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数据视角下的智能手机助力教学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7 17:22: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正在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视角探讨智能手机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当下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智能手机大数据的挖掘价值。

关键词:智能手机;大数据;教学;学习

本文引用格式:朱慧,田容雨.大数据视角下的智能手机助力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9):277-278.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8.1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高达98.6%。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2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学生占比达25.4%[1]。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神奇的手机客户端可以网上新闻、网上视频、网上购物、网上外卖和网上支付等等。

智能手机为我们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对高校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些干扰。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等行为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些学校通过设置收纳袋等措施将手机隔离在课堂之外,这种做法虽然得到了部分教师的赞同,但是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根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希望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2]。在移动互联网和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其把手机拒之课堂门外,不如因势利导,把手机变成辅助课堂教学的利器,发挥其优势。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颁发了5G(这里“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牌照,宣告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3]。5G网络的理论最高传输速度可达10Gb/S,相比4G网络的理论传输速度快数十倍,华为第一部5G手机也已在预售。有了5G网络,手机上传和下载文件、视频直播的速度都将大幅度提升,受限于网络传输速率的一些手机教学APP也将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手机教学APP在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譬如老师的课堂PPT、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学生之间的讨论话题,课堂的测验结果,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以及碎片化学习产生的数据等等。那么,这些数据有什么应用价值,这些数据将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产生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些海量数据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本文将围绕这几个主题展开相关的探讨。

\

 
一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手机应用助力教学全过程互动反馈

目前,高校大学生几乎人手至少一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学习中的应用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在课堂上的应用,手机通过APP与教室的多媒体电脑、投影仪教学设施连接,搭建辅助老师授课的教学平台,譬如进教室用手机签到加入课堂群,老师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随机提问,在班级群里发送PPT,进行随堂测验等等。手机在课堂上的这些应用都会留下数据记录,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学生评测的参考值。譬如,学生的期末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手机签到的数据反映了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可以纳入这门课程平时成绩的一个统计数值。课堂测验的分数可以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出错率高的题目说明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熟练,老师可以返回手机教案查找原因,如果是教案表述的不够清楚或者太枯燥乏味需要立刻改进,改进后再给学生讲述清楚,防止对后续课程产生阻碍。但是,如果是教案里的这个概念已经表述清楚,那么考虑是否练习做的太少,加强练习后再测验,可能会让你收获惊喜。手机上的数据可以及时反馈教学过程的问题,老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案。

另一类手机的应用就是课后用于完成作业或者网络在线学习,譬如在搜索引擎上查阅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慕课、微课程的网站进行在线学习,完成在线作业和在线考试。课堂上,老师通过手机群发作业给学生,学生写作业过程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查阅资料得出答案。课后作业的计算题不会做,有可能是课堂上老师讲得一个例题或计算公式没听明白,此时可以通过手机APP查找上节课的电子教案数据,如果看了电子教案还是不会,可以通过手机APP给老师留言,老师看到学生的提问后可以针对这个难点给出在线讲解。提问次数多的题目是学生们没有理解题意,还是读懂了题目找不到解题的思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留言的统计次数和问题广度对照教材和PPT来分析一下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课的时候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情况,老师凭借授课经验总结出哪类题目容易出错,大多数人会怎么理解,而手机APP上的题目可以及时反映学生质疑的问题,问题出在哪个章节哪个概念,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可以捕捉到比较准确的信息。这样一来,新入职的老师可以结合手机上的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还可以通过手机平台随时跟进学生互动,根据学生的日常反馈情况调整授课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早成为业务娴熟的老师。以往教育反馈评价的对象侧重点偏向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然而对老师的教学评价反馈较少,反馈针对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究其原因就在于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有问题,大数据出现后,这一现状将逐渐得以改变[4]。

二 智能手机大数据对接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助力教学管理

当下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逐渐趋于规模化,校园网门户平台上搭载了全校各个教学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每个信息管理系统里都存储了大量的数据。譬如学籍数据、课程数据、教室数据、教材数据、成绩数据等等。在校园网WIFI的全面覆盖下,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查询上课时间、地点以及考试成绩等等,老师们可以用手机登录教学管理系统查询课程安排的时间、教室和班级,阅卷结束后录入学生的成绩。当下,我们对数据的应用主要是汇总后录入到教学管理系统里,譬如新生入学后通过信息采集,照片导入到系统里,学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和户籍信息等录入到系统里,然后可以对这些学生数据进行查询,可以通过姓名查找,也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查找。教室数据的应用主要也是汇总和查询,譬如查询教学楼A的101教室有多少个座位、周一的1-2节是什么课程。教学管理系统里的数据查询方便老师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

智能手机访问能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查询信息,这些访问记录可以用来做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有利于精准教学。手机选课的访问数据可以反映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爱程度,如果一门课程的点击率高可以判定这门课程肯定是受欢迎的,那么可以继续分析数据,这门课程为什么受欢迎?原因可能有多种,可能是因为老师讲的好、能够吸引学生,也可能是因为课程比较简单、容易考过,或者是因为课程是新兴学科、很新鲜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对这些选课访问数据进行提取挖掘,得出结论。如果受欢迎的课程是因为老师讲的好的结论还可以作为评教数据的参考值,这样以来数据实现了流动和共享,手机访问数据的价值就可以得以延伸了。

三 增强数据安全防范意识,做好数据存储备份

智能手机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因为手机上可以安装各种类型的APP,而许多APP都能获取你的位置、保存浏览记录、推送消息等等,像QQ、微信等APP随时随地可以访问好友的空间、朋友圈里的照片、文章等等,所以你的手机很容易就暴露了你的行踪和你的喜怒哀乐。我们要树立数据安全防范意识,重视数据的存储备份管理,保证手机系统的安全性,不要随意安装软件捆绑的APP,防止黑客病毒入侵,安装手机杀毒软件,定期查毒杀毒。安装APP时仔细阅读安装说明,防止恶意插件潜入。手机数据要及时保存备份,可以通过电脑备份存储或者直接通过云盘备份。手机下载的文件也要注意安全扫描,防止病毒携带。用手机传输重要的文档数据时要做好加密工作,防止数据信息泄露[5]。

\

 
四 结语

本文从大数据的视角,探讨了智能手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出结论智能手机有助于教学全过程互动反馈、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智能手机大数据可以对接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兴东.中国互联网25年[J].现代传播,2019(04):1-10.
[2]杨鹏.让智能手机为课堂助力——尝试两款手机软件在教学中的使用[J].物理通报,2014(04):75-79.
[3]贺诗.5G.5问[J].中国经济周刊,2019(11):38-42.
[4]王红艳.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知识与实践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5(04):22-26+36.
[5]尹靖康.大学生课堂学习中智能手机的影响和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08):72-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2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