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在夯实学生基础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独立学院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面临定位不准、师资力量不足、教材难度大、教学模式老旧以及教研活动开展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拟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探讨《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改革;方式和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陈佳.独立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式与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9,6(87):122-123.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一二年级极为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础阶段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目前独立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多依旧采用传统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教学效果也未如预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出现,《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本文拟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探讨《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式和途径,以更好实现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目标。
一 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受母体学校(下文简称“母校”)的影响甚大。在创办初期,会模仿甚至直接照搬母校的培养方案。母校和独立学院的招生批次往往不同,录取分数相差较大,学生水平也有较大差异。独立学院学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因生源地不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差别较大,部分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很大的依赖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母校的培养方案并不符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要求。而在后续的办学过程中,独立学院需要进一步修改培养方案,但无法完全摆脱来自母校的影响,缺乏专业特色,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也不符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1]。
(二)师资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的师资包括自由专职教师、长期外聘教师和短期兼课教师,成员的复杂给教学管理带来了难度。独立学院没有国家拨款,完全依赖学生学费收入,为降低办学成本,聘用了大量的外聘教师,其中包括在读硕士。外聘教师流动性大,这导致了《综合英语》任课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然而独立学院建校历史短,自有教师多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虽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和岗位资格,但缺乏企业或行业实践经历,“双师型”教师比例低。
(三)教材难度大
独立学院的教材使用同样深受母校的影响。来自母校的兼职教师倾向于使用和母校同样的教材,减轻备课负担。《综合英语》课程一般使用同行公认的经典教材、优秀新教材,主要是由外教社和外研社出版,面向全国所有院校的英语专业。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这些教材难度较大,使用效果不佳。目前,单独为独立学院开发的《综合英语》教材较少。
(四)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弥补学生基础方面的不足,《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紧抓课本,以教课文为主要手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并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评。这种教学方式重输入,轻输出,教学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学模式依旧传统,未能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技术发展信息共享平台,学生的课后学习状况缺乏有效监督,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在内的方法与手段使用较少[2]。
(五)教学研究开展不足
独立学院的定位为教学型单位,教研和科研要求没有母校高,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师多为青年教师,科研教研经验少,基础薄弱,教研科研活动展开不充分,无法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也无法实现以研促教。
二 独立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式和途径
(一)制定独立学院特色的培养方案,编写符合独立学院学生需求的《综合英语》教学大纲
基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色和需求,制定培养方案,编写《综合英语》教学大纲。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独立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既要重视打好基础,保证主干课程的学时数,同时也可开设一些拓展课程,兼顾学生未来发展。另外,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重视实用性,符合行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独立学院在编写《综合英语》教学大纲时,应将以上因素考虑在内,设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分配学时,制定更具激励性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办法,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以最终达到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二)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
考虑到《综合英语》在基础阶段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应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学团队。由于独立学院师资构成复杂,为保障教学团队的稳定,学院倾向于安排自有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承担《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为保障教学质量,弥补青年教师自身的不足,学院可安排资深教师加以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将他们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独立学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聘请专家开设关于教案编写、课程设计、师生互动、教研教改等一系列讲座,也可派青年教师外出观摩访学,有计划地科学地培养青年教师[3]。
(三)加强教材建设,选编符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他们的实际需求一方面是要弥补入学前的不足之处,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考虑实用性,为就业做准备。面对这一实际问题,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师在选择教材时既要考虑实用性同时也要兼顾行业发展方向。在独立学院层面的教材较少的情况下,学院可鼓励教师自编讲义,集体备课。在条件成熟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帮助老师们将讲义修订成书籍出版。独立学院也可鼓励老师们与出版社合作开发配套教材。
(四)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
独立学院应鼓励教师密切关注国内外教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检验教学理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近年来国内最新的英语教学理论非“产出导向法”莫属。文秋芳教授总结了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于近年提出了“产出导向法”这一全新的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和关键能力说,提出了四个教学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教学流程是由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以教师为主导,实施师生共建。这一理论在多个高校进行了教学实践。独立学院教师在《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可加以尝试,以检验其在独立学院层面的适用性[4]。
在教学手段方面,独立学院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例如小组讨论、演讲以及辩论等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丰富了现代的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微课、慕课的制作以及多种教学平台和语言学习应用程序的开发使《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不再局限于课堂。独立学院可以鼓励教师制作《综合英语》课程相关的微课与慕课,参与开发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积极地自主学习。
(五)制定相关教研科研制度,促进和激励教师展开相关的教研科研活动
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独立学院应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出台相关的教研科研制度和激励机制,设立教研科研项目并加以资助,并鼓励教师组成团队展开教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
三结语
《综合英语》作为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其开设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方面责任重大,是高年级学习的基础。目前,独立学院的《综合英语》教学仍有诸多问题。为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独有的特征,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独立学院还学重视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堂加以实践,鼓励教师展开科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5]。
参考文献
[1]陈鸣芬,欧茹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探索——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65-269.
[2]霍燕.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建设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65-66.
[3]蒋俊梅.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6(1):3-4.
[4]万书霞.基于英语新闻和讲座的CET听力改革及后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5):62-64.
[5]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以《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3):104-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