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通过对五年制师范数学课堂实施翻转教学的可行性分析,阐述了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以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旨在解决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师范数学;高效课堂
本文引用格式:杨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99):58-59.
新形势下,五年制师范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势在必行,传统的数学课堂主要将所有数学问题聚焦于课堂中,由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等模式进行,期望课堂中解决所有数学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往往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缓解教学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使之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顺势而生[1]。
一 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传统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实现的“信息传递”过程放在课前完成,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等学习资源,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将第二个阶段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吸收内化”过程放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2]。翻转课堂的实质为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师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这种新生产物,在各类中高职院校,已经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在使用,也受到众多教师的赞同与认可,这与它的很多鲜明特征是分不开的。翻转教学中发布的视频一般情况下比较短小精悍,有较强的针对性,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在观看学习视频的时候,可以自己掌握节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流程被重新建构,教与学更加个性化,课前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设计;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在线学习情况以数据形式呈现及时,有利于老师真正了解学生,实施科学评价。因此,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环境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翻转教学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学生自身特点需要
在五年制师范数学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模式尝试是必要的。首先,五年制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初中毕业进入师范学习,虽然年龄较小,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但是他们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有较强的课堂表现欲,善于接受新事物。其次,作为师范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师范生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要,翻转课堂的核心是把知识传递和内化的过程颠倒过来,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观看视频或其它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有疑问,或者自行查资料解决,或者在线讨论,或者留着课堂上提问等,不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而且慢慢地也会形成会提问题的问题意识。在知识内化过程,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设计教学,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时刻需要处于思考、交流、展示等状态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所需的许多技能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3]。
(二)教学现状需要
在五年制师范,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仅仅以每周2课时的课时量开设两年,需要教学的内容太多,课时严重不足,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经常会出现学生接受差,教学效果不佳,或者讲的慢了,完成不了教学内容等现象;其次,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被调动,从而出现学生上课打瞌睡或严重的玩手机现象,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最后,数学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虽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是过程性评价缺少部分数据支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可以定性和定量的呈现,为过程性评价提供很好的补充,同时根据学生的长期学习情况的分析,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引入分层评价。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实际教学中的这些问题[4]。
(三)教学环境和条件支撑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撑下进行。学校已经具备相关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功能教室,每位教师配置了计算机设备,校园网络全覆盖,学校定期组织的相关培训,泛雅搭建常用的微信、QQ等交互平台的使用,数学教师团队合理搭配,分工明确,教学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等,学生只需要借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交互平台上观看学习教学视频、查阅资料,和教师进行个性化互动,实现真正的课堂翻转。
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师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对部分数学教学内容尝试实施翻转教学,构建翻转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过程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课前任务学习
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情、课时目标和授课知识点制作学生学习任务清单,同时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的微视频、课件、学案或者测试题等学习辅助资源,其中图文并茂的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核心载体,是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比较重要的资源,因此微视频的设计制作是比较重要的,既要主题突出,又要生动有趣。学生课前领取学习任务单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对于有疑问的部分可以进行标注或讨论,教师在后台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学习的进度、观看视频的次数、有疑问知识点的标注、参与讨论情况、测试题成绩等,在此过程,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平台上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安排。
(二)课堂教学安排
在课堂教学过程,老师要根据学生线上学习、讨论及测试情况,安排适当的教学活动。首先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设计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让学生迅速投入课堂,然后针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列出存在问题,根据自主学习中的问题灵活安排教学活动,例如不容易解决的普遍问题可以由老师做重点讲解或安排分组讨论解决,对于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安排已经学会的学生讲解展示,一些极个别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个别解决,学生的讲解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过程的教师及时分析评价尤为重要,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还要针对学习目标、重难点再次进行梳理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后反思改进
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有的内容还需进行课后活动设计,或让学生选择了解拓展延伸的相关资料,或完成相应的自测练习。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反思改进,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形成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针对发布的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调整改进。
四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的思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选择合适的翻转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情来决定,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翻转教学,如对于比较抽象的,通过视频展示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不适合使用翻转模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因为难以理解,可能会出现挫败感,进而失去兴趣和信心。当然,有些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前学习,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用“翻转”模式进行学习则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灵活多样的翻转模式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转模式可以让数学课堂更有效。虽然我们实践的翻转课堂教学分三个阶段完成,但是在每个阶段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进行。在第一阶段课前任务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自主学习方式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的课堂教学安排是翻转教学的关键,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价值。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精心准备教学活动[5]。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针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情况,对于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让他们展示自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质疑和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从而使得所学知识得到内化提升,达到高效翻转。
五 结语
翻转课堂的独特优势,使得师范生的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教育背景,在课堂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摸索,勇于创新,才能探索出适合翻转教学模式,实现最终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邵菲菲.基于微课的高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7(21):12-13.
[2]许艳丽,谭万香.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17,6(2):75-77.
[3]刘全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5-46.
[4]徐群英.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0.
[5]张凯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40):307-3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