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教学对策实证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0 14:27: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能力,包括意识、技能和基本知识,不少人认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就能够跨文化交际,事实并非如此。当前不少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的跨文化交际知识,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对策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焦扬.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教学对策实证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138-139.

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培养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生,成为英语专业的教育目标之一。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普遍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水平,提升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一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在多元文化中,利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人际间有效交际的能力。不同的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有研究者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成七个纬度,包括交谈时候的话轮轮换能力,移情能力,对交流者个性和观念的洞察能力,交流时对对方的尊敬,能够容忍不确定的情形,不急于批评别人,灵活机动的能力[1]。也有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三个要素组成,技能、知识和动机,或者是三种能力,包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克服心理压力的能力。大部分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三种要素构成,知识、技能和态度,对应行为、情感和认知[2]。行为层面来说,就是运用具体交际技巧的能力,和对方和谐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情感层面来说,就是移情能力、灵活性、适应目的语文化环境的能力。认知方面需要有文化理解能力,能够了解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对目的语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有比较深层次的了解,掌握目的语交际的语言规则,以及非语言规则,并且能够对认知信息进行加工,更进一步认识到本族语言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

 
二 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情况——以商务英语大学生为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两所公办大学院校和两所民办大学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发放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

(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有三个部分,第一是英语语言能力,第二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部分是一些其他相关问题。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访谈内容有:学生对美国核心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谈谈对美国自由女神像、华盛顿城市的印象?展示一条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案例给学生,请其思考解决方法。

三 结果分析

(一)英语语言能力


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调查包括听、说、读、写、译,在调查中发现,有147位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占49%,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口语、听力、写作、阅读、翻译处于一般水平,或者比较差,认为自己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比较高的学生不多。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的应试能力比较强,但是应用能力比较差,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出相对滞后的局面。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主要包括三部分,知识、技能和态度,知识有对目的语的核心文化的认知、中层文化认知和表层文化认知。表层知识是对其他文化一些的表面上的理解,包括学习到的、观察到的、接触到的现象或者事物。中层文化侧重群体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理解。核心文化代表一个社会最根深蒂固的理念,比如对于美国来说,核心文化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人人平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技能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本文选取部分试题进行相关讨论。态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是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的文化,保持坦诚的、好奇的心态。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保持有好奇心,并且愿意以良好的心态进行交流。大多数学生对表层文化比较理解,但是对中层文化和核心文化的认知比较缺乏。通过访谈问题案例,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进行了调查,但是结果不理想,很少有学生能从跨文化的角度解决文化冲突。

(三)其他问题

其他相关情况的调查包括:自评能力、考级情况、影响因素、提升方法。在对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中,203位学生认为一般,占67.67%,其次是较差占17%,较少占14%。在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是缺乏文化交流,其次是文化背景不同,然后是不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们认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途径是出国留学,还有在教学中多涉及跨文化知识,或者自学。

四 提升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对策

(一)编制专业教材,开发专业教学课程


我国一些大学已经开设有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总体来说效果不理想,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在不同的学校中,英语专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跨文化交际的专业教材,方便学生学习,建立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育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3]。同时,高校要开发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使学生系统性地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对外贸易、商务翻译、报关等工作,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4-5]。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环境,比如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电影观赏等活动,丰富跨文化教学素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利用微课平台进行教学,或者通过一些社交平台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给学生布置跨文化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发挥实训基地和外教的作用

大学教学中通常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教,或者建立有涉外实训基地,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教往往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本身带有跨文化的体验,英语专业可以制定不同的跨文化交际主题,请外教讲座,学生参与讨论,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6]。同时,指导学生到涉外实训基地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语言实训室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情景教学,进行实务练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

 
五 结语

总之,英语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用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要开设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完善教学体系,并为学生提供实用性的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转变传统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等方式,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基地、语言实训室模拟等,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文颖.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增强大学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145-146.
[2]葛爽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No.221(7):176-177.
[3]刘磊,张铁军.跨文化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研究——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5):84-86.
[4]张滢.认知视域下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的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6-8.
[5]朱学敏,王芳.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套学院外语系学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34-135.
[6]马建生.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20):6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