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开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立足文化自信核心要义。本文立足“一带一路”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背景,着眼开放发展的文化自信理念,分析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对于文化自信的现实需求,为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培养提供应对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自信;高职教育;国际化
本文引用格式:王娟.“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自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中的需求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8):294-296.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所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往更深层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迈出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步伐,树立文化自信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展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探索和实践,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职业教育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内涵优化建设和发展,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应该抢抓机遇,转变理念,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探索文化自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中的需求和策略,积极满足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适应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
一“一带一路”视域下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其自身所拥有的自然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对自身所创造的文化,包括自然、科技、艺术、教育、科技等文明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确立,都是源于自身民族和国家适应于生活环境,适合于自身发展过程之中所形成的,是一种合理的自我选择,拥有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优越性[1]。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自我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发展创新不断前进而表现出的活力。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是铸就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不断累积、不断创新、不断创造,才有自身文化的不断发展,才能成就自身的文化自信[2-5]。
中国当代的文化自信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孕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将中华文化平等、包容的精髓理念得以传承,强调互学互鉴、共建共享,这更多来自于中华民族对自己国家发展的信心,这些都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对文化自信最重要的理解。
二 高职教育国际化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近年来虽然迈出了教育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国际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因素,尚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共享需求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交融难、资源缺、匹配少三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面临多元文化交融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收许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留学生,涉及众多国家和民族,多元文化在留学生群体中交汇且千差万别。从历史发展观点看,“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本身就存在文化差异巨大,历史上各自拥有自身的时空存在,相互之间的交融度就比较低。这样的现实状况,给我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相当数量的留学生对于本民族、本国文化习惯固守意识较为强烈,即便是来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也较为自我封闭,使我们所提倡的开放共享文化自信理念推广交流增加了一定难度,存在留学生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不同生源国学生之间多方交融难的状况。
(二)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职国际留学生的教学资源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进程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历史机遇相重合,前所未有地使高等职业院校开创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的局面,对于初步尝试国际化办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在短时间之内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国际化办学是重大的挑战。为了把握这一重大机遇,一定程度又受时间准备上的局限,高等职业院校在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组织规划和教学标准、师资专项培训与配置、教学软硬件设施设置、教材编写与信息化教学资源、实验实训实习组织与安排等多个方面,还不能够有针对性地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进行专门的设计。特别是“一带一路”文化自信的中国开放共享理念,还未能够充分融入高职教育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符合“一带一路”框架倡议的人才培养目标配套教学资源还存在一定程度缺乏的现象。
(三)所学知识技能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产业需求匹配少
“一带一路”框架下形成了一个中国与沿线国家全新的经济产业合作贸易链条,产生了许多合作机会,在商贸领域和产业发展环境中增加了许多人才需求,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身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又因为这些需求绝大多数来源于与中国的合作,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留学生成为重要的人才资源。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基本采用的是国内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留学生所学知识技能面向“一带一路”框架合作经济产业针对性需求匹配性较小,再加之留学生对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都要重新评估,最终的培养效果也是有可能低于他们自身的期望值,毕业回国后从事“一带一路”框架合作经济产业的技术技能也会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自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中的现实需求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文化自信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高职留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现实需求,对高职教育国际化深度发展和走向国际教育市场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高职教育国际化文化自信的现实状况,能够看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自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中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自信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职人才培养的驱动力
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从本质上来讲,是建立起包括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产业互通、科技教育文化互联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的命运,是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在这样多维度的协作发展进程中,经济产业合作与科技教育文化多方面交叉糅合,既相互需求召唤又相互支撑促进,而整个过程又凝聚于人的中心要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产业合作需求,更多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低端层次,该层次更多依赖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由于“一带一路”由中国主导倡议,许多协作框架的理念、标准、实施都依托中国国内的经济产业习惯做法,自然而然形成中国范式。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的留学生,经历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过程后,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能够接受开放发展的现代中国文化自信理念,对“一带一路”倡议理念更加认同,也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产生内在自信。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进程中,广大教师也会注重对留学生教育的文化自信教育培养,努力传播现代中国的开放共享精神,将知识的讲解、技能的培训以更好的中国式表达让留学生体验和体会,促成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理解,从而促进自身成为“一带一路”推动发展的贡献者[6]。
(二)文化自信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精神源泉
较长时间以来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在与国内普通高等教育和欧美西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互交流过程中,客观上对于发展阶段不同的真实落差而缺乏信心,由此在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急迫切需要建立自信,特别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自信,而文化自信为其提供了最佳的精神来源。借助“丝绸之路”传播影响力,将当今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改革开放发展的精髓融入留学生人才培养,以文化自信力促教育教学成效显现,实现高职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历史贡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扩大面向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招收,树立自身的办学思想自信、办学理念自信、办学模式自信、办学价值自信和办学体制自信,是将文化自信的精神来源落实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通过积极了解沿线国家本国教育体系的特征,将视野拓展至沿线国家民族文化、语言文化、民俗习惯等多角度,把握文化自信这一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办学核心,吸收互学互鉴、共商共享的丝路精神,实现“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最大成果[7]。
(三)文化自信是高等职业院校完成国际化办学稳步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带一路”倡议为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是高等职业院校完成国际化办学稳步发展的重要渠道,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面临必然的文化碰撞。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品牌,展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与沿线国家职业教育院校共生共荣、和谐共处,是稳步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标志,在强化教育输出能力方面,文化自信是创造品牌,体现价值核心的关键手段。坚持正确的办学定位,坚持育人为本,坚持重视技术技能实践,体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文化自信,增强沿线国家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知识技能实践,让留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是实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国际化办学过程中文化自信的理解,要树立新的使命和责任感,既立足于交流与合作的担当,也承担走出去和传播中国声音的责任,主动在对外开放的办学之路上实践,完成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要任务。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是办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留学生教育的教学基础,将中国开放发展的经验共享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激发留学生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认可,促进留学生成为能够坚定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有益贡献者,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8]。
四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所做出的重要选择,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沿线国家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空间。在办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立足文化自信的办学需要,审视文化自信的人才培养现实需求,把握开放发展共享理念,紧扣文化自信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精神根源,积极开创面向“一带一路”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13(12).
[2]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4.
[3]王媛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价值[J].陕西教育(高教),2017(11):58-59.
[4]赵慧.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6):240+243.
[5]张巍,吴立红,张预玮.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关系浅议[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9):90-92.
[6]王明,马军党.“一带一路”倡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7,36(5):37-40.
[7]杨丽梅,贺春花,代浩廷.“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海外建立研究———以沿线孔子学院发展为视角[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12(4):74-78.
[8]施荣新.“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黑河学刊,2018,(9):39-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