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1 13:49: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不仅关系到高校,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如何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一直是实验室管理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在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本文采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全流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安全管理;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杨英歌,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95):226–227.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Laboratory Saf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Ying-ge,HU Ying,LI Jin,WANG Rui

(Asset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Abstract: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bas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Laboratory safety is critical to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whole society.Strengthening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ve been the targets for which laboratory management workers strive unremitting.Based on the current contexts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this article is to use the advantages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laboratory management,and build up a complete efficient and modern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Th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Laboratory management;Safety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等院校办学的综合实力以及教学与科研的水平。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践锻炼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为教师提供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从而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日趋完善,通过高速计算对大量实验室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分析,可提供更完整、更全面、更直观的数据,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更好地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安全管理问题[1]。

一 实验室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仅从媒体公开报道上,就可得知每年都有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而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更是“无一幸免”。调查研究了2001年—2013年12年中发生的100起实验室事故,其中高校占71起,发现爆炸、火灾、中毒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分别占44%、42%与6%。造成事故的人为原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占27%)、操作不当(占1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占11%),合计达到事故总数的一半。这三种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更是高达88%[2]。

\

 
从主观原因上来看,不少实验室事故,是因为参加实验的学生安全意识淡薄,不按流程操作,或者操作失误造成的。例如配制溶液时,错将水往浓硫酸里倒,或者配制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未按规定等冷却就塞住瓶塞摇动,往往会发生爆炸等等。从客观原因上来看,设备老化以及设备故障是造成实验室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验结束后插座不拔或者不关闭电源也会造成火灾[3]。

虽然各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已经高度重视,且在逐年加强,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工作方法陈旧,校内各部门间反馈不畅等,仅仅是定期安全大检查或抽查的方式已完全不能满足现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师生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对高校甚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

二 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为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面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必须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预防为主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解决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本办法。

(一)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健全包括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教学工作条例、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化学药品管理制度、“三废”等实验产物的处理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在内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到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把安全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强化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4]。

(二)建立信息化平台

建立基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改变现有的学生安全教育与考试模式以及实验室准入制度。用设置考试合格线来保证安全教育的质量。用实验室准入制度确保安全教育能够覆盖所有需要进行教育的学生。对校内实验室进行分类分级,在平台内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实验室所需要通过安全教育模块不同。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的使用,使安全教育可以任意时间、地点,以多种方式进行。通过学习不仅要学生建立保护好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意识,而且要通过平台内的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在学生安全教育与考试情况信息收集、反映的基础上,可以对安全教育考试合格的学生给予相对应实验室的使用资格。未通过安全教育模块考试的实验室不准许使用。该部分应支持学生在线学习、练习测试、考试,以及考试承诺和证书打印功能等。

(三)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

高校实验室使用的大部分化学药品都具有不同的危险性。并且某些实验中甚至会用到易制毒和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所以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建立信息化平台,规范危险化学品的购买、使用、废液回收等环节,用技术手段对实验室内化学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化学药品的精细化管理。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审批、使用、库房管理以及废液空瓶的管理,都要按照具体流程进行操作。有些学校引入了二维码,可以实时掌握动态数据。在平台中通过数据分析,可使各级管理者实时掌握当前各实验室及存库化学品的存储状态,实现对危险化学品全时段、全流程、全覆盖的安全监管。该部分应支持化学品名录、供应商管理、库房管理、审批功能和查询统计等功能。

(四)建立实验室的实时监控系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建立预防为主的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如监控摄像头、报警装置、人脸识别等与电脑、手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相连接,可以在任何时间监控实验室的情况,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免事故与伤害的发生。建立门禁系统,像现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校园一卡通”作为门禁系统的门卡,作为身份识别准确且安全,易于管理,可以实时记录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并实现痕迹化管理,做到“有迹可循、有据可依”。还能协助调查实验室安全事故[5],为查找原因、分析责任提供可靠的依据。

\

 
三 结语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容易出问题的工作,它关乎到整个校园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面对新的形势,不断创新思想,积极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第一、永无止境,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利用更先进的方法、技术,寻求更多、更好的对策,有待于广大实验室管理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健,吴炎,等.蓝闽波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趋势[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6–242.
[2]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174–178.
[3]亓文涛,孙淑强,樊冰.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02):295–299.
[4]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3):274–277.
[5]陈玲.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82–2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