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及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7 16:21: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不仅仅承担着人才培养平台的作用更承担着科学创新研发基地的功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学生接受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道德指标等都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科学创新研发效率。所以在新形势下,承担着高校教育活动方向标作用的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认清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着的挑战,提出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策略,以期能够化挑战为机遇,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牛玉婷,朱启龙.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及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0):218-219.

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改变人类现有的分析和观察思维,已经是当下仍至未来很长时间内人类获取新知识、构建新价值的原动力所在。同时大数据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中,刺激行业既有形式内容的创新变革。以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为例,大数据时代不仅仅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带来变化,更是刺激着思政教育的形式发生变革。这些变化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有积极意义也带来了制约,其本质就是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能够把握时机做好大数据时代下的创新发展。因此对高校思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所面临着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总结,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1]。

一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挑战

(一)高校思政教育基础设备不科学


第一,大数据时代下带来的不仅仅是软件资源方面的变化,更是实现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创新变革。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而言,大数据时代对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方向,但是既有的思政教材中无法实现对这些新内容的融会贯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实际生活相互割裂,丧失其原有的指导性导向性作用。第二,大数据时代下需要通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来展开教学活动,而高校在展开思政教育过程中,较少的使用网络技术,因此导致其思政教育的效率低下。第三,教师资源方面也存在困境,主要表现在各种新技术、新资源的出现,让思政教师应接不暇,教师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导致大学思政教育中一些新资源无法正确的传递给学生。如在思政课堂中,教师原本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将最新发生的时政消息同思政教材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应对纷纭变化的社会信息资源的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事实上并没有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计划[2]。

\

 
(二)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处理难度较大

大数据时代给思政教育带来丰富的资源信息,这些资源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大数据时代下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显,国外文化思想对我国人民群众思想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如何甄别国外文化,从中吸取优秀内涵,消除其文化侵蚀内容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所在。而大数据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且处理完的数据的价值也受到影响。因此在海量的数据中,思政教育资源的处理难度增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数据的优化。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性越发凸显,其主流意识被冲击,追求更多的个性,而大数据下的各类数据的随意性,导致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呈现出更高的随意性,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降下。因此整体上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的机遇

虽然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诸多的挑战,但是同时大数据也给予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一是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大学生从小到大接受到的信息资讯较多,学生的思维和理念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宽度和广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个更好的起点和平台。如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的来倾诉表达自己的思想状态,这些资讯能够被大数据技术所总结归纳,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同时学生的思维和观念的受到多方的影响,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容易在大学生之中推广开来;二是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空间实现了拓展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是由其获得的信息资讯来决定的,而这些资讯通过筛选,潜移默化的在大学生意识心态上传播发展。在大数据发展下,对于这些要被传输的信息资讯的内容和空间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三是大学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往往是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方式相对单一,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受到影响。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一些网络技术被应用到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仅在资讯获得的渠道上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在资讯传输的便利性和有效性的也得到了提升[3]。

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策略

针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着的现状,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必须能够把握机遇,采取措施有效规避挑战,才能够在新的形势下将高校思政教育带动一个新的高度。

(一)借助大数据技术,展开高校思政教育活动

第一,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有效地加入大数据时代下的新的技术设备。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创建思政学习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分布一些思政任务,完成任务的学生能够取得既定的学分,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思政网络平台来展开对最新思想文化的宣传传播;再如,高校借助校园网来发布一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思政自主学习活动中。第二,借助大数据技术,丰富当下的思政教育资源。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只有几本专业教材,思政教育同其他的教育活动相互独立区分开,这大大制约着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发展,而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借助网络技术能够挖掘或是赋予专业课知识内容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将专业课教学同思政教育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4]。

(二)整合大数据趋势,创建新型思政教育模式

如何发挥大数据技术对于高校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最根本的就是能够扬长避短,因此当前必须能够将大数据时代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进行重新的创建。第一是构建新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如当前学生的休闲生活充斥着自媒体平台的各项活动,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可以制定“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来展开思政教育。如传统的辩论赛等思政教学形式,当前可以将其转变为抖音小作品的形式,更好地的摆脱思政教育在时间、地点上的限制,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完成思政教育。第二是有效地创新教育机制,从教育思维入手实现教育环境、教学模式的转变。如利用社交平台等渠道,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学生精神引导;再如学校在展开校园文化创建展开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完善学校的网络环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民主、平等的学校学习环境,同时也在网络平台中激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在面对一些时事的时候,做一个冷静、能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新时期大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在内容、形式、意义作用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发展[5]。

\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规模势必会朝着更深层次的发展,这就是大数据技术和时代的由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而言,大数据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变迁,能够带来思政教育的内容的拓展,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实践化、应用化发展,但是同时大数据时代也给思政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如大学生所面临着的意识冲击、诱惑更多,对于思政教育相关数据的处理难度增加,思政师资力量、基础资源配备不齐全等问题。这都要求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能够正视发展现状,更好地采取策略规避风险,把握机遇,当前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下的资源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内容;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创建更加符合当下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机制,提高思政教育效率[6]。

参考文献

[1]凌俊.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07):113.
[2]朱诗蕊.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J].中国民族博览,2019(01):70-71.
[3]杨箐,邵婷婷.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1):75-76.
[4]黄安生.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9):75-76.
[5]陈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分析[J].品牌研究,2018(04):256+258.
[6]陈璐莎.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3):164-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2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