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0 10:20: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访问的方式来收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这个群体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增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

本文引用格式:龙瑶,李晔,周英.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报告[J].教育现代化,2019,6(99):219-220.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肩负着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国家和人民对大学生给予了极大的期望。然而一些大学生在经历高考的磨练后放松了对学习的追求,特别是独立学院大同学因为某项科目薄弱或是高考失利而没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学习、生活环境的转变,中学和大学管理体制的差异而导致了心理的变化;更有一部分同学因来以网络游戏等外部诱惑,而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忘记了他们的初心与追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的现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这个群体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独立学院的大学生重拾学习信心,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成就感,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可靠的有用人才。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现常表现的学习动机

(一)对专业的选择有认同感,比较感兴趣


由下表可知,个人爱好、对该专业的好奇心和自我认知是影响大学生选专业的主要原因,其中个人爱好占32.95%,觉得自己适合学这个专业占36.36%,出于对该专业的好奇心也占一个很大的比例,说明大部分学生选专业综合各方面考虑,比较理智,最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

根据本次调查发现56.44%的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比较感兴趣,24.2%的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感兴趣,其中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

1.考生根本不了解大学的各种专业。准备高考的同学们,平时根本不会抽大量时间去研究大学的各种专业,主要的了解渠道无非就是对社会一些现象的了解、家长和亲属的职业、老师的简单介绍等等,而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却一无所知。

2.家长越俎代庖,不考虑学生的选择。现在很多考生家长会为考生去填报志愿,根本不去了解专业,不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职业习惯去给考生填志愿;也有很多考生自己压根不去问志愿填报的事情,全权由家长一手操办,填什么专业也不问,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不管。最后造成考上大学后,才发现事情远不像高中那样简单,父母已经不能帮着操办专业学习的事情,因此学习越来越吃力,总是挂科,导致对专业失去学习信心,最后失去学习兴趣。

3.高考录取时被专业调剂,录取到自己没报的专业。这部分同学占一大部分,因为志愿填报的不理想,导致虽然被录取了但是是被调剂到了自己没有填报的专业当中去了。

\
 
(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是

由此数据可知,67.42%的同学表示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自控力差,59.85%的同学则表示自己学习浮躁,无法专心,35.61%的同学表现出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同时,有17.42%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14.02%的同学则是因为学校社交活动过多,被占据太多精力,只有3.79%的同学是由于父母对学业不关心而学习动力不足。产生问题的原因。

1.年龄阶段的影响。虽然大部分同学已经年满18岁,属于成年人,但心智却不够成熟,大学较中小学课外时间更多,课余活动选择更多,更容易被学习以外的事物所吸引,此外,大部分父母和老师对大学生的管教较中小学宽松许多,这种突然的宽松更容易让人把控不住自己。

2.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方式,网络世界更容易让人沉溺,尤其是对大学生。

3.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环境较中小学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激励,部分同学会因丧失中小学阶段的优势而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三)最能激发您刻苦学习的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来源

由此数据可知,对于学习动力的内部调查时,大部分同学学习动力来自兴趣,乐于对专业知识的钻研、找一份好工作,少部分的同学是为了通过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兴趣、好的工作、提高自我修养、证明自我的价值都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这也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更具目的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内部学习动力的关键。

本次我们在对激发学习的外部动力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同学表示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同学会因为奖学金等荣誉而刻苦学习,另外一部分同学表示当受到自同学的赞赏或为满足父母的对自己的期望,学习动力会有很大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从中发现本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学习方法不正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正确运用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经过本次调查发现本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使自己学习上花了许多功夫但是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这也就让大学生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丧失学习的兴趣、自我效能感下降。

2.学习内容不是很实用。大部分大学生上课不愿听讲是因为他们觉得在校所学知识对自己以后走入社会并不适用,而且一些知识晦涩难懂,无法把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没有目的的学习是无效的,从而使得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选择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备考。有部分同学反映这种备考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做题的机器人,自己所学的知识知识印在了期末考试的试卷里而没有在脑海里留下痕迹。

3.大学生的自制力低。大学生的自制力之所以不高,归根结底,本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学习上受挫、自我怀疑、自我效能感降低,再加上当今社会外部诱惑越来越多。

二 增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1.我们通过分析认为改变教学模式,加大教学中的实践课时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优秀的教师具对同学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优秀的教师具有榜样作用,能对学生的学习观产生巨大影响。

3.从大学生进校开始有目得的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找到适合个体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保持适度的期望值。不时让学生的学习能得到来自学校或家长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

 
三 结语

学习动机和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数据表明,学生学习动机高,其被试的效能感也会相应高,表明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一般对自己的能力较为肯定,在对自己从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为之积极努力。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大学生若越敢于挑战,他们在完成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或工作时积极性高,愿意负责并热衷于其中。我们由此通过其学习动机来预测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马先明,孙荣山,桑运川,等.大一新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126-128.
[2]曹文飞,张乾元.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4):131-134.
[3]李雪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84-88.
[4]李音.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浅析[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0(7):57-58.
[5]周琰,王学臣.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3):84-86.
[6]胡宝华,孔德臣,王深,等.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3):293-294+2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