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SWOT分析与发展思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09:18: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重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运用SWOT模型可以客观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理性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充分利用外部的有利环境,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避开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自身的劣势,走一条“合格+特长”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SWOT;合格+特长

本文引用格式:蔡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SWOT分析与发展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9,6(95):303–305,310.

一引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继2014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后,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在接连出台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心。

2011年下半年,浙江和湖北两省试行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2015年,国考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2018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幼儿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得到整体提升”;2019年4月12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中12位委员围绕“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建言资政……在接连实施的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的信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理性深入地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全面客观地正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将大有可为。要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综合考量,SWOT分析法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二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分析工具。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概念最早是1971年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在其《企业战略概念》一书中提出[1];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概念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2]。

SWOT分析就是指将内部环境的优势S(strengths)和劣势W(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threats)一一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SO组合强调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WO组合强调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ST组合强调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T组合强调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S、W、O、T及其四种不同类型组合的分析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企业现实情况的方法,广泛运用于大的公司企业,可以对企业自身或者其竞争对手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来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等。当然,这一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企业,也同样适用于任何想要对自身做出全面评估的组织和个人。

\

 
三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一)自身的优势分析(S)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符合当地用人单位需求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较强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第一线需要”、“高技能人才”等措辞都在传递一个宗旨:

高职教育作为职前培训的重要途径,其培养目标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就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幼儿园教师[3]为目标。

但是,从我国幼师行业的现状来看,由于幼师地位、待遇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师资流动性较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非本地户口的幼儿教师中最为普遍。而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省、本市;通常内陆三四线城市高职院校的属地生源占到80%左右,就近入学、省内入学是大部分考生的首选[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立足本地幼儿园的需求,以招收当地生源为主,力求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型幼儿园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幼儿教师流动过快的问题。

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大多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在我国,幼儿教师是多才多艺的代名词,大众普遍认为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唱歌、弹琴、跳舞、画画、讲故事等其中一项甚至多项技能,因此,大凡想要从事这个职业的学生一般都具有“一技之长”,或者最起码也是对其中一项或者多项技能有较高兴趣的。正因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以面向幼儿园就业为直接目标,因此,报读的生源大多都有一定技能基础。尤其近几年,我国推行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工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职阶段的专业学习也能很好地奠定他们的技能基础。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学习的坚持性和专业思想的稳定性也就相对更强。

(二)自身的劣势分析(W)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历相对较低


社会上关于学历和学力孰轻孰重的争论一直存在。虽然我们更愿意相信良好的学力可以弥补较低学历的不足,但是,学历证书是显性可见的,学力却是隐性的不一定时时都能体现出来的,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当两个人的学力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较高下,我们会更倾向于相信高学历的学生也会有较高的学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能获得专科毕业证书,这在我国高校扩招、本科生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学历上的劣势就显而易见。

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力相对薄弱

同样,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再加上我国适龄学生人口数量的减少,高职院校生源不断萎缩,不少高职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解决生存危机,不断上演“生源争夺大战”,自主招生、注册入学等招生录取方式应运而生,一些省份的高职院校不断降低录取分数线,有的甚至不设录取分数线,录取门槛的降低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给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5]。尽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能有“一技之长”,但他们总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以及知识基础可能也都相对比较薄弱。所以,相对较低的学历+相对薄弱的学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存在自身无法回避的弱势。

(三)外部的机会分析(O)

1.国家政策的利好机会


正如前文所述,高职教育和学前教育都有诸多利好的国家政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就在2019年4月12日全国政协“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指出“在政策上,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上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为幼师建立企业年金”;“指导包括民办幼儿园在内的非公企业和单位,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的工资增长机制”;“发布幼师工资水平的市场价位,引导民办幼儿园合理确定工资水平”[6]……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其学历相对较低、学力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只能进入民办幼儿园工作,我们可以预见这些利好的国家政策将大大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心。

2.社会需求的较大空间

2015年10月,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幼儿园和幼师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缺口52万人。考虑到2020年适龄幼儿新增入园需求,相应需增加专任教师13万人,累计缺口达65万人[7]。因此,需要完善培养体系,深化幼儿师范教育改革,进一步明晰不同层次幼师培养机构的目标定位、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开放式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通道,拓宽幼师成长空间。逐步提高培养层级,推动形成以专科层次为主培养幼师的格局[8]。较大的社会需求空间,国家层面的培养计划,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确实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春天。

(四)外部的威胁分析(T)

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竞争


在学历和学力的权衡,本科和专科的比较中,大多数有一定资质的幼儿园可能会更青睐本科学历的学生。虽然之前我们对于本科学生的定位更倾向于科研和学术,与高职学生偏重实践能力正好错位培养,但是在2014年,教育部明确了本科院校的改革方向: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应用型本科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带来挑战。

2.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偏见

根据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一项调查,43%的高职学生认为职业院校比普通院校层次低[9]。另有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一般”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3.90%和1.21%,占比四分之一[10]。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对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就读高职院校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高职教育已然被贴上“低档次教育”的标签[11]。

三 基于SWOT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思路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SWOT矩阵分析


基于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内外部环境的系统分析,我们既充满希望,也不免心存担忧,因此,我们期望通过SWOT矩阵图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路径进行分析,明确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由图1的矩阵图,我们不难发现,在客观分析了内外部的环境因素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但又要避免盲目扩张,需要在明确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尽量避开自身的劣势,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以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整体实力,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自身优势之一是培养符合当地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因此,专业发展的首要职责就是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老师;其自身优势之二是生源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当然,生源同时存在学历相对较低、学力相对薄弱的劣势,因此,专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就是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力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合格的基础上都能有真正的一技之长,为此我们提出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思路:“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

“合格+特长”的理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时任上海建平中学的校长冯恩洪先生提出的,冯校长在一次讲座中说“鸭子练游泳,兔子练长跑,老鹰学高飞把个性发挥到极致。我们教育必须承认和尊重差异,每个学生在智能发展方面都存在差异,要做到扬长避短。”正是意识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他认为“弱势智慧合格就好,强势智慧要达到优秀,变成特长。我们的教育模式就是合格+特长。”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历和学力上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先天劣势,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师德为先的态度和幼儿为本的理念的养成,当然也不影响他们终身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念,提升自身保教能力的实践。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中,我们首先实现的是培养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合格的幼儿园老师。

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有技能特长的幼儿园教师尽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自身的劣势,但是他们却也有“先天”的优势——那就是具备一定的技能基础,技能的培养可能无关学历和学力,更重要的是兴趣和训练。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也逐渐向实用型和技能型转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唱、弹、画、跳、做、说等幼师技能的学习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在目前中高职衔接的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假设他们不具备从小学习技能的经历,但最起码是从十五六岁就已经开始接受技能的训练,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也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幼师技能,那他们学习的时间就已经晚了整整三年,而我们认为,年龄越小学习技能的收效就越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完全可以将技能的培训作为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竞争的优势。

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有个性化技能特长的幼儿园教师虽然我们希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在唱、弹、画、跳、做、说等几方面都能样样会,件件精,但是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同时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优势智能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数人能够擅长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就已经实属不易。另一方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哪怕某个学生拥有与生俱来的某方面天赋,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努力练习,可能最终也会成为王安石名篇《伤仲永》中的方仲永。所以,如果要求学生在唱、弹、画、跳、做、说每门课上都花费同样的时间,最大的可能结果就是原来不擅长的还是不擅长,而原来相对擅长的也因为练习时间不够而不过如此。因此,我们所提倡的“技能特长”也是在学生对自身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某一项或某两项技能的特长,而不是“技能全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处于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期”,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智能,并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可以事半功倍,获得更大的成就。另一方面,现实中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她们在中职已经有过两到三年的专业学习,对于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也都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这个时候,高职院校要是能够给予选择的机会,她们就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发展。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运用SWOT模型理性分析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并客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扬长避短,以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己任,以培养有个性化特长的幼儿园教师为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竞争力。在此理念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就将成为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艳娜.基于SWOT的青年教师职业初期能力建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3):33–35.
[2]潘宝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0):42–44.
[3]杨世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山东高等教育,2015,3(02):66–72.
[4]戴成林.高职招生改革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20):12–18.
[5]许军民.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01):81–84.
[6][7][8]进一步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全国政协“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EB/OL].http://www.cppcc.gov.cn/zxww/2019/04/16/ARTI1555376398770312.shtml,2019–04–16.
[9]赵蒙成,吴紫凝.如何帮职业院校学生有质量地学习[N].中国教育报,2017–11–07(9).
[10]唐红梅,高静,汤磊.用人单位满意度视野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实证探究——基于上海部分高职院校的样本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5):33–36.
[11]壮国桢.“适合的高职教育”: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职教论坛,2018(10):13–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