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时期下,教育部提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诊断和改进新策略,旨在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推出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正的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在稳扎稳打基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着力加大教学诊改工作。大数据时代为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将更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导入高职教学中来,对于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到来了极大的帮助。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诊改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教学诊改
本文引用格式:李伊,宋燕辉,叶伟.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诊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4):173-176.
Research on Teaching Diagnosis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Big Data Era
LI Yi,SONG Yan-hui,YE Wei
(Hunan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Changsha,Hunan)
ABSTRACT:In new era,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new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iming to ensur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the same time,national policy has launched new concept of diagnosis and reform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adhere to policy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concept,build high-quality teachers team,and increase teaching diagnosis and correction based on solide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s.Big data era provides more possibilities for teaching diagnosis and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roduces more new teaching concepts int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of great help for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f diagnosis and reform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big data era.
KEY WORDS:Big data;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diagnosis reform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正面临着教育的改革,随着职业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国家对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进行教育改革,并在改革中取得成效,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其中教育部办公厅也发表了相关的文件来推动教育改革,这些文件主要有《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高等职业院校校内部质量指导方案》、《高职院校诊断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改进制度的通知》[1]。
这些文件的提出,反应了教育部相当注重对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关注对学生的教育,这些文件的提出不仅让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升,还能帮助教师培养人才,帮助教师在大据状态下进行教育教学诊断工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大数据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加强了人才培养状态,完善大数据管理体系的预警功能,让高职院校的运行工作有所提升,帮助相关的领导进行决策。
高职院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经验,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目的是优化数据的结构,帮助教师进行数据整理,建立健全的诊改网络平台,根据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在不断地实践中对数据进行挖掘,及时分析,帮助领导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2]。
一高职院校传统课堂教学诊改的弊端
高职院校传统课堂与大数据时代相比存在诸多弊端:
其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足的数据用来反映教学实际状况,教师对于教学诊断的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某节课的具体授课成果、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等等,教师没有办法将其转换为具体的数据,为教学诊改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
其二,教师教学诊断的方式比较单一,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对于教学诊改工作只是凭借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而已,或者采用学校制定的监测制度,对于教学质量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最后,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课堂最终学习成果,也就是终极评价,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建设性的反馈视而不见,这样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不合理的[3]。
二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诊改工作的意义
大数据是指巨量资料,是一种人脑无法涉及的巨大的数据资料规模,在遵循一定规则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管理,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由此可见,大数据的特征是规模大、传递速度快、种类繁多。大数据在高职教学诊改工作中的运用,为教师处理教学诊改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掌握海量数据的前提下,促使教师运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教师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教学诊改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诊改,能够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实时观察,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材施教,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结合每个人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因此,大数据时代能够为教师带来更具价值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加精确地学习,对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益处[4]。
其次,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教学诊改工作,使得学校管理者和专业教师更加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教师和教导主任能够通过分析数据作出相关教学评价,在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报告,从而促使教师尽快调整教学策略,剔除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诊改工作效率。
最后,大数据时代开展教学诊改工作,有助于实现对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监控,从而为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提到他们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够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对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帮助。
三 高职教学诊改工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发展,教学工作也开始走向信息化,虽然取得较少的成果,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需要我们去解决,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 数据参考标准不统一,信息出现孤立无援现象
高职院校办学宗旨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但是有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虽然有一些电脑软件开发高手,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严重的阻碍[5]。所以,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的数据多是以购买为主,一般一个部门购买一种数据,他们都是满足各自所需,不去关注其它部门,不去考虑别的部门所需,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每个部门的数据来源是不同的,所以工作起来就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开发出来的数据也是五花八门会出现数据质量差的问题或者是升级危险等现象。
我们可以以学生的学籍为例进行解释,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籍都是由专门的部门来收集完成的,通过多个部门进行数据核对,但是在学籍管理系统中新生和毕业生学籍的管理数据就不一样,这给很多部门带来麻烦,需要多个部门进行核对,不仅浪费了时间,还给学籍统计工作带来了困扰。由于更管理系统都有自己的部门,其数据是不一致的,信息来源不同,当出现学生休学、毕业、当兵等信息出现变更的时候,很多学生的数据就不能及时更新,这就会出现大数据标准不同意现象,信息也会出现孤注一掷现象,不能实现数据共享。
(二)不利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
目前我们所说的智慧校园只要指以信息化为背景,通过各种应用系统把所有和学校有关的各种东西融合到一起,形成智慧化的教学、生活和学习环境。这种技术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事物,将人和事物进行融合,并取其进行动态管理,时刻对数据进行监控,把学校中的教学、科研、服务、一卡通等进行数据分析,让领导有决策和分析的权利。
智慧校园的提出目的是将高职院校的各个数据进行统一统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问题,但是高职院校涉及的人数较多,各个项目也较多,进行数据方面的统计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高职院校在诊改的过程中,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不能统一进行规划,还没有工作目标,这些数据放在一起会显得杂乱无章,有用和无用的放在一起,很让人找到需要的资源,这种数据要整合需要很长的时间清理内存,不能真正的进行整合,更不能给相关领导提供准确的数据进行对比和研究,更谈不上用数据进行决策了[6]。
(三)缺乏信息化人才,没有数据分析意识
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只是计算机教师,他们能教授计算机知识,但是没有数据分析的能力,很多教师只会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会一些word/excel/ppt等制作,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数据分析就无法完成。所以当前高职院校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和数据分析人才。一些学校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被评为了示范校、先进骨干学校,在评估的过程中数据分析都是自己进行的,但是这些数据并没有在现实中应用。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的教师和分析数据薄弱的教师和是分开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体系[7]。如:在进行示范校评估的过程中,每个部门都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并且有自己部门的标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根据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汇总,但是由于教师不具有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上报的数据都不真实,虽然一少部分学校会进行数据上的分析,并能上交,但是大部分学校是不能上交的,因为他们缺乏数据分析的意识,不具有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缺乏数据共享意识。
四 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诊改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提升素养,拓宽教师的大数据教学诊改视野
大数据处理技术是一种依靠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信息处理方式,能够提供信息处理工作的精确化。大数据时代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皆是通过数据决策、管理与创新来实现的,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深入挖掘大数据背景下隐性的教学价值,通过分析数据的意义,从而实现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学工作的变革。在高职院校中,无论是教学管理者,还是普通的专业教师,都应该强化自身对大数据时代的认识,使得自身的教学与管理思维符合大数据教学改革的方向,着力提升自身的大数据教学诊改水平。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任何教学过程都有一定的数据痕迹,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跨时空交流,利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对于新时代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8]。因此,教师通过提升自身的大数据素养,强化对大数据的认识,能够结合大数据思维进行教学诊改,对于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帮助。
(二)搭建平台,为大数据教学诊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数据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数据信息的获取离不开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而言,其一,学校应规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交换以及接口规则,在基础上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管理中心;其二,以数据为核心,针对不同主题设定相应的质量检测标准,将每一个具体的目标进行量化处理,提高教学诊改工作的精细化;其三,为了搭建更为完善的大数据平台,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多渠道的教学诊改途径,以阶段性数据采集为依据,实现教学诊改工作的实时性与全面性;其四,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将诊断结果反馈给学生,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反馈机制,在获取大量监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为教学诊改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提高教学诊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9]。
(三)建立系统,为大数据教学诊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完善教学监测与评价系统,能够为大数据教学诊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高职院校通过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方式,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测与评价,在多元数据统计的前提下,提高对教学过程中监测与评价力度。此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系统应包含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监测体系;其二,该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以下方面教学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成效等多维度层面;其三,采用信息技术处理方式,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对教学质量指标进行科学评判,有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跟进。在建立教学监测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相关教学规律,探寻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进行指标化处理,为实现对教学诊改的数据化处理提供依据。通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各个指标进行数据化处理,依据相应的数据项进行建模,再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完善机制,利用大数据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诊断的最终目的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透析,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改进他们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大数据教学诊改体系:其一,对评价机制的改进。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采用即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以及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个评价依据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也有重合的部分,通过采用全面的评价方式,能够实现精准化的教学诊改,体现教学评价的增值作用;其二,对运行机制的改进。构建完善的教学诊改工作运行机制,构建高职院校、教育单位、教师、学生多位一体的诊改体系,实现及时诊改、阶段诊改以及年度诊改的常态化,以周期性带动精确性,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质量的提升;其三,对教学主体的改进。在对各个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主体反馈诊断数据,为不同主体形成持续性的改进策略;其四,对考核机制的改进。将大数据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测情况收录于个人考核标准中,这样能够起到激励的效果,促使教师持续性改进自身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0]。
五 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成效
(一)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高职院校通过进行教学诊断工作,能够加强学校的教学资源设置,帮助教师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平台,方便教师对相关数据进行参考,有利于领导的决策。通过对教学的诊断工作,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学校和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对信息化资源与管理平台的建设做出了很多努力,建立智慧课堂和一些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学习,推进了评价和考核制度的改革,健全了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职院校通过进行教学诊断工作,能推进社会主义和市场导向作用,提升经济发展,帮助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诊断,带动了学校整个专业的发展,让学校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高职院校以协同建设为措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自身的发展,并借助外部的有利优势,在建设中提高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增强了职业教育的辐射影响力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诊改工作也在持续深化,增强了职业教育的辐射影响力,让教育的辐射力有所增强,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据调查发现,全国的职业教育院校已经超过了2万所,招生规模在大幅度增长,并为社会各个行各业培养了跟多技术型人才,在现在比较出名的制造业中,在一些新兴产业中和各项服务中,都有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从事技术型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给国家的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高职院校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逐步构建信息化的教学诊改体系,对于完善整个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着重提升教师的大数据素养,拓宽他们的大数据教学诊改视野,进而搭建完善的大数据教学诊改平台,为大数据教学诊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在完善大数据教学诊改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大数据教学诊改机制,利用大数据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教学诊改工作的信息化与数据化是每一位高职教师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海.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6(6):20.
[2]张宁新.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J].江苏教育研究,2017(3):25.
[3]毕蓉.关于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26-227.
[4]刘昌喜.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8,32(08):8-10.
[5]李晓燕.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刍议[J].文教资料,2016(3):5.
[6]董鲁皖龙.我国教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N].中国教育报,2017-09-29.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Z].2015-06-23.
[8]李伟棠.“诊改”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50):41-42.
[9]许刘英.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教学诊改:内涵、理念及策略[J].职教论坛,2019(02):28-32.
[10]王志国,李雁行.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12):119-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