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10:44: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符合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具有高技能技术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恰好能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零距离对接,因此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论文在研究现代学徒制内涵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O2O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该模式在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实践,有效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学生的双重身份、联合培养和岗位成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张权,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6):38-40,46.

一 研究背景

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而现代学徒制是产业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教育部2018年1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与切实开展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1]。现在学徒制要求双主体育人、双导师培养、双身份学习[2],然而要真正实施“双元制”教学,需要解决若干问题:双主体职责的分配问题;双导师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协调与教学协作等;学生的双重身份如何界定和评价。这些问题导致了学徒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具体实施存在若干问题:校企双方在学徒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安排与学习知识设计方面有分歧;企业岗位的连续性、重复性要求与学徒制教学工学交替要求的矛盾;学校教学安排的计划性与企业教学实施市场是影响之间的矛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差异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成为现代学徒制具体实施中需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赢动教育于2018年4月9日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电子商务人才存在三大矛盾: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企业成本上升与企业精益运行;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模式。并且电商行业不断向纵深发展,随着新零售、物联网、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等不同电商形态的快速推进,需要大量新型的电商人才。而与电子商务行业庞大的人才需求量相比,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对口就业率仅2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代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然而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适、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由于缺乏岗前的实践,满足不了电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恰好能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零距离对接,行业企业真正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的电子商务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实施势在必行。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突出体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贴合用工单位工作岗位能力特点的新型教育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后被西班牙、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借鉴使用[4,5]。国外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模式改革与制度创新方面。外文文献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还大多针对在模式构成中某个具体要素存在的某个问题进行剖析。David Corke提出一个关于如何开发学徒案例研究,它基于原始投标和项目计划中包含的信息,以及对计划如何进展的持续评估,开发一个5级的高级学徒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6]。

国外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既有整体性的研究,也有分阶段的研究,主要是按照国家来进行的,研究国家分别有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日本、美国以及非洲地区等。现代学徒制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是近年来学徒制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研究时间尚短,可查阅的文献资料有限,主要可归为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的探究以及现代学徒制和中职及高职教育的结合。

在国内,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目前基本上都是以地区或者职业学校为个案分析的相关研究。王志伟从高职商科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困境、路径探索以及思考几个维度出发,探究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学徒制解决商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7]。张启富从政府和学校、行业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当前试行现代学徒制遇到的困境,并从院校能力、企业利益、学生职业生涯和制度保障四个角度阐述了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制约因素,最后据此提出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策略以及质量保障[8]。秦琴论述了电子商务专业中学徒制应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递进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核心课程+企业项目+技能证书三合一的课程体系建设[9]。魏明提出在电子商务专业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创了“三载体、三段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10]。蔺子雨所在团队在实施电子商务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中提出了“企业员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真实企业项目”的课程体系[11]。孙毅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学徒制建设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校企合建实训基地四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12]。林禄苑在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采用“院校——企业合作”、“师带徒”和“院校——行业合作”合作模式,探索“工学平衡、分段式、轮组轮训轮岗式”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13]。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层面,从如何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选择合作企业、如何设置课程、如何界定学生身份及如何评价等方面做了理论性的分析和模型构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双体系校企课程共建以及质量认定和评价体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三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O2O人才培养模式

(一)总体架构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学校培养一年,校企共同培养两年。三年完成客服岗位、美工岗位和运营岗位培训,使学生具备岗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完成课程课业考核;并且依托合作企业提供的电子商务实战项目,包括淘宝和京东平台若干项目,开展客服岗位、美工岗位和运营岗位的项目教学,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岗位达标考核,具备独立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

第一学年为学徒职业见习阶段,面试选拔组建电子商务学徒班,学徒班入班以来独立教学,除了完成必须的基础课程之外,需要完成美工、运营相关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见习实战项目,进行CETC淘宝大学线上标准化课程学习及启蒙级、初级认证。

第二学年为学徒班学生岗位培训与项目教学期,学生在真实的淘宝、京东电子商务项目运营过程中,同时接受客服、美工、运营岗位培训、岗位任务训练与指导。校企双导师共同完成学生课程的制定,并同时进行教学。每周企业导师下发企业周计划,按照企业周计划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周课程研讨,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天组织集中的学习及实战交流分享活动,学生除了完成课程内容学习之外,需要根据周任务工单进行自学,并且每周学生根据自己的周任务进行工单的编写,教师对学生周工单进行评价评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融合集中讲授、企业培训、项目教学、岗位项目实战和岗位轮训及岗位达标考核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让学徒在真实工作情境中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学年为学徒顶岗实习期,在本学年学徒实现以线上标准化线下个性化岗位培训为主要特征的学徒培养与能力认证模式。本学年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进行CETC项目中级认证,获得认证证书;本学年所有学徒进入电商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或胜任电商项目管理中层岗位。

该模式为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O2O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线上“标准化”与线下“个性化”学徒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双方对于知识和技能价值的认知存在若干的差异,校企双方如何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天津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聘请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和合作企业共同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徒班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利用调查法、会议法、头脑风暴等方法校企共同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然后将该工作领域的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内容,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工作过程进行了项目化的课程设置。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完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级的课程设置:首先邀请学校教育教学领导、一线教师,企业专家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电子商务工作任务,将电子商务专业工作领域的划分美工、客服和运营三个方向,分别确定了三个方向学生的能力标准;然后聘请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结构,确定课程内容,如图1所示。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专业课程的性质,课程被分为学校课程、校企课程和企业培训课程三种。与实战项目有直接关联的定位为实践课程,由企业导师完成授课;与企业项目具有弱关联的定位为专业课程,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授课;与企业任务具有模糊关联的课程,定位为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基本由校内导师完成授课。学生通过课程的的学习和培训,具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通过电子商务实战项目的实践,达到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学徒制合作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结合淘宝大学和京东大学的课程体系,参照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了以课岗对接为特点的专业教学标准。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零距离对接。

(三)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企业真实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参与公司大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电子商务学徒班采用月考核机制,主要考核学生的职业态度、项目任务完成质量、岗位绩效、团队协作和团队领导力五个方面进行月考核,如图2所示。


\


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现代学徒制项目班,自我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以来,解决了若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模拟实训转变为企业项目实战,实训课堂有企业导师担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教学,实现了课程与企业项目的无缝对接,进行了电子商务课程的改革,提升了电子商务整体教学水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问题。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实现了学生的双重身份、联合培养和岗位成才。

参考文献

[1]郭青青,刘李雅.现代学徒制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8(30):208.
[2]唐启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12-13+29.
[3]李雪,王海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化工,2014(15):290-291.
[4]C.R.Ridzwan,Ruhizan M.Yasin.Cultivating Learning:A Grounded Theory of Skills Acquisition for Vocation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74.
[5]Iryna Lytovchenko.Origins and Formation of Corporate[J].Education in the USA,2015,0054:53-57.
[6]David Corke.Peter Jones Foundation:higher apprenticeship in innovation and growth[J].Higher Education,Skills and Work-based Learning,2012,2(3).
[7]王志伟.高职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10-14.
[8]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1.
[9]秦琴.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9):168-169.
[10]魏明.电子商务专业“三载体、三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07):1-5.
[11]蔺子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品牌研究,2018(04):270+272.
[12]孙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1):198.
[13]林禄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3):103-1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5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