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效途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3 10:52: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人数。提高就业质量关系到高职毕业生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力图在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其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而提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陈丽英.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效途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6):244-245.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就业率反映的“量”和就业质量反映的“质”这两个方面最为突出。衡量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而不是就业人数。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一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生选择大中城市单位就业的比例较高


根据报告显示,2018年45.91%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发达城市就业,19.56%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向了普通地级城市就业,只有36.33%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了县市或乡镇就业。

通过2014年至2018年的毕业生数据而言,流向大中城市的城市比例几乎维持不变。即使高职毕业生分布不均,但仍集中在大中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偏低

近年来,高职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相对都偏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低,不仅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也体现了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偏低

根据麦可斯的研究报告,高职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与农民工和高中毕业生相近。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2015年高职毕业生中,23.37%的毕业生月薪处于1500-2500元的区间,49.94%的毕业生月薪处于2500-3500元的区间,仅有26.68%的毕业生月薪高于3500元[1]。

二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识存在误区


第一,喜欢大中城市。许多高职毕业生认为大中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大中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收入、生活环境、教育、医疗等都具有很大优势,所以在选择就业时喜欢大中城市。

第二,自我定位太高。许多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受到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较为严重,计划经济中的“统包统分”影响根深蒂固,最终导致他们的就业观念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部分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进行择业时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优先寻找工作体面且稳定的国企和政府事业单位,由此可见,毕业生在毕业择业定位过高,缺乏从基层开启职业生涯,锻炼并丰富自我能力的决心和信心。

(二)政府的相关就业政策缺乏吸引力,导致人才流失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毕业生计划分配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家不会再给毕业生安排工作。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资源配置问题,而市场的发展倾向受到政府高层的市场设计有关,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所出台的相关政策直接影响了市场发展和大学生就业情况,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国家发展政策到达地方层面时,会出现滞后的现象,这就导致政府机关人才使用方面出现偏差,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不明确,缺乏当地政策扶持的吸引力[2]。

(三)高校未能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这也导致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强,迫切需要引进高水平高层次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但目前这方面工作存在不小的难度,最终导致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未能享受高质量的教学教育。即使是在一个高校内的不同专业中,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三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政府支持,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新挑战。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社会、学校和高职毕业生的共同努力。

第一,从社会层面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这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社会和政府提出的要求是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就业机制。

第二,从学校层面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首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其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受到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的影响。高等教育课程旨在培养毕业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3]。

(二)培养学生就业意识以及就业指导

高职师资队伍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并分析外部就业条件和自身就业价值,从而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求职目标,要对工作岗位进行细心的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应当在学生进入校园就开始,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其将来想要从事的执业发展前景及其规划。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积极鼓励学生进入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积累社会经验,通过在社会中的接触以及校友的帮助,从而确定自身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同时积极参与到各类招聘会中去,不断的积累经验,并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就业面。在学生时期,尽快的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根据自己所指定的职业目标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积累专业所需知识及技能。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以及素质等,只有这样才能敢于创新[4]。

(三)完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时,其出发点应该是学校自身的定位,其工作导向应该是市场的实际需求,而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就业质量及情况问题,根据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进行调整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这样才能积极促进各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不仅如此,高校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校内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劳务咨询,开设创业及职业规划课程,强化评估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以此作为专业改革的依据。

\

 
四 结语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社会普遍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也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它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人发展。要从新的角度不断思考和探索,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学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和谐发展[5]。

参考文献

[1]高占鑫.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途径的探析[J].中国培训,2016(16):244.
[2] 李明恩.提升高职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7):40-42.
[3] 汪宁.高职生就业质量提升的新思考[J].职教通讯,2012(29):55-56.
[4]贺建邺,金本能.高职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提升策略探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5-7.
[5]王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