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混合式教学法在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16:12: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食品分离技术是滁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该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强、内容较抽象、知识点多而分散以及应用性强等特点,根据该课程特点,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建设泛雅平台线上课程门户,利用学习通手机APP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以及设置大型综合性实验辅助理论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考核与多元评价,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食品分离技术;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苗文娟,等.混合式教学法在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7):92-93,118.

食品分离技术是以化工分离技术为基础和依托,根据化学分离过程的原理和方法,在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食品卫生与营养需求的新型分离技术[1],《食品分离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分[2]。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食品分离技术学科交叉性强、内容较抽象、知识点多而分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课程本身的应用实践性非常突出,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分离设备的选择以及食品分离的基本操作流程及其在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根据食品分离技术课程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课程综合改革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混合式教学(mixed teaching)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是现代信息化过程逐步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的产物[3],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渠道、多方式、多风格的学习模式[4]。2018年6月,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聚焦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2015年起,我校已开始进行课程综合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学校泛雅教学平台和超星学习通手机APP,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主要总结了近两年食品分离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以及混合式教学在食品分离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 线上课程建设

由于食品分离技术学科交叉性强、内容较抽象、知识点多而分散[1],若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学习困难,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智慧教学平台和手机APP兴起,如雨课堂、学习通、微信小弹幕等,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巧妙运用这些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主动性。在食品分离技术线上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学校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成线上教学所需的课程资源模块,形成能够开展在线学习、作业、在线答疑和讨论等功能,在此基础上,上传食品分离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案例集、试题库、教学视频及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源,形成有声有色的食品分离技术线上参考书。同时,加入本教学班级的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信息,如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上传,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当然,为了保障线上平台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要定期更新课程门户的教学内容,并注重维护,使其切实发挥教学服务作用。

\

 
二课堂教学改革

(一)利用学习通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以95后甚至00后学生为主,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学习积极性高,但对传统填鸭式教育反感,乐于接受多媒体和新媒体,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在食品分离技术的授课过程中,将板书、PPT和学习通APP结合使用,丰富学生的听课体验。具体做法是:在上课前的备课环节做好教学设计,一节课要讲哪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分配的时间的是多少,各个知识点通过讲解后是采用提问还是随堂测验进行巩固等都需提前规划好;然后在课堂上,首先利用学习通APP线上点名,既可满足学生想要滑手机的乐趣,也可以达到快速点名的目的,一般1min内即可完成点名。然后,开始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点讲解,在讲解完成可在学习通迅速发布1-5道随堂测验试题,一般以选择、判断和填空题为主,APP可根据教师预设的答案在学生提交时直接给出成绩,并形成成绩分布图,教师可采用手机投屏功能,及时公布学生的测验结果,可达到随堂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目的;也可讲解完成某个知识点后在学习通中通过分组讨论、抢答、投票或者问卷等线上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巩固,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最后,在课程结束之前,在黑板进行板书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回顾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这样,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会比较充分,可以让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优势,学生学习兴趣高,不易走神,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可请学生自行在学习通平台线上学习,在线上学习过程中设置几个任务点,任务点可以是测试也可以是观看视频等,巧妙运用信息化手段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翻转课堂

美国学者Edgar Dale 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认为通过听讲学生可记住学习内容的5%,实践教学能掌握75%的教学内容,而教授他人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能掌握学习内容的90%[5],所以近年来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较受欢迎。食品分离技术强调知识的交叉使用,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具有针对某一特定原料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离纯化工艺的能力。因此,在教改中增加了学生参与度较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完成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后,采用学生分组上台进行PPT汇报的课堂翻转形式,让学生以某一产品的纯化工艺为主线,进行PPT汇报,汇报时间为5-10min,之后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如PPT制作情况,目前这一产品最新的纯化方法有哪些,以及针对这一产品及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情况,通过学生的PPT汇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教师的补充讲解提高学生对该行业的认知及兴趣。学生讲解以及教师点评完成后,由教师在学习通利用评分控件发布任务,全班同学在学习通对该组进行综合评分,所得分数的平均值即为该组PPT汇报的最终得分。因从选题到汇报到最终评分全部由学生完成,故学生参与度高,积极主动性好,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分组协作以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以大型综合性实验辅助课堂教学

实验实践在食品分离技术的教学中占有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食品分离技术课程特点,开设“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银杏黄酮的提取与柱层析分离”等大型综合实验,例如番茄红素提取这个综合性实验,涉及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理化性质分析,浸提方式的选择优化、柱层析对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高度纯化,并对结果进行TLC检验等,基本涵盖了目前植物提取物分离提取技术的关键点,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从番茄中提取分离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原理与方法,掌握柱层析分离的实验技术及主要工艺参数控制,学会用分光光度法和TLC法测定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方法。当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学习通等APP,在课前将实验指导书上传至学习通,给学生发放预习任务,在课中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观看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视频,并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实时分享学生的实验动态,让学生了解其他小组成员的实验进展,如在番茄红素的柱层析实验中,有的组进展较快,在柱层析实验中经过溶剂淋洗观察到了2条不同色带在柱内移动,而有的组较慢或者实验操作失误无法观察这种现象,教师可将成功组的实验拍摄视频,放于学习通这门课的班级群中,给同学观看,加上教师讲解,可促进该组学生尽快找到问题所在,更好地重新组织自己的实验。这种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实验时间一般为6-8学时,在实验过程中可让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的目的。

三 注重过程性考核与评价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同学们一般都是在考试之前几天突击背诵,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6]。在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教学综合改革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考核与多元评价,灵活采用多元化考核形式(作业、课堂互动、考勤、章节测验、课程门户访问数、实验实践成绩等),规范评价与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过程评价的成绩比例提高到60%,期末考试成绩降低到40%,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分工和互动。过程评价的成绩可以从超星学习通直接下载,无需教师再花费时间去进行统计,降低教师工作量的同时可以更有效切实地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7],如在本课程中,过程评价的成绩包括学习通签得到获得的出勤成绩(20分)、学习通中平时表现成绩(30分,课堂互动50%(包括参与投票、问卷、抢答、选人、讨论、小组任务等)+课程门户访问成绩30%+线上课程音视频成绩20%)、作业和随堂测验成绩(30分)以及翻转课堂的小组PPT汇报成绩(20分)。在这些多元化的考核形式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

 
四 结语

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传统课堂与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势必成为以后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手机不应该是堵,无手机课堂对于已经手机成瘾的现代学生来说效果并不好,不如让手机服务于课堂教学[8],借助已开发的多种教学功能齐全的手机APP学习终端,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给学生一个更完美的教学体验。

当然,教师也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没有必要为了用手机而用手机进行教学,同时,使用手机学习通等APP教学软件时,学校需要先做好保障措施,保障校园WiFi在教学区域的全覆盖以及畅通,从而保证大批量师生同时使用该软件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琪,付瑞燕,高学玲,等.《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3):143-145.
[2]张海德.现代食品分离技术[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徐雅楠,张国文,孙立杰,等.食品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探[J].生命的化学,2018,38(02):340-345.
[4]李湘,程超,田成,等.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以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234-236.
[5]唐霞,刘蕾.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20(04):381-384.
[6]王凤舞,王莹,张晶.《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8):142-143.
[7]何晓伟,陈志宏,张汆,等.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120-121.
[8]王大慧,卫功元.智能手机在“互联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03):551-5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