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探索《动物繁育与改良》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本文以专业为导向,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调整教学内容,构建项目驱动碎片化知识体系。包括:整合课程资源,开设课程班级,展示和分享教学课件、案例、题库、作业等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无限性,以及师生互动的交流性。通过互联网+教学,突出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特征,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加快了课程的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改革步伐,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教学改革;超星学习通
本文引用格式:袁鑫.高职院校《动物繁育与改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6):127-12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习惯与需求[1]。因此,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系统的将课程理念、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形成新的课程生态,实现传统课程从线下到线上的变身,线上学习主要以知识目标为主,体现“因材施教”,而线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及创作性等能力发展为主,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是高职院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本文旨在基于“互联网+教学”新模式,利用超星学习通,对《动物繁育与改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指标等进行实践分析与初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新模式。
一“互联网+教学”背景下的课程理念转变
《动物繁育与改良》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它是将畜禽繁殖技术与动物育种方法有机融合的实践性较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3]。目前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滞后,应用性较差,与生产实际脱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方法呈现较传统、单一,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课程考核评价一体化,过分地依赖总结性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4]。“互联网+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主要以微课、慕课、信息化比赛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为主,而《动物繁育与改良》课程目前并没有进行相关初探。
二“互联网+教学”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建设
深入企业调研,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体系,以专业为导向,合理选取课程内容,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建设更加精炼实用,更加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构架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设计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将教学内容重新梳理、切分,成为小的知识点。本门课程按照知识点分解为11个项目,116个教学知识点,组建班级,将课程资源上传至超星学习通。通过超星学习通,扩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知识面,解决课堂内外的差异化教学的需求,同时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便利性,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自己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同时,碎片化的教学内容组织也容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5]。
三“互联网+教学”背景下的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对所提供的多媒体资源进行预习,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等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提前发放课前任务,如自学情况监测,通过学生课前完成,了解自学情况,也可发放在线调查问卷和在线测试等,根据信息反馈和效果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便于教师更好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适时做出调整,对课程的知识及时做到更新。
(二)课堂教学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差异,进行层次化教学。通过测试进行科学分组,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实施分层次的差异化教学。调整和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学习和协同学习,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如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网络交互式法等与讲授法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互补学习,全面提升教学效果[6]。
(三)课后巩固
教师需要布置课后任务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习能力。通过超星学习通,教师可以上传拓展任务,包括课后习题,课外资料,各种试题等。学生可以随时利用超星学习通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线上、线下进行交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调整与改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四“互联网+教学”背景的课程评价优化
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进行全面评价。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综合结果作为考核的成绩,客观全面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考核比重,考核方法涉及态度表现、实验实训、课外阅读、微课视频作业、口试、笔试、技能操作等环节以及小组表现和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超星学习通,采取线下线上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出勤、在线学习、在线作业提交和评价、单元测验、技能测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五“互联网+教学”背景的实践实习创新
借助真实的实训条件和网络虚拟教学资源、采用传统的“理论+实验”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利用超星学习通,邀请行业内专家,开设专业实践直播课,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此外,在超星学习通增设查找资料环节,如相关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章节等,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发展,为实践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吸引和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利用学校实验室,创新团队,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基地平台,逐步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引向课外,把思维从书本引向实践,从人才培养的整体入手,形成靠氛围营造,靠兴趣激发,靠先进带动,靠制度约束的人才实践实习机制,通过实践实习一方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团队意识,思想水平,道德观念,工作作风,对外交往和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把人才培养从应对考试向完成社会实践转变[8]。
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全面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探究和实践《动物繁育与改良》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开发和完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继续探索和运行“互联网+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学习的随时性和无限性、师生互动的交流性,学生将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锻炼自由创造和大胆创新的能力,借助科学的评价方式,最终实现因材施教,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地区和行业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魏梦媛.“互联网+高校教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07):451-451.
[2]朱晓鸽.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0(12):14-16.
[3]李青旺,胡建宏.畜禽繁殖与改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宋晓言.多媒体背景下的动物繁殖与改良教学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3).
[5]王竹立,李小玉等.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4):14-21.
[6]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3):228-232.
[7]吕铭翰,张伟等.基于工作过程《动物繁殖与改良》课程设计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255-256.
[8]韩先满.“互联网+”视野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与管理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2016(4):70-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