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农科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十个维度考察了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状况,并据调查结果对大学生就读专业满意度的情况做了分析,在强化涉农专业改造、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加大专业设施投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农科大学生;专业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李卫祥.地方高校农科大学生就读专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1):190-192,196.
Research on Agriculture Majors’Specialty Satisfac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I Wei-xiang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inzhong Shanxi)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agriculture undergraduates’specialty satisfac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hrough questionnaire,specialty satisfaction is examined from ten dimensions,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Then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six aspects;:namely,readjusting specialty structure,reforming curriculum system,developing students’awareness of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increasing facility investment,improving teachers’quality and guiding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griculture majors;Specialty satisfaction
一 引言
大学生对自己就读专业的满意程度能够反映高校教育教学的状况和社会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在专业认识上的影响。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形势发展,为了了解地方高校农科大学生对自己就读专业及其相关情况的满意程度,分析地方高校涉农专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聚焦地方高校涉农专业的教学现状,通过问卷和座谈等形式了解农科大学生的对专业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认识和理解。
二 专业满意度的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
(一)问卷内容及调查对象
大学生对就读专业的满意度的问卷从大学生是否喜欢所学专业、对本专业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对本专业教学设施及图书资料的评价、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评价、对专业就业前景的认识六个方面进行设计,选择地方高校涉农专业的本专科学生400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6份,回收率为96.5%,经审核有效问卷370份,有效率为92.5%。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7.7%,女生占52.3%,本科学生占60%,专科学生占40%。
(二)调查结果及总体评价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己就读的专业,9.8%的学生表示非常热爱,30.5%的学生比较喜欢,44%的学生感觉一般,7.8%的学生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很大,7.8%的学生表示失望(见图1)。总体评价,40%左右的学生爱农学农,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喜欢涉农专业,属于“被学农”。
在大学生对自己就读专业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方面,6.5%的学生表示很满意,37.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9.2%的学生感觉一般,14.6%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2.4%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见图2)。总体评价,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赢得了45%左右的学生。
在大学生对教学设施及图书资料的满意度方面,6.1%的学生表示很满意,25.6%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8.6%的学生感觉一般,21.7%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8%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见图3)。总体评价,教学设施及图书资料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大学生对就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方面,18.9%的学生认为很好,接触了实践,增长了知识,39.1%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是形式主义,27.4%的学生评价好,但时间太短,没有学到更多知识,14.6%的学生表示效果不理想,教师少,指导不到位(见图4)。总体评价50%左右的学生认同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
在大学生对就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满意度方面,22.4%的学生认为公共课程多,专业课程设置少,40.4%的学生认为课程种类多,但实用性差,34%的学生实践性课程不足,3%的学生专业基础课过多(见图5)。总体评价,涉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在学生中的认同度不高。
在大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认识方面,8.8%的学生非常乐观,44.9%的学生认为一般,32.4%的学生感到前途渺茫,13.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见图6)。总体评价,学生对将来的就业信心不足。
以上调查数据说明,地方高校农科大学生对自己就读专业满意度不高,反映出了学生中存在的学农不爱农问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我们对农科大学生喜欢的专业类型取向做了调查,大学生喜欢的专业类型排在农学类前面依次是工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文学(见图7)。
三影响大学生就读专业满意度的因素
(一)农业发展现状的影响
涉农专业学生是否喜欢自己所学专业,关键因素是就业前景,我们对认为前途渺茫或者说不清楚的学生走访,学生对在艰苦行业领域就业的抵触情绪比较强,这种情绪的产生源于干农业增不到钱,远离城市的繁华。来自城市的学生不理解农业,来自农村的学生,受村里现状影响,想“逃离”农村和农业。多数学生在就业取向上处于自我的懵懂理解。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离不开土、水、气,离不开种、养、加等内容上,都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在设置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弱,同时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及时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一些新课程由于师资短缺,导致不能正常开设。另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在认识深度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针对学生在教师教学状况方面的评价结果,进一步深入课堂实地考察,结合学生反映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差,教师讲课照着幻灯片念,不关注学生的课堂反映,缺乏课堂互动;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师不注意补充新的知识,课堂讲授内容陈旧;有的课程教学衔接不合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开设本末到置等等。这些现象虽然不是普遍问题,但存在就会使得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产生不满足情绪。
(四)教师保障条件的影响
学生对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的反映主要为提供给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少,设施设备的有限不能保障更多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在学生阅读图书上学生对图书资源表示还有欠缺。学生的反应说明了财政方面的原因,地方高校在强化教学条件方面的投入不足,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及时更新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方面比较滞后,与学生的期望有差距。
(五)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
影响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满意的一个突出因素是实践教学效果。学生对专业课程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很清楚,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大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仅有18.9%的学生认为很好,反映了地方高校服务学生上大学的愿望上,注重扩大了招生规模,但在保障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践锻炼等教学环节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没有及时跟上。
(六)非农学科专业的影响
非农学科专业大多不在艰苦行业领域就业,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等方面都会对涉农专业学生造成冲击,学生感兴趣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工科、经济、理学和管理等方面,通过认知和分析社会现象形成的观念,对就读专业的认识冲击非常大,缺乏从全行业视野来客观看待行业和专业,侧面强化了许多学生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思想认识。
四 提高大学生就读专业满意度的建议
(一)强化涉农专业改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院校的优势改造涉农专业,大力发展新农科,在“农科+”上做文章,围绕新农业、新农村、新业态、新生态,着力在智慧农业、智能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融合发展,创新专业特色,增强涉农专业教育支撑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家园建设的适应性,按照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的需要,进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新形势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紧密围绕发展新农科的要求,适应知识更新加快和人才需求多变的形势,要着力在优化课程方面下功夫,使课程结构体现多样化,课程设置体现时代性。要着力在“课程思政”和打造“金课”上下功夫,使教学内容既要及时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要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贯通融合,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涉农专业教育要以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把创新创业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教学是学生了解专业和深入专业的必要手段,涉农专业的实践技能培养环节多,要对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的内容进行创新研究,在验证教学的基础上加大科研训练和创业训练的比重,开设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课程和系列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造就学生创新创业品质,缩短学生毕业与社会接轨的时间。
(四)加大专业设施投入
专业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践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础,当前涉农专业满足于验证教学的设备仪器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要求,必须要重视和加大涉农专业的实验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对接国际农科教育前沿和培养新型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要求,统筹规划涉农专业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实效性。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好新农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在教师的业务知识培养、教书育人的素质养成、教学技能的改进提高等方面制定管理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设精良的教师队伍。要特别注重打造专业名师,形成名师团队,深入组织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的教师结对帮扶作用,着力在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上下功夫,通过“名师”、“金课”带动涉农专业形成“金专”,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六)开展职业发展指导
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提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在调研和座谈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本专业的所学知识、教学目的、就业方向等方面的认识都很模糊,严重影响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职业观念形成。因此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必须教育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鼓励适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特征,树立到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的择业观,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嘉陈,贾兴腾.大学生学习状态及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2):57-59.
[2]何蒲明,吴学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查分析——以长江大学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8(04):9-11+8.
[3]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建国以后教育学发展道路侧面剪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03):33-40.
[4]韦茜妮.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2):75-77.
[5]陆时红.基于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专业满意度模型建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143-144.
[6]朱从书.高校学生满意度与专业满意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35-36.
[7]吴丽娜,王潇,阮心宇,等.基于学生满意度外语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建议[J].海外英语,2019(11):3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