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东北地区群众智慧结晶,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社会不断发展环境下对其进行有效传承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高校教育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所以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成为了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问题,而本文也是基于此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路径,希望能为高校舞蹈教学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舞蹈教学;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葛宗男.高校舞蹈教学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方法与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265–266.
一 引言
东北民族民间舞蹈十分的丰富多样,像是东北秧歌、扑蝴蝶、龙灯、踩高跷、打花棍等等均属于东北民间舞蹈文化重要构成。相较于其他地区舞蹈而言,东北地区的舞蹈有其自身的风格与特征,火爆、泼辣、温静中不失幽默就是其主要特点,所以在动作上可谓是稳中有浪、刚柔结合。东北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构成,其自身也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可是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开始逐渐融入到生活之中,东北民族民间舞蹈也开始逐渐淡出群众的视野,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也就成为了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高校舞蹈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所以本文也就高校舞蹈教学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的方法与路径进行了如下研究。
二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以及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就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经常会忽视学生自身个性以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将民族舞蹈教给学生,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让其练习不适合自己的舞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也没有对学生进行舞蹈文化讲解,只是机械化地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动作练习,忽略了舞蹈之中的情感表达,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自然也就丧失了学习的乐趣。总之,就目前高校舞蹈教学现状来看,明显还是有待提升,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以及融入也缺少创新,处在一种故步自封的状态之下。
(二)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意义
舞蹈这一门艺术本就是一项时间与空间共存的艺术,其主要是借助于肢体语言来为我们传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物质、思想以及情感。为此,民族民间舞蹈向来也被称之为民族文化的灵魂,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载体,不同民族、地域以及种类之间也能实现相互碰撞与借鉴,这对于文化交流与融合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同时还能进一步成为不同民族以及地区交流沟通的枢纽。而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学生在学习东北民族民间舞蹈的时候,也能从中更好地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真谛以及魅力。
三 高校舞蹈教学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方法
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定要先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笔者也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概述。
(一)继承传统
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要想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首先一定要继承传统,这也是其发展的根基与前提。在现如今这个多元化时代背景之下,坚持传统文化传承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价值以及民族风格。东北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本身就具有较为丰富的舞蹈动作与技法,而且还经常会伴有鼓、镲、锣、唢呐等乐器,体现出了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以及精神特性,对其进行传承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
(二)加强创新
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其不仅要对传统文化与精神进行传承,同时还需要加强创新,毕竟舞蹈作为一门与时空并存的艺术形式,其也应该要随着时代以及空间的转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对于这一点,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简单的东北民间舞蹈形式直接传承下去,而且在传承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适当改进,让其成为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愿意亲身参与到其中的一种舞蹈文化;而对于一些具有高难度的民间舞蹈形式,则可以对其进行选择性的借鉴以及创新,亦或者是结合现代艺术来进行创新,这样就能有效为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注入全新的活力。
(三)注重舞蹈教学
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高校一定要意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重视,毕竟舞蹈教学才是真正有效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途径,所以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对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重视和把握,以此来有效提升教学的文化层次。除此之外,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真正深入东北民间艺术之中,以此来有效丰富舞蹈活动形式,让学生能够亲身感悟到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以及精髓,从而有效实现传承。
四 高校舞蹈教学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路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
在现如今这个素质教育环境之下,舞蹈教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舞蹈文化价值以及内涵的讲解,改变传统以成绩评定的教学方式。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做好自身引导者角色,积极借助于新媒体优势来为学生介绍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这样就能让学生对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充满兴趣,进而就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舞蹈学习之中。此外,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训练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背后的精神以及东北地区群众的价值取向,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提升,同时实现东北民族民间舞蹈的有效传承。
(二)创新舞蹈教学形式,激活学生舞蹈参与意识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创新舞蹈教学形式,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借助于一种交叉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从社会学、民俗学、美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展开教学,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背景以及内涵,同时有效吸收现代民族舞蹈文化优秀成分,让其更加具有时代特色,从而有效提高舞蹈教学的生动性以及形象性。
(三)遵守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发展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遵守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年龄、不同风格的学生展开分类教学,毕竟不同个体其身体素质本身差异就较为显著,所以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差异化教学,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身体受到损伤。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直都是我国文化传承重要构成,尤其是东北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更是我国文化瑰宝,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直都散发着其自身的光芒,但是在西方文化以及网络文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东北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威胁,而将其有效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之中,则能够实现对我国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还能促进高校舞蹈教学质量以及内涵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建榕,王琼.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结合的研究[J].教育探究,2008(2):21–23.
[2]董乐.探析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之路[J].大众文艺,2015(15):201–202.
[3]甘瑜.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时代教育,2017(15):147–147.
[4]佚名.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J].艺术科技,2018,31(11):260.
[5]易亮.论中国民族民间舞在艺术类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4(9):234–235.
[6]王宁,杨丽萍舞蹈艺术的大美还“俗”[J].教育现代化,2016-6(18):174–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