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问题与建议 ——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08:35: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实践总结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努力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高质量行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本文引用格式:朴树阁,盖艳秋.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问题与建议——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9):77-78.

根据国办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河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着眼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需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开展。

一 务实创新推动合作,产教融合聚力发展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实施六项措施,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并积累一定经验。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

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构建了校企合作工作二级管理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处,负责全院校企合作工作统筹协调与管理。各系组建招生与就业创业工作办公室,负责各系的校企合作项目具体实施。同时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构建了校企合作处与就业处、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科研处、各专业系之间统筹协调、分工协作、权责分明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项目导引,内涵推进

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以项目为抓手。项目开展着眼学院专业发展、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强调校企双向引领和带动,标准化对接;项目实施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校企双主体协同管理,着力打造以项目为平台、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校企合作促进了学院的内涵发展及社会知名度、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学院在全国近1340所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跻身前20%。

\

 
(三)联合培养,合作育人

学院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开放办学思路,积极构建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互约、互利共赢的人才共育机制。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对照岗位职业标准,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精心打造骨干教师团队、核心课程和实训基地,全力推进职教与产业对接,推动特色专业建设。2013年至今,学院实现了行业、企业参与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企业共建订单班、冠名班27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957人;选派15批次100余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

(四)共建基地,互利多赢

校企共建校内外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就业基地,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目前学院与京东集团等158家行业企业,构建“校中企”、“企中校”或校内外实习基地等深度合作关系;与7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学院成为国家旅游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学院建立合作企业优先选择实习生和毕业生制度。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洽谈会100余场,合作企业参与率达95%以上。与市人社局联合举办京津冀联合招聘活动计11届,打造了政府搭台、校企合作、就业促进的品牌效应。校企合作实现了院、企、生、家长、社会多方面的共赢。

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改善了学生实践教学条件;与企业举办委托培养订单班,完善了学院专业结构,促进了招生,突破了长期以来各大航空公司、机场没有校园直招给毕业生对口就业带来的瓶颈,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层次,同时也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

(五)对接对话,资源拓展

学院利用作为河北省旅游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教育培训分会会长单位的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对接对话和资源拓展。为行业企业培训员工万余人次;围绕职教改革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举办高质量政校企合作论坛3场;组织“先进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活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境外42家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学院连续两年荣登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

二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院校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有的院校对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还有待加强,缺乏有效运作的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的力度不大,校企间合作内容、方式单一,合作程度肤浅,管理工作有待强化。

(二)校企合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实现合作的双赢或多赢,让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社会都受益。双赢多赢与否决定合作质量。当前一些院校与企业间构建的合作项目,运转不畅、质量不高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具体表现在双赢或多赢的合作机制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合作项目的利益契合度、效益呈现度有待提升。

(三)合作企业尤其品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间,基于利益或责任构建的双向互动、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双方都有动力、都有积极性才能产生合作的良好效果。当前,一些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对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积极性不够高。表现在:第一,责任意识不强;第二,企业过多关注自身经济效益,担心校企合作冲击企业正常运转,增加运营成本;第三,品牌企业有天然的优越感,合作的门槛高、条件苛刻,令职业院校望而却步。这些原因,造成高职院校寻求与企业开展高质量的合作项目难度较大。

(四)地方院校服务承德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前,承德正在努力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基地、国家钒钛资源利用产业基地、首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京北清洁能源基地。在城市建设上,进一步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和连接京、津、冀、辽、蒙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承德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才资源。但由于承德经济较落后,旅游等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滞后,以及企业员工待遇过低等因素,致使地方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留不住,与地方企业合作项目对接困难重重。校企间高水平、高质量的合作项目,大量集中于京津企业。

(五)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急需优化

学院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主体,但是在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政策上的制约。有中层干部、院级领导在校企合作企业或公司兼职、取酬的不允许,有国有资产出租、出售、使用的各种限制,有国有资产出租出售收入、技术服务性收入入账的困难等等。各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不协调、不一致,严重影响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三 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建议

1.职业院校自身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强化认识,完善机构,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工作规划,建立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管理,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项目高质量开展。

2.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作用。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引导和支持行业组织指导、推动本行业的校企合作。支持建立和完善行业组织机构,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支持行业组织成立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发挥行业组织沟通协调作用,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强化咨询和服务。

3.政府不断将各项扶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落到实处。首先,政府要发挥政策优势和主导作用。着眼深化地方职业教育与承德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质增效,助力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突出问题导向,协调纪委、财政、税务、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制定《承德市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实施意见》。为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明确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将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鼓励具备较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企业探索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构建政府主导,行业、企业、院校间协调联动、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可操作、务实、高效的校企共同育人机制。

\

 
其次,政府要发挥资金优势,统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资金,安排资金支持地方品牌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与地方职业院校间主动对接,开展全方位、全领域校企合作;解决校企合作相关支出和奖励优秀企业等问题,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第三,政府要发挥税收减免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促进校企联合构建寓教育、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校中企”或“企中校”。

总之,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要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职业人才,职业院校必须要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多元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子震.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学校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基于仪征工业学校与上海大众合作办学的实例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职教,2016(12):38-41.
[2]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39-43.
[3]张晓华,陈玉兰,陈垣.产教融合推进高职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
[4]黄亚妮.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06(21):13-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85.html
本文标签: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