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旅游+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6 14:27: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本文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在“旅游+互联网”背景下从课程现状分析、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实训项目设计、教学方法改进与考核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以期提高《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旅游+互联网;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

本文引用格式:李萍.“旅游+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0):247-249.

21世纪是属于互联网的时代,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旅游+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其主要商业模式和产业发展正在发生改变,从线上到线下的模式成为传统旅行社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专注于产品品质,提高效率。在此背景下,旅行社计调的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相比传统行业背景,现如今旅游行业对计调的网络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是培养旅行社计调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专业课程,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也需随着时代发展进行相应调整。

一《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现状

《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是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操作性强。本课程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熟悉和掌握旅行社计调业务的基本概况、业务种类、业务操作流程等知识,从而为今后从事旅行社计调工作打好基础。

该校《旅行社计调业务》开设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前期已完成导游资格证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后续将继续学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本课程每周安排4课时,一学期72课时完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任务以及考核测评。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训实践穿插的方式进行,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方便课程开展实训实践教学,学校建设有专门的智慧旅游实训室和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室,根据旅行社岗位工作职能进行功能分区,同时仿照旅行社实体店的真实环境,营造旅行社工作的场景和氛围,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实训任务,达到检验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目的。

\

 
二“旅游+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该校为五年制高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学生,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走产教研一体的发展道路,旨在为社会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精的优秀人才。学校招收的学生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生在入学之初基础薄弱,对专业认识模糊。而学生在毕业后,企业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旅游行业一线岗位所需技术技能,能直接胜任一线工作岗位,例如导游、计调、销售等。可以说,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锻炼情况将对其就业和发展起关键性作用。鉴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就业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课程学习应紧密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从事计调工作打基础,在传统旅游行业背景下,旅游业务主要体现为线下经营模式,线上服务项目较少,产品趋向雷同,计调的工作以旅游团队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项目的线下联络、协调、安排为主[1]。当前,旅游业发展迅猛,新业态层出不穷,游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互联网发达的社会环境下,“旅游+互联网”成为主流,产品的个人定制和旅游业务的线上操作已渗入到旅行社业。一些发达地区的部分旅行社已建立旅行社业务流程系统,计调可以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也将成为未来旅行社计调工作的趋势。在此趋势下,企业对计调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动态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来应对企业的需求。

(二)《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长期以来学校重视教学改革,大力支持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鼓励。同时,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其中,旅游管理系与当地多家线上、线下旅游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邀请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程教学指导,这些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宏观层面的保障。

从微观层面来看,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正有序开展,拥有行业领先的智慧旅游和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同时职教云教学应用平台已在教学中使用,保证了《旅行社计调业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技术保障是基础,人力资源是关键。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拥有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教学经验丰富,对课程开发思路清晰,能有效指导《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此外,学生在学习《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前,已学习了《旅游概论》、《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地方景点导游》等前导课程,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知识,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奠定了学习基础。

三“旅游+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一)确定课程目标


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主要针对旅行社计调岗位对企业展开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是“旅游+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计调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变化和新背景下计调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变化。调研对象以苏州传统旅行社计调工作人员为主,同时兼带旅游电子商务公司,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在计调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调研,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计调课程的教学目标[2]。计调业务是旅行社最核心的业务,关系着旅行社发展的命脉。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互联网”对旅行社的影响,计调工作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信息技术手段。鉴于此,《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应使学生熟悉旅行社计调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并熟练掌握计调业务操作流程,能将所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用于工作岗位,同时让学生熟悉信息技术手段在计调工作的应用。综上,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计调岗位人才。

\

 
(二)选定课程内容、设计实训项目

根据计调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参考国内现有《旅行社计调业务》教材,结合当下旅游业发展形势,《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选定了七个项目,分别是计调工作认知、国内接待计调实务、国内组团计调实务、入境接待计调实务、出境组团计调实务、网络计调业务和计调对突发事件和投诉的处理。其中针对当下互联网在旅行社业中的应用和当前旅行社计调岗位能力要求而增加了项目六“网络计调业务”和项目七“计调对突发事件和投诉的处理”。针对七个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和实训项目的设计[3]。

(三)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差,传统的理论授课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旅行社计调业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项目一计调工作认知主要是关于计调概念、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传统讲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计调工作的认知。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计调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应聘者和面试官,模拟旅行社计调招聘,在此过程中,扮演面试官的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拟定招聘条件,讨论面试提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扮演应聘者的学生则积极应对,大方展示自我。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计调招聘环节,所有同学参与其中,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2.任务驱动法。在学习国内接待计调实务时,会涉及到旅游线路开发、计价、报价等专业知识,考虑学生已学习了《旅游概论》、《地方景点导游》等前导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会下达任务,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本地接待旅游线路的设计、计价和报价,并制作成海报,在班级进行展示。各小组在完成任务时,组内同学会分工合作,分别负责搜集信息、查找图片、海报制作等,共同完成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4]。

3.案例教学法。计调工作具有灵活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课堂内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技能的实操训练相对有限,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旅行社计调工作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计调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所用案例来源,一是网络搜索,二是学校合作旅行社的计调在工作中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谈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为学生在今后的计调工作积累经验。

4.真实情境体验法。在互联网对旅游行业重大影响背景下,网络计调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应运而生。目前,旅行社业系统中的网络计调,除了常规的旅游服务安排外,还包括了依托互联网开展市场营销、推广宣传、实时互动、服务回访、客户关系等多种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网络计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定义层面,为了加深学生对网络计调的认识,我们让学生在实训室,在网络环境下与网络计调进行业务咨询和沟通,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完成网络计调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熟悉[5]。

(四)创新考核机制

以往的考核多数为平时表现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3:3:4的比例来给定分数,学生的分数由笔头作业和卷面考试两方面决定,且完全是由教师来评定。对此,我们对考核机制进行了创新,一方面是从企业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第三方督导,以不同的视角和标准来考核学生;另一方面,增加了同学间的互相考核打分;第三,平时成绩除了笔头作业外,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列入其中,多样化的考核机提高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通过实践探索,《旅行社计调业务》校本课程开发已基本完成,课程开发紧密联系旅游业发展最新动态,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及时调整课程目标的同时,补充课程内容,增加互联网计调业务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通过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和真实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最后,创新考核机制,以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

参考文献

[1]米学俭,尚永利,王国瑞.旅游计调师操作标准教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7.
[2]张颖.旅行社计调业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3]李顺芳,廖思维.旅行社计调业务操作[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10.
[4]贺云,黄磊.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J].农家参谋,2019(15):191+206.
[5]史博姣.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旅行社运营实务》课程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16):17-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