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是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是针对低年级常出现的课堂纪律问题,结合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有关低年级课堂纪律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低年级学生体会到遵守纪律是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表现之一,激发其对纪律的内在需要,进而帮助其提升自觉纪律意识。整个活动过程,教师重视使用正面、积极、肯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课堂纪律;低年级
本文引用格式:梁婷.团体心理辅导在低年级课堂纪律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9,6(75):272-273+278.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养成遵守纪律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只能集中10分钟—15分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被关注和表扬。这些特点之下常会出现的一种课堂纪律问题现象:当学科老师提问或起立的学生回答时,不少其他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自行回答,且时常停不下来。
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游戏、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因而,相对传统的说教或单一的教育方式,这一教育方式更易为学生们接受,教育效果相对更好。
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低年级课堂纪律的运用
(一)活动目标及准备
1.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是认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情感目标是体会到遵守课堂纪律,是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表现。行为目标是自觉自主地遵行课堂纪律。其中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是活动的重点,将课堂纪律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是活动的难点。
2.活动准备
印有《纪律歌》歌词内容的A4绿色纸张、不同颜色的小方形卡片、奖励贴纸、台词单。
(二)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抓手指
目的:活跃团体气氛,打消防卫心理,激发兴趣。老师边介绍规则,边请助理老师示范。
规则:
(1)起立,全班5排,每排向中靠拢。
(2)每个人伸出双手,右手成掌,掌心向下;左手握拳,伸出食指,食指向上。
(3)将左手食指顶住你左手边同学的右掌心,而你的右手掌心则与你右边同学的左手食指尖相接触。
(4)每当听到老师说到,数字“2”时,你的右手掌去抓旁边同学的左手食指,而自己的左手的食指则争取快速逃脱,不让别人的右手掌抓住。
(5)素材:二年级、134、游过2只鸭、7654331、8765434,987654321(备注:134,是1个三位数;7654331、8765434,987654321,是在倒数数。)。
2.主题活动一:学唱《纪律歌》
目的:用熟悉的音乐旋律导引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课堂纪律口令。
选用熟悉的儿歌《粉刷匠》的乐曲旋律,配以自编的课堂纪律口令《纪律歌》。每一句歌词附上汉语拼音,打印在绿色A4纸上,活动开始前,学生人手一份。此活动不要求学生一定能熟记歌词内容。
5 3 5 3 5 3 1 2 4 3 2 5—5 3 5 3 5 3
1 2 4 3 2 1-
要想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得到同意再站起别人回答认真听
2 2 4 4 3 1 5 2 4 3 2 5—5 3 5 3 5 3
1 2 4 3 2 1—
小小眼睛看老师小小耳朵认真听小小嘴巴不说话遵守纪律我最行
3.颜色分组活动
目的:打破原有座位的人际圈,促进新的关系和互动;利于开展主题活动二。同时,作为学生休息活动,以促进下一阶段学习注意力。
大家看看自己分发到的小方卡片的颜色,然后去寻找和你拿同样颜色小方卡片的助理老师。
4.主题活动二:角色扮演
目的:让学生能更生动、形象地认识了解《纪律歌》里的课堂纪律口令,出现的使用情景和内涵,引导其体会到遵守课堂纪律,是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表现。
扮演主要内容及要求:扮演老师角色的学生要在1分钟内听清每个同学的回答。起立回答的同学角色:努力让老师能听见自己的回答。其他同学同时一起回答问题,回答内容不同。
角色扮演剧本:5人小组,场景1、2中,每人轮流扮演一次老师角色;场景3中,每人轮流扮演一次站起回答问题的学生1角色。
场景一:同时回答老师提问
老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1:我知道了叶子上长蚜虫就得不到葫芦。学生2:告诉我们不能只注重结果。
学生3:告诉我们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学生4:事物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不能只注重结果。
场景二:与老师同时开口说话
老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位同学举手来回答?
学生1:我知道了叶子上长蚜虫就得不到葫芦。学生2:告诉我们不能只注重结果。
学生3:告诉我们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学生4:事物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不能只注重结果。
场景三:在学生1回答时,其他人同时回答老师提问
老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我请同学1来回答?
学生1(站起回答):我知道了叶子上长蚜虫就得不到葫芦。
学生2:告诉我们不能只注重结果。
学生3:告诉我们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学生4:事物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不能只注重结果。
角色扮演后,接着如下采访学生:
师:同学们,当你扮演老师的角色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好吵,不开心,好累。师:可以具体说说原因吗?
学生:他们一起说,我不知道听谁的。他们老是这样一起说,他们是故意的。我的嗓子都快喊哑了。
师:当你扮演得到老师允许起立回答问题的同学角色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好吵,不开心。
学生:他们让老师听不见我说什么,故意的,我不开心。
师:在老师讲课、提问,同学回答时,你也开口说话或回答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也好累。我很卖力地说,但老师没注意到我。浪费时间。
最后,讨论小结。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刚才我们说的那些状况(老师、同学、自己感到嗓子痛、累,不开心,浪费时间,大声说也没吸引到注意)?学生:坚持举手。学生:他说完了,我再说。师小结:做到《纪律歌》里说的那样,我们更有可能得到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更好地与老师同学互动。这是懂礼貌,讲文明的表现,能让老师、同学以及自己感受到尊重和开心。
5.主题活动三:课堂演练
目的:实践主题活动三中的体验收获。
请学科老师(例如,数学老师)上课8分钟—10分钟,同学们自觉自主地遵行《纪律歌》里的课堂纪律。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贴纸奖励。
6.结束活动:共唱《纪律歌》目的:升华学习及完结。
师生共唱《纪律歌》。
二 有关低年级课堂纪律团体心理辅导的反思
(一)分组指导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分组学习实现了人人参与活动的目的,保证每个学生活动的充分性。同时,每一小组的具体指导由一位助理老师来承担,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兴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注重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活动内容及方式。
借助游戏、唱歌、表演等形式,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课堂纪律内化为自我需求。
(三)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需渗透于日常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要渗透于整个小学低段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各门课程的老师应相互配合,愉快而艺术地导引。
(四)正面积极地看待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问题
好动、爱说话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是一种想要被周围人,特别是老师、家长们关注的表现,也是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之一。老师及家长尽量避免给学生贴“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等消极标签,尽量多采用正面、积极、肯定的方式进行要求。以积极、发展的眼光理解、看待学生,耐心平和地帮助学生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万翼,郭斯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3]孟国芳,靳陆宇,张贝,等.团体辅导在大学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路径研究[J].才智,2018(08):125.
[4]王进.应用心理学专业咨询心理学校本课程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2):77-79.
[5]樊富珉著.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李川川.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微——以某地方本科高校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01):45-48.
[7]田合雷,李艳,何畏,等.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01):117-120.
[8]尹月.团体心理辅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42.
[9]詹姆斯·P.特罗泽著,邵瑾,冯愉涵,周子涵等译.咨询师与团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