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持续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风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的学风关系到能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是触及新时代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X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的分析研判,较为完整地诉述出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学风状况,厘清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困惑和期待,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风存在问题的原因,以此构建以督导团为主体,督教、督学、督管“三督一体”的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
关键词:学风建设;督导;三督一体
本文引用格式:赵胜东,邓力,曾慧津.构建“三督一体”的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以X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9):159-160.
持续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风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所共同面临的复杂的、深层次的问题和任务。受到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本科入学率逐年递增,教育理念变化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原本就生源质量差,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高职院校面临着师生比缺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综合素质下滑,就业择业难等问题,对大学的学风建设带来不言而喻的影响[1]。本文采取社会调查分析方法对地处东南沿海的X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判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风状况,试图厘清学生学习行为的困惑和期待,构建以督导团为主体,督教、督学、督管“三督一体”的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2]。
一调查总览
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课题组发放并收回了738份样本数据,数据真实有效。样本对象为大学一、二、三年级的人数依次为485人、104人、149人,其中男生358人,女生380人,问卷样本与统计要求一致,问卷调查结果真实有效,可供借鉴参考。
二 结果研判
(一)调查显示的数据及问题
1.学习动机趋同,社会因素影响大。527名学生认为读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长,读大学是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准备地,这种看法占据调查者总数的71%;只有48名学生,约6.5%的受调查者是为今后的深造作为自己大学的发展目标;还有18.8%的学生表示是为了获得大学文凭,人数约为139人;有11名学生,1.4%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想过读大学是为了什么,即大学没有发展目标;还有13人选择了其他选项。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人才的需求和标准越来越朝着多元和综合化发展。就业门槛的提高,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一定程度上迫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看清现实,脚踏实地。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读大学倾向于完善自身、提升素质,社会的导向作用内发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个人主体性明显增强。
2.专业意识淡薄,就业方向不明朗。据调查显示,在是否了解专业、明确就业方向上,有453名学生表示掌握程度一般,比例约为61%,这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无法熟练掌握知识目标,专业基础不扎实。完全不了解自身学习专业的学生有64人,占比8%。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熟悉和掌握未来就业择业方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知识目标是学生学习行为中的第一维度,没有扎实可靠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把握方向,找准定位。反过来,会直接导致学习风气的腐坏,引发连锁效应。
3.学习态度缺位,学习氛围不浓厚。为了更好的探知学生的学习态度,课题组把问题设定为对学习持何种看法。有382名学生表示在学校主要是学做人,学习反而是次要的,在学校是要锻炼学习以外的能力。然而肯定课业重要性的不到四成,仅占268名学生;有60名学生认为只要考试不挂科,能毕业就可以。还有28人选择了其他。学风好坏,哪方面最重要?有305名学生支持发挥校园文化氛围的作用,约占41%;认为学习者自身是决定学风好坏的只有不到40%;有111名学生表示学校管理是决定因素;还有41名受调查者选择了教师教风这一选项。调查中还涉及到外部环境与学风的关系方面:觉得周围学习氛围一般的占了大多数,有481名学生;有134名学生表示除了期末考试,一般不重视日常学习;只有不到123人觉得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厚。问卷调查专门提到了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情况:绝大部分同学,即435人偶尔会与老师聊聊;从来没有和老师在课余时间有过沟通的占27%;而只有不到100人会与老师在课后经常性的交流讨论。问卷调查显示,当受访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不感兴趣时,有466人态度不认真,走神开小差。选择继续听讲的有196名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有70名学生;有6人则表示如果出现此种情况会直接逃课。由此可见,个案对象自主学习缺位,内生动力不足,过于强调外部因素。
4.纪律约束弱化,学习障碍异常。调查显示课堂纪律正向表现较为分散,正向行为和负向行为平均分布。受调查者认为所在班级上课纪律好的有342人,有的课好,有的课不好有324名学生,认为不好的有53名学生,而有19人觉得课堂纪律表现时有差异,有人听课和检查时纪律要好,其他时间表现一般。具体来说,上课不玩手机有329人,而上不喜欢的课玩,喜欢的课不玩手机的有327人,经常玩手机有82人。326名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迟到、旷课、早退等违反纪律的行为,约占62.3%;298人除非有突发情况,一般不会有意迟到等;只有94名学生提到自己偶尔会缺勤,基本不去上课的有7人。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自我约束力仍偏弱,阻碍正向学习行为的维度依然存在。
(二)问题反映的学风现状
1.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本次问卷的数据,个案高校学生普通认为学风对学生成长、教师培养、办学治校水平等方面均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学风,不仅是学生学习行为上的综合表现,更体现在教学相长的全方位和育人的全过程。即使是在高职院校,学生对良好学风的期待值也会迫使教育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提高。
2.学风现状良莠不齐。学生在学习上的综合表现,直接反映学习行为的困惑和期待。数据显示,缺乏学习动力是学生逃课缺勤的第一大因素,而上网则是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打发时间的最主要方式。选择用上网消磨日常,源于课外活动的单一,由此造成学生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课上、课下相脱节,学生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网络上,在课堂上就没有精力,缺乏自制力。
3.学风建设措施亟待改进。在调查中可以看到,个案高校虽在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学生奖惩、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采取了措施,但仍与学生的期待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者在顶层设计方面的举措,凝聚“外显”之风;另一方面,受调查的学生也承认个人自律不严才是学风不正的“内隐”之核。
三 构建“三督一体”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
(一)“三督一体”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的核心要义
“三督一体”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是指充分发挥督导团的主体责任[3],在教学活动中,督导教育者的教学之风;在教学管理上,督导教育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在学习活动上,督导受教育者的学习风气。即教风、政风、学风统一在督导的主体责任内,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其中,以督教为驱动,以督管为支撑,以督学为导向,三者相互联系又紧密结合,整合为督教、督管、督学“三督一体”的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
(二)三督一体”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的组织架构
三督一体”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能否发挥作用,首要在于一个组织健全且功能完备的领导机构、人员编制和队伍建设[4]。根据高职学生学风建设的特点、督导对象的复杂性、督导目标的多元化、督导成效的潜在性,无不表明改进高职学生学风需要建设一支高效率、有责任、能干事的督导队伍。尤其是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和学生信息员的作用。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生信息员朝气蓬勃,两者相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三督一体”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的运行模式
突出过程性督导是学风改进机制的原则。过程体现内容,督导工作,重在过程[5]。“三督一体”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五个维度的过程性督导。从教学准备过程到课堂教学过程,这是过程督导的核心。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学生个体行为的专项督导过程。第四个过程性督导是教学管理过程,督导的目标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作风等方面。最后一项过程性督导是学习管理过程督导,主要是对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个体进行检查督促,通过调研、座谈、专题报告会,经验介绍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态度、目标、意识等,改进学习效果,建设良好的学风。
四 结语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动态性的大工程,涉及面广、与师生密切相关。要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等方面加强改进和提升,积极构建以督导团为主体,督教、督学、督管“三督一体”的高职学生学风改进机制,营造比学赶超、向上向善的学风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丹,赵英涛.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15-16.
[2]燕明霞,商云龙,周霞.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新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3):106-108+114.
[3]朱辉,贺超才,廖才高.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制度的创新探索——构建全方位的督导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15,No.172(06):198-202.
[4]封晓慧.试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铁岭师专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85.
[5]唐勇.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2):204-2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