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设施蔬菜栽培学》是高等农业院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针对该课程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模式改革上提出几点思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及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设施蔬菜栽培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本文引用格式:肖怀娟,王吉庆.《设施蔬菜栽培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93):78-79.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1]。《设施蔬菜栽培学》作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生物学和设施环境学知识为理论基础,讲述设施条件下的蔬菜种植理论与技术,属应用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及创新的意识。为深入贯彻“成都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河南农业大学《设施蔬菜栽培学》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本课程组根据设施蔬菜栽培的最新发展和长远建设规划,结合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下几条改革建议,以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传统课堂教学多采用的“满堂灌”,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过程,是学生“被动接收”的过程。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讲课方式又多表现为对幻灯片文字的“语言宣讲”,注重了视觉效果,积极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在教学内容上,传统课堂教学多是按照教材体系进行讲授,难免给学生造成知识“繁杂”和“零碎”的感觉。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缺失,最终影响到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2-3]。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目的性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传播知识,还是通过传播知识达到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施蔬菜栽培学》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秀课程,本课程讲授一向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课程讲授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培养目标一旦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地确定就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涉及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共同发挥,是以调动“两个积极性”,实现“内容、形式、方法和效果”的统一过程[4]。本课程组在总结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二 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掌握《设施蔬菜栽培学》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围绕“栽培理论”讲总论、围绕“栽培实践”讲各论,进一步突出重点[5]。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学生参与讲绪论”和“四途径教学”,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体现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式教学;采取“一单开、八种植”改革实验课讲授模式,培养“八种”实践技能;实行“四调查、一参加、一报告”改革教学实习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实习的“五目标”。
三 教学模式改革拟采取的方法
(一)采用“学生参与讲绪论”培养课程兴趣
讲好“绪论“是培养课程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讲授绪论时安排学生查阅蔬菜对人体营养、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农民致富、对国际贸易重要性的案例,查阅蔬菜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取得的成就,安排学生自己讲本课程的重要,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蔬菜产业的重要;教师要讲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讲好蔬菜产业发展方向与前景,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希望。
(二)围绕“栽培理论”讲《总论》
《设施蔬菜栽培学总论》的课堂讲授紧,紧围绕蔬菜栽培学相关的理论开展,主要讲述蔬菜栽培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把基本操作放在各论田间讲授;把育苗技术放在《设施蔬菜栽培学实验》结合实践讲授;对土肥水管理理论和方法部分,安排学生温习先导课程,由学生进行课堂讲解。
在讲授过程中,由生产实际问题引入栽培理论,激发学生兴趣。在授课方式上,不是照搬讲解幻灯片内容,而把幻灯片作为讲课内容涉及的图标、流程、操作、现场的视觉画面展示,以语言逻辑作为讲课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带着理解、带着疑问、带着期待,在继续听讲中获得答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围绕“栽培实践”讲《各论》,采用“四途径教学”
对《设施蔬菜栽培学各论》,教师按照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应用操作等内容科学分类,采用“四途径教学”进行讲授。即:①学生自学:起源、营养价值、生物学特征特性;②学生讲授:植物学特征、对环境条件要求、类型、品种;③教师课堂讲授:生长发育周期、栽培季节与茬、栽培技术要点,其中栽培季节与茬、栽培技术要点结合案例进行教学;④教师田间讲授:植物学特征、类型、品种,栽培技术要点示范操作。
(四)采取“一单开、八种植”培养“八种”实践技能
单独开设《设施蔬菜栽培学实验》,主要解决《设施蔬菜栽培学》涉及的基本理论验证、基本理论应用、基本操作实践和创新性实验的训练。配合《设施蔬菜栽培学各论》的田间讲授,完成大白菜、萝卜、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豇豆八种蔬菜从种子到产品全过程种植实践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八种”实践操作技能,即熟练掌握蔬菜育苗技术、定植技术,植株调整技术、保花保果技术、化学调控技术、田间草害防治技术,肥水定量管理技术、土壤管理技术。
(五)通过“四调查、一参加、一报告”,实现教学实习的“五目标”
通过“四调查、一参加、一报告”实现《设施蔬菜栽培学》教学实习的“五目标”,即:在教学实习周,调查科院所、调查蔬菜生产示范园、调查农资市场、调查蔬菜农产品交易市场,参观蔬菜博览会、使学生了解现代园艺的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资料的供应、蔬菜产品的销售、蔬菜产业的延伸,建立全面的蔬菜产业的科研和生产理念,并完成“一报告”,即《百亩蔬菜种植园规划及高效种植可行性报告》的编写,通过“一报告”使学生模拟运行园艺产业园,培养规划园艺园,经营园艺园的能力。
四 结语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为得到突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得到增强。把教师从“传授知识”和“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的地位和工具中解脱出来,成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答疑者、传授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向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本科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8,(15):4-10.
[2]张颜,李好,李智,et al.设施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5):248-249,251.
[3]朱磊,李严曼,李胜利.“互联网+”在蔬菜栽培学教学改革与创新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8,No.336(04):34-35.
[4]宋士清,王久兴,武春成.“设施蔬菜栽培学”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创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5-9.
[5]许彦鹏,李丹,付永平,李玉.慕课在农业院校本科教学中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21):187-1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