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发挥高校面向校内外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所教授课程和各种条件,积极挖掘药学相关的各类非思政课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乃至课堂内外,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促进了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各教学环节;课堂内外;思政教育元素;课程思政
本文引用格式:杨红,等.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86):304-305.
为了在教学中贯彻和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保障我国各项事业后继有人和可持续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责任,专业课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努力创新,在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通识课教学、专业课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创新性地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充分发挥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以下是我们所做的初步探索和尝试[1]。
一 在《健康与药物通识》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思政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塑造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的要求,我们对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知识学习并重,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高校应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目标,我们在偏医药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健康与药物通识》的教学实践中,调整教学思路,筛选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促进通识教育课程塑造高尚人格,涵养人文情怀与气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帮助下我们主编出版了全国普通高校教材《健康与药物通识》(主编:杨红,2012年出版),不仅满足了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而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相关知识。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人相处中的得与失,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促进学生理解和认识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付出和奉献,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并启发学生发现中文的魅力,赞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又比如,我们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释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解和拓展“道德健康”时,针对目前普遍感兴趣的婚恋问题,介绍要拥有稳健的感情和真正的幸福,找对象关键是要找到具有“共同价值观、同情心和大爱”的人,而并非一定要“高富帅”或“白富美”,因为如果有共同的价值观,则在付出时间、精力、财力等方面容易取向一致,不仅彼此间矛盾少,恩爱有加,令人烦恼的出轨概率小,而且同情心和大爱会促进自己与对方的家人、朋友相处,获得的支持和社会资源多,获得长久的幸福自然有基础。然而,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同情心和大爱,正是道德健康所强调的人道主义行为、义务感的重要体现。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1)道德健康是找对象应该看重的关键;2)显然需要自己首先是道德健康的。因此,使得道德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以突显。
二 在《药学学科综合训练》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思政工作
药学作为一门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学科,需要将抽象的理论和技术与药学学院各本科专业涉及的多个课程、多个学科的具体系列实验相结合,将各专业课程众多复杂的关键知识内容和操作技能与综合性系列实验训练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三门基础课程。然后,我们可以促进理解,从一个例子中吸取教训,从另一个例子中吸取教训,甚至通过类比来探索创新的潜力[3]。在药学综合学科培训教学中,既注重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又把学习重点从知识的继承和积累转向知识的拓展和探索,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吸收知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境界,激发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学习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打好创新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构建了“预习—实验—总结—再总结”的学习模式,学习各类实验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联和运用,同时提高安全意识,杜绝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不仅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有助于获得满意的实验数据。做好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原始记录,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独立完成各项书面工作,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且培养公共道德、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道德健康、科学作风和综合素养。并且,在对学生成绩评价上形成了合理的多角度考核体系,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课堂时间,促进建立个人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多元化体系,学生因实际受益而团队意识显著提升。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市售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的释放度、t1/2和药物动力学参数,在实验中对照市售片,开展自制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的释放规律及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汇集全班的数据并开展讨论,通过引导自主学习,提升独立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营造了团结协作、畅通交流的学习氛围,提高了交流、讨论、提升总结反思能力和逻辑推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由于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实践增多,它促进了在讨论和辩论中从多个角度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促进了人们对新颖生动的学习形式的兴趣,在自主学习和发散性思维中提炼和升华所学知识,促进了大脑思维能力的敏捷性,丰富的想象力成为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灵感源泉,更因建立的新型的课堂内外学习体系,有效调动了学生课后的时间,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团队合作能力也得以增强。
三 在课堂外,开展各类形式的思政工作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培育者、国家未来人才的缔造者,应该努力践行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过去几年里由领导安排、学生邀请演讲,或主动与学生座谈,主题如下。
1.与全体本科新生的座谈:“扬帆起航在今天”。
2.与大二以上全体本科生的座谈:“大学时代及未来人生”。
3.与学院全体教师交流“也许,在我们的课堂里不应该有差生——确保合格人才培养质量”。
4.受苏州大学学生社团邀请演讲“剖析自我完善自我”。
5.与药学本科生座谈“药剂学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
并且,鉴于互联网时代对于我国医疗互联网行业作为新兴行业,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发挥积极作用,在国家大健康政策的指引下,为宣传科学的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维护健康的能力,宣传合理用药,促进对药物科学知识的普及,服务大众,促进全面健康水平提升,我们指导学生开展“让我们共同关心健康与合理用药——药安康网站”建设研究,尤其是其中的“道德健康”板块,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人群指明方向,对于提高大众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文化修养和精神品味,意义深远,因此,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药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4,5]。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发挥高校学校面向校内外的教育功能,我们充分利用所教授课程和各种条件,积极挖掘药学相关的各类非思政课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乃至课堂内外进行尝试,将思政育人融入到课程之中,促进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专业课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线上线下育人的格局,我们的尝试将为相关的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研究[J].李樵.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1)
[2]张丽丽.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8):196-197.
[3]凌澄.高校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144-145.
[4]陈宝鹏.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高教学刊,2019(12):24-26.
[5]谷子骞,鞠斌杰.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J].高教学刊,2018(18):39-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