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结合教学经历针对食品添加剂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学情等方面对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学进行思考与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方敏,等.“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思考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5):55–56.
食品添加剂是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每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性质、作用机理和应用。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学习先修课包括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化学等。作为一门专业课,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内容枯燥,抽象性强,要点分散等。目前以教师作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学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创新,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志趣和潜能,提升学习效果并设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围绕学习成果形成“目标—指导—评估”的循环和持续改进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是食品添加剂课程任课老师要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根据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良好、社会责任感强、适应食品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围绕培养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学情等方面对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学创新进行思考,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一点借鉴。
一 教学理念—变CBE为OBE
基于课程和知识的传统模式,简称CBE,基于学习产出的模式,简称OBE。CBE和OBE的区别在于CBE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以教师、教科书为中心,激励源于教师的责任心,缺乏互动和连续性,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估,结果依赖于学生的上进心和教师对学生的管束和鞭策。OBE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动力来自学习产出的不断反馈和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强调学生为结果而学习,教学和学习过程互动持续改进,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持续评估。从本质上讲,OBE教育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习成果形成的“目标—指导—评估”的循环和持续改进。将OBE理念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计算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根据达成度来改进下一年的教学,不断地改变方法,评估教学,改进教学,直到学生能够达到毕业要求的指标点。
二教学方法—变填鸭式教学为案例教学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研究食品添加剂性质与应用的学科。随着食品工业飞速发展和加入WTO以后日益广泛发展的国际贸易的需要,常规授课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食品添加剂作为一门专业课,由于其涉及众多化学、毒理及生物的理论知识,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和枯燥,初学者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教学创新将这些难点内容采用问题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如通过亚硝酸盐的误食中毒事件引出话题护色剂,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1)菜市场的肉,早上看见的肉是鲜红的,下午却是褐色的,肉是怎样变色的?2)为什么在肉制品中要添加亚硝酸盐等问题要求学生组织讨论,然后由老师带着学生透过这些现象去找寻护色的原理。经过上述案例分析,使学生对血红素的结构、血红素中铁离子的价态与肌肉的颜色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同时对肉色的保鲜也有深刻的认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与现象,达到了形象化、直观化的效果。
从期末考试有关本章的考点得分来看,满分10分,学生平均得分9.2分,期望值为7.5分。学生得分超出期望值,证明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模块的知识。本案例的分析只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初步尝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 数字时代下,改善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内涵、过程和产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教师将这些新兴的技术应用于课堂来改善学习体验。这些新兴科技、学习方式及教育理念给教师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带来很大挑战。本人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网上在线课程,与传统学习相比,在线学习有以下优势。首先,在线学习优化了学习资源。传统教学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资料没法在课堂上展示,开了网课以后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知识来源。其次,在线学习使得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学习,自由掌握学习进度。第三,通过在线学习系统数据的反馈,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课程章节的难易度,这些学情的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当然,在线学习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赋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在线上学习和生生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这也为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环境。
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也对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老师还要适应新的角色、学习新的技术。怎样在科技的支持下,快速地适应新兴的教学理念进行混合式学习探讨,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
四 强化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
利用其他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机会深入食品企业,了解某类特定的产品或者了解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点,了解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在食品中的作用以及用量和使用范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五 自学自教相结合,在过程中体验丰厚的收获
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将让学生分组,将一些感兴趣的章节如营养强化剂、酶制剂等做成课件,经教师课下指导后,由学生上讲台讲述10-35分钟,台下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上台讲述的学生由老师任意选择,这样每个学生都要努力搜集资料、组织语言准备汇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合作,学习计算机操作,制作PPT,搜集资料,又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食品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二次学习与巩固,同时上台演讲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都为以后就业及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学中,利用混合式教学,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让枯燥的课堂和抽象化的概念、深奥的原理“动”起来,将食品添加剂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志趣和学习潜能激发出来,使他们沉浸在教学内容当中,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教学效果就跟着提高了。食品添加剂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上的开发与应用,我们要不断地调整与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满足新世纪对食品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翠翠,邱松山,张钟,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讨[J].农产品加工,2016(03):79–81.
[2]高丽.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文,2018,40:192–193.
[3]阚建全.食品化学(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4]柳青,罗红霞,黄广学,等.基于翻转课堂的“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7,12:69–71.
[5]陈学宏,魏屹.“食品添加剂”教学体系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02:111–112.
[6]贾鹤鸣,张佳薇,刘一琦,等.基于OBE理念的运动控制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8,1:83–86.
[7]郑立红,李春华.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68–70.
[8]祝智庭,孙妍妍.无缝学习——数字时代学习的新常态[J].开放教育研究.2015,1:11–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