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9 10:14: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和所学专业、完成角色转变、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阶段性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入学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专业教育、学业支持活动和提升综合能力几个方面,随着不断思考和实践,逐渐完善入学教育体系,能够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高校生活,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角色转变;适应高校学习生活

本文引用格式:丛丹赋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92):171-172.

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转折点,学生从高中时期过渡到大学时期,高校辅导员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生活方式转变和良好习惯养成,助推完成由教师督促学习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由依赖家长照顾生活起居向集体生活转变,由学习目标明确到自主规划未来转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堂课,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对于帮助学生面对更加多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有重要意义[1]。

一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高校新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还缺乏认识。高校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邀请知名党员专家开展入党启蒙专题教育讲座,讲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大学生的关系,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勇气和智慧,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新生团支部与高年级党支部进行“一对一”对接,新生与党支部党员“一对一”对接,增强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党支部带动团支部,增进党支部与团支部的沟通,发挥高年级党员的榜样引领和思想引领作用,帮助新生不断学习先进思想、逐渐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开展校训传统育人活动,通过观看校训精神视频、开展学校名师讲座、组织参观校史博物馆等活动,为学生讲解学校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爱校荣校,继承和弘扬校训精神,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帮助学生努力成为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

\

 
二 开展学院专业教育,稳定学生思想

高校新生刚刚入学,大多对自己的学院和专业缺乏了解,部分学生通过专业调剂录取,对所学专业更是缺乏目标和兴趣,随之而来,容易引发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高校需要通过开展学院专业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稳定学生思想。

开展院系领导与新生见面会,讲述学院的概况及发展历程、学科及专业设置、国际交流与合作,详细阐述学院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籍管理的相关制度,讲解学院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解答学生关于专业方向、实验室现状、学生选课、奖学金等方面的疑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和大学生活,初步树立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建立纪律秩序观念,为高校新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优秀学长与新生交流会,讲述大学学习规划,介绍专业方向分流方法和专业课学习的心得体会,讲解保研、考研的成绩要求和具体流程,帮助新生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确立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开展参观学院研究所和实验室活动,展示研究所的师资力量,讲解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信心。

三 开展学业支持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进入高校后,由于授课模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学生由家长和老师督促学习、被动接受知识、时间被课程和自习课填满,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接受知识、课余时间充裕。面对突然宽松的时间、大量的课程和缺乏父母老师的督促,高校新生在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上面临诸多困惑。高校需要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开展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高年级榜样学长讲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从保研经验、社团活动、竞赛经历、志愿服务等方面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讲述大学生活的点滴感悟,分享本科期间获得的荣誉和成果,帮助处于迷茫时期的高校新生确立大学的阶段性目标,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科研、志愿服务的热情。

开展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计划,定期开展阶段性测验和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复习进度,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和熟悉考试节奏,训练做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开展学霸上讲堂活动,选拔各科测验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组成讲师团,总结归纳知识点,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对重点题型进行讲解,提高解题技能,并为学生进行答疑,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业帮辅。制定寝室文明公约,构建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学习、生活习惯,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意识[3]。

四 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高中时期,学生多以学习为主,以考试分数为目标,学习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涉猎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学生进入高校的初期,应当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丰富学习生活,锻炼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在高中时期,大部分因为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和长辈的呵护下,大多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进入大学,大部分课程采用同专业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对班级缺少概念和归属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素质拓展活动,经过多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新生在相互配合、相互鼓励中慢慢熟悉起来,在一个又一个的团队项目中,逐渐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协作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提升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4]。

邀请学校特色社团为新生进行集中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加入一到两个学习类和兴趣类的社团,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增强社交能力,并通过社团活动,逐渐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

学生干部是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学生骨干的培养对于班级班风和学风的建设至关重要。开展学院班委培训会,详细梳理各个班委的工作要点,合理分配班级工作,强化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5]。

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和消防演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微信“安全微伴”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防火、防灾和防盗等常识知识,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保障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学生适应高校生活的关键步骤,对于学生日后在高校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影响。高校辅导员应当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完善入学教育体系,使其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蔡爱萍,张吉国,郑红芬.大学新生入学角色转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1):84-85.
[2]任源.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12-14.
[3]尹红晓.推行宿舍文明公约,加强宿舍文化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89+95.
[4]张建,程亚红.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7(13):127-128.
[5]杜雅洁,王震.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培养学生干部的思考[J].新西部,2019(09):115-116.
[6]宋莉璐,房征岩.系统思维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探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35):180-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2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