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水生动物寄生虫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3 09:43: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水生动物寄生虫学是新兴本科专业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水生动物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是把本门所学的课程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桥梁,旨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学习效果关系到未来在生产应用中对水生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与控制。本文针对该门课程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水生动物寄生虫学;改革;教学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黄瑜,汤菊芬,王蓓,等.水生动物寄生虫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81):55-56.

水生动物寄生虫学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它是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生动物医学的基础学科。本门课程是研究与水生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诊断和防治方法。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水生动物类常见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生产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水生动物寄生虫学实验课是水生动物寄生虫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本门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寄生虫虫体标本观察、虫体标本采集、制作、保存等,而实验课的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常见寄生虫标本进行形态观察,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水生动物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方法。

然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我校开设的时间较短,本校水生动物寄生虫学的教学学时数也较少,很多同学可能潜意思里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但是,寄生虫病在水生动物中的危害是相当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门课程上好,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本文结合笔者在水生动物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体会,针对目前本门实验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等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以期为提升本门实验课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

 
一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无论是教授哪一门课程,要想把这门课上好,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教师专业素养决定着教育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素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和提升的内化过程。人们常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水平的提高相当重要。那么如何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1.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牢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下一代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重任[1]。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老师的一句话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改变一个学子的前途命运,因此这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2.完善自我,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阔,对教材理解深刻,才能更有效率的传道授业。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同时让科学知识和学生思想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进行德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全体教师都德育工作者的优势和作用。

二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它驱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前进,如果一名学生心里排斥学习,或者不喜欢某一门课,那么,这一门课就不能很好的掌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培养和激发大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1.要树立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信心:本专业的学生不少是通过调剂被取录,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而对于本专业的认识不足,片面的认为毕业后就是给鱼虾蟹贝等动物看病或者只能在渔药店卖卖药,没什么前途。

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不起精神,这就造成了学习动力不强,对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学校可以通过本专业的杰出校友,优秀的师兄师姐来为同学们进行行业分析,全面而直观的解答学生不了解的情况,一方面正确面对专业调剂的事实,另一方面树立对本专业前景的信心。2.要树立对本门课程的正确认识:水生动物寄生虫学专业课程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理论基础课程,未来能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在专业岗位上升任一职,都是需要大学期间专业知识的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而寄生虫病是危害水产养殖物种的重要病原菌,因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重要作用[2]。

三 增加实验教学素材

我校水生动物寄生虫学课程作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前身--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开设多年,但是作为本门课程实验课教学重要素材的水生动物寄生虫标本,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标本已经严重损害,没法进行正常教学辨识。近些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养殖品种的寄生虫病害呈现显著增长,现如今随着各种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病原体被鉴定出来[3]。现有的教学素材远远没法满足教学使用,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水生动物寄生虫资料库的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本专业所在团队是“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团队有多位经验丰富的水生动物病害诊断的教师,而本校所在的粤西地区,周边辐射区域有大量的养殖户,养殖户经常会把患病样品送到本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如此便捷的条件,对于不同水生动物的寄生虫样本,可以适当进行收集,制做标本。2.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4年大学的培养过程中都需要参加2-3个月的与本专业密切关联的社会实践与生产实习、深入一线接触水产养殖的最前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一些专业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同时跟随有经验的养殖户,去发现和预防养殖品种的病害,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对于发现的相关寄生虫病原进行采集保藏。

四创新实验教学手段

目前的实验课程教学手段主要是授课教师准备好需要观察的标本样品和制作标本的材料,全班同学按照统一的要求来完成观察和标本制作,方法单一,虽然这样有利于减少教师的工作量,高效的让学生掌握一些观察技巧和标本制作方法,但是,对于00后的大学生来说,实验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执行与验证,无需思考,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4]。因此,开创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水生动物寄生虫样品,比如校园湖里的鱼虾蟹,实习过程中遇见的或者一些同学熟悉的养殖场中发现的样品都可以作为素材,再自行设计标本制作方案进行实验尝试,即使过程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有可能由于考虑不周导致失败,但这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提供了较好的帮助。

五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当今的互联网的一些在线开放课程涵盖国内外的很多教学资源,有些教学资源质量非常高,而目前的大学生都已经进入00后时代,对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兴趣非常浓厚[5],对于这一特点,年纪较大的教师可需要与时俱进,从中选取相关授课素材,比如一些比较优秀的授课视频,动画短片等,在实验课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可以下载一些质量一般的教学素材,放到一起让大家进行对比、点评,积极调动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主观上能动起来提升教学成效[5]。

六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生动物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系列探讨,有望从不同方面改进提升,而这其中,让学生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本门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其次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希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更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依靠所学的本门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最后,希望能对以后每一届学生的水生动物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示范指导效果。

\

 
参考文献

[1]蔡双虎,黄郁葱,闫秀英,等.水产药物与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5):19-21.
[2]李文会.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虫调查及车轮虫分类、药物治疗研究[D].河北大学,2011.
[3]李文会,葛京,张耀红,等.河北白洋淀水生动物寄生虫的初步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08):113-116.
[4]李雨秋.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1065.
[5]席雪冬,肖淑芹,于志国.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04):26-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