械还涉及林业、渔业、蜂蚕、菌类培植等相关机械、设备(农业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排灌、大棚)的总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或可称为农业(农机)装备、农机具。农业机械化工程是研究以农业装备系统逐步代替人和畜力生产系统的应用学科;其综合运用机械工程、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生物工程等学科知识,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及农业资源综合应用技术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与智能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生产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具有应用领域独特和学科交叉、综合的特色[2]。

\

 
本论文立足于南方丘陵地带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从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农业机械与专家型人才培养实践等方面,阐述了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并结合南方丘陵农业机械装备应用实例,探讨了专家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3]为国内典型水稻直播机械装备。

二 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对乡村振兴具体战略与“三农”工作等科学发展问题进行了布局,为新时代做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协同发展提供了关键思想指导和具体行动指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以农民发展为主体地位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策略,坚持城乡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分为乡村和城镇。乡村不仅是自然社会的地域综合体,同时也是生态文化与生产生活等多功能综合体,与城镇共融共生、协同发展。全面建成现代小康社会,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现实需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与工业强国,发展基础在农村,首要任务在农村,持续发展后劲和潜力也在农村[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不仅具有重大现实发展意义,而且是实现我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

三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运用是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性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美丽乡村与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亦是由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5]。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运用的普及尤为重要。乡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产业振兴,与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运用的普及推广密不可分。

\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滴水灌溉、无土培养等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上逐渐普及机械化设备,可大大减少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农业机械的使用为部分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一些农民的就业问题,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间接使农民的收入提高。第二,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发展重中之重在于农村经济发展,而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及劳动力。农村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间接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最终会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第三,有利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运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发展均有极大促进作用,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国当前制定执行政策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农业机械化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 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与农业机械化的核心要素是高级专业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高度与乡村振兴的繁荣程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现代农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模式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双循环培养模式、三结合培养模式、特技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主要采用学校负责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的教育培训,用人单位承担农业工程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联合培养模式[3]。双循环培养模式是通过工程实践技能和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验证理论,最终通过凝练理论科学问题,再次进行实践验证的双循环过程。三结合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动手能力和理论课堂专业知识相结合、企业实习实践培养和学校学习的农业技术相结合、行业市场需求和专口学科知识相结合。特技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课程的专业设置,遵循教育学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和市场发展需要,把农业产业振兴战略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作为开展人才培养的基础,并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突出特色、融合创新,培养具有农业工程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

五农业机械与专家型人才培养实践

湖南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创新设计及理论及农业机械化管理两个研究方向,综合运用机械工程、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生物工程等学科知识,以南方农业特别是湖南丘陵地区的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及农业资源综合应用技术运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有湖南特色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与智能生产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生产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具有学科综合交叉和应用领域独特等特色。《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着力推动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主要围绕茶叶、油料、水果、蔬菜、水产、中药材等特色千亿产业和“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制定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研究机械化作业的配套技术,研发推广轻巧简易、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加工等环节机具。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如图3所示。


\

 

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建设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的、相关素质过硬的、知识水平较高、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是农业机械化专家型高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农业机械化专家型高端人才培养应突出专业技能特长,以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综合运用为基础,以现代设计与智能技术知识为核心,夯实机械工程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兼顾现代农业管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专家型高端人才,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快速发展。

六 结论

本论文先后阐述了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业机械与专家型人才培养实践,探讨了专家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乡村振兴急需的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高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云南农业,2018.
[2]王倬卓.湖南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3]罗锡文,王在满,曾山等.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40(5):1-13.
[4]曹琦.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媒介素养研究[J].视听,2019(08):17-18.
[5]马建新.农业机械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50+52.
[6]李培根.未来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意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6-8+19.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S].教高[2011]1号,教育部,2010.
[8]陈国松,许晓东.建立工程教育学学科的可行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46-52.
[9]刘上海,刘宝发.高校跨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与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9(05):298-299.
[10]庞思勤.中美机械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7(11):88-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