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中央大力贯彻实施现代制造业一系列战略的背景下,对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现有化工专业教育模式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利用新型的STEAM教育模式培养和塑造化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策略,从而促使STEAM教育在化工专业进行实施和应用。
关键词:工匠精神;化工专业;STEAM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陈福山,等.STEAM教育模式对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塑造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85):15-16.
工匠精神是我们国家发展制造业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既需要在相关技术、工艺方面的改进,也需要参与人员具有新时代的“工匠精神”。STEAM教育将独立的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与Maths(数学)几种学科结合在一起,通过主题或项目活动等形式结合起来的培养模式[1,2]。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从应试能力转向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提升[2]。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就是在一些行业中通过长期实践和师傅带徒弟所形成的一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这种职业精神不仅对我国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而且在其它国家也被广泛推崇和学习。工匠精神的精髓是诚心正意,术有专攻,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大国气魄,匠人风骨[3]。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产品的质量有着完美的追求和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完成好每一个细节[4,5]。工匠精神需要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善于学习和勤于攻关的金刚钻精神,传承技术和传播技能的园丁精神,专心专注和精益求精的鲁班精神,百折不挠和坚忍不拔的[5]内容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培养的人才和市场需要发生错位[6]。相当数量的地方高校化工专业毕业生走出校门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导致当下社会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用人单位招不到想要的技能型人才,而地方高校化工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7]。这主要是由于培养过程缺乏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培养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团队建设;培养理念过于陈旧,缺乏跨学科的有机协调统一。
三化工专业大学生“工匠精神”素质培养的主要对策
(一)理解STEAM教育对化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精益求精。在现代,工匠精神则是从业者对产品的设计、制作和生产等整个过程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与理念,不仅是当代社会、国家和行业不可或缺的思想文化[8]。STEAM教育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美国率先倡议发起的一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2016年我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探索STEAM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9]。通过STEAM教育,化工苦行僧精神。同时具有工匠精神人才应该也是守规矩,重规则,也重细节,不投机取巧,追求卓越的完美主义者。
二传统化工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非常严重,在地方高校化工本科教育传统的观念也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性,轻实用性”,这直接导致相关教学专业的本科生不仅可以具备科学实践所应具备的基础科技知识,而且可以具备更加复杂更加有效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在完成老师的项目(例如化工仿真实验、化工设计、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时,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杂而多,需要学生有耐心地、一丝不苟地去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简单的操作过程中去精益求精,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2,7,8]。
(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化工专业师资的综合能力
STEAM教育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9]。为提高专业师资的综合能力,化工教育者可以通过专业数据库、互联网及化工仿真实验等信息技术,了解和掌握STEAM教育活动特点与方法,提升其教学新方法的设计能力和水平[10,11]。对专业师资的培训内容怎么设计STEAM模式的化工专业课程的大纲概要和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具体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STEAM理论的培训以及相关项目的推理能力,主要向化工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介绍STEAM的主要理论和主要框架,同时对他们进行STEAM知识论与教学论的观点、STEAM教育项目案例和开发课程导图、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分析、课堂管理策略的培训;(2)化工专业实践和创建部分专业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要进行STEAM的相关化工专业课程及有条件实施的相关化工专业实验导航图作为讨论的主题,分析如何为化工专业教师和学生创建STEAM团队,开展以STEAM主题案例和跨学科问题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方案的思考和策略;(3)认证过程,主要指培训期间所有需要提交的项目材料进行评价和考核等[12]。
(三)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组建创新团队,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
现代化工行业为流程型生产模式,自动化程度较高,连续稳定生产,有效利用现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组织合理生产。所有的这些生产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和失误,所有从业人员除了必须有较强的化工基本理论知识、较高的化工职业技能、较好的化工职业精神外,必须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耐心专注等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统一协调,这样才能生产出打动人心的一流化工产品[10]。结合教师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有条件的化工专业主干课程、化工设计、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STEAM教育项目案例,结合学生兴趣特长,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兴趣小组,导师出题,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一个个专题项目进行分解,探索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3]。
(四)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化工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
化工企业在其储存、生产原料均为化工产品,在发生事故时,一般会产生大范围爆炸和燃烧、很容易导致财产和生命受到较大的损失。这就要求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严格。如果能在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将对他们将来在化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树立根深蒂固的专业素养。对化工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不应该仅靠学校,相关的化工企业、政府、社会机构及家庭也应该参与进来,通过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有效协作来支持化工人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12]。在STEAM理论的指导下,了解实施STEAM教育中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融合方式。在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方式上,政府应该进行相关的政策引导,学校提供能STEAM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的专业化工师资,整个社会进行舆论监督,较多的化工企业给学生提供较多高质量的实习机会[12,13]。整个社会参与进来并进行STEAM教育,这种模式有助于塑造化工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充分实现教育的目标。
四总结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对化工专业的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国家战略需求。STEAM教育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种素质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趋势和突破口。培养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工程应用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作为STEAM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每位化工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参照文献
[1]任友群,张逸中.STEAM视角看教育改革如何促进科技创新[N].文汇报,2015-07-17(06).
[2] 刘泽良.STEAM教育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J].教育现代化,2019,(9):113-114.
[3]栗洪武,赵艳.论大国工匠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58-162.
[4]潘洪其.从“国宝级保洁工”看工匠精神[N].新民晚报,2016-07-05(5).
[5]刘维涛.让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弘扬工匠精神大家谈[N],2016-06-21(020).
[6]陈晖.如何打破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瓶颈[J].人民教育,2016,(22):65-66.
[7]李永敏.关于中国制造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J].职教视点,2017,(11):24-25.
[8]叶桉,刘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9]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6-6-22.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10]高职院校化工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途径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23-25.
[11]贾利侠.探究工匠精神在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的培养模式[J].现代盐化工,2018,(8):70-71.
[12]周昱希,李彦奇,刘亚同,等.跨学科视野下“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美国STEAM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1):94-101.
[13]刘文静,张子仪,焦宝聪.基于STEAM教育的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J].数字社区,2019,(10):77-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