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我们国家高职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高职院校在对校园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考务管理。现在,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具有科学性和现代化的特征,能让学生的表现状况得到充分的反映,更是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考务管理的信息化,不断提升考务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张宇.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9):178-179.
实现考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科学性,提升考务管理的水平,不仅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报名、考题编排、成绩查询等都是考务工作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考务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考务管理是非常繁琐的工作,涉及很多方面。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庞大的数据,因此管理状况会很混乱,实现考务管理的信息化对高职院校的考务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意义,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
一 当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状况
(一)教学和考试不能实现很好的分离
不能实现教学和考试的有效分离是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受到院校本身以及教师队伍的影响,学校不能把教学和考试分离开来。因此,考试的时候,经常出现任课老师命题的现象,学科没有本身的题库[1]。老师在出题的时候,也会侧重自己讲课的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大纲,更没有以知识体系为基础进行充分考虑。考试的题目也和老师的教学倾向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根据老师讲课的侧重点复习,忽视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同时,学生还会根据老师讲课的特点猜题,导致试题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不能实现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考题不全面,试卷分析不彻底
高职院校和高等院校相比,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很多老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出的试题中客观题偏多,没有或者很少有主观题,学生的成绩平均,对学生的考察效果也不明显。有的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通过率,出的题目过于简单,对学生的考察效果不明显。考试后,分析试卷的工作也没有做好,不注重找寻问题的所在,出的题目没有针对性,更没有科学性。同时,考试的过程中,老师也没有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使得考试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降低学习效果[2]。
(三)考试形式过于简单,缺乏诚信管理体系
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考察的时候仍旧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的考察方法,更没有新型的考试手段[3]。闭卷考试过多,开卷考试少,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笔试比口试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能得到锻炼,导致学生成为了书呆子,很少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同时,高职院校考试的时候作弊现象严重,有的学生没有怎么上课,更没有复习,结果却取得了很好的考试成绩。学生的成绩和学生获得的奖项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考试作弊现象导致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没有获得应得的奖励,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却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奖学金。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很多学校考试作弊成风,学生之间出现不公平竞争,损害了学生的正当利益。
(四)考务管理效率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高职院校进行考务管理的时候,都开始引进信息技术,可是,仍旧有很多学校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考务管理工作,导致考务管理效率偏低,资源浪费,出现了很多问题,某些学校学生报名时候经常出现问题,导致学生不能正常参加考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过低的考务管理效率也让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降低了院校的发展速度。
二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重要性
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考试,通常所说的考试分为笔试、技能考试、口语考试等,考试的类型需要根据科目的特点和考察的内容来确定。首先,通过考试可以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教学的不足[4]。其次,考试可以判断出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教学效果的判断也是通过考试完成的,考试也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良好反映,更是老师教学水平的有力体现,能判断出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良好的考风可以促进学生更努力的学习,因此,考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实力的重要体现。考务管理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工作,目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手段避免传统管理方法带来的影响。实践证明,在考务管理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可以提升考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加快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建设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实现考务管理的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教育改革的要求。考务管理信息化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实现对考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升考务管理的效率。当前,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习中学生的地位得到提升,加快了考务管理信息化的速度。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考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信息化的考务管理可以让考务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和准确,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近年来,高校也在不断建立管理的信息化,高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就是考务管理信息化。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务管理,通过实现教务管理的信息化,从而实现高校管理的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建设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一)制定完善的考试流程
当前,高职院校考试中,考试的内容多种多样,考试的形式也千变万化,给考务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很多工作人员都有很大的工作压力,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想要实现考务管理的信息化,首先就要制定完善的考试流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降低考务工作人员的压力[5]。教务系统需要把不同的考试类型进行分类,方便工作人员的查询和管理。把教学和考试分离开来,加强建设考试题库。高职院校实现教学和考试分离的主要策略就是建设试题库,用计算机技术对试题库进行建设和管理,学生考试的时候需要抽取试卷,评卷工作也是通过计算机完成,能够消除评卷人员主观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评卷的公平性。
(二)实现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
高职院校学校内部考试的时候,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工作号码和密码登陆考务管理系统,按着规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录进去,老师录完成绩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陆系统查询自己的成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上自行打印成绩单,学校不用为每个学生打印纸质成绩单,节约了资源,提升学生成绩管理的效率。
(三)实现和其他平台的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需要对考务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尽量实现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增强系统的维护水平。此外,还可以建设考务信息管理接口,实现和其他平台的有效对接,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把考务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紧跟时代潮流,提升考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建设多样化的网上评价系统,学生在考务系统内可以自由选课、报考四六级等,实现对个人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四)实现证书类报考工作的信息化
高职院校考试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考试和证书类型的考试,学校内部考试主要通过单一的教务系统完成,学生在此系统内可以自己完成报名和考试等内容。证书类考试过程就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报名,以计算机C语言考试为例,学生需要登录教务系统根据自己的学号和密码完成报名,网上报名截止后考务工作人员把报考名单导出,然后通知每个班级收取报名费,学生报名的时候需要上传自己的电子照片,学生可以登陆考生系统自行下载。这样,就实现了考试报名的信息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升了考试报名的准确性,提升了考务管理的效率。
四 结语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措施。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合适的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认真落实,以高职院校考务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发信息化系统,实现教学和考试的有效分离,加强考务人员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老师和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莉.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赤子,2019(5):154.
[2]刘丽君.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考务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0):166-167.
[3]马廷巍.关于职业学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教学考试,2017(28):9.
[4]路西利.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52):228-229.
[5]田原.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2014(06):92-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