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对接企业需求,更好地培养高职高专电厂化学专业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先从学生英语基础、学院重视程度、教材选择范围、教师双师素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电厂化学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的现状,并就学生自信心、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双师教师素质的培养等各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厂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李巧云.浅谈高职高专《电厂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9,6(78):166-167.
在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文章采用英文撰写,英语也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1]。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由高等教育部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2]“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目前,国内各高职高专院校逐步开设相关专业英语课程。笔者所在院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电厂化学专业学生并开设电厂化学专业英语课程,该专业也成为广西区内高校唯一开设的专业,为区内外各电厂、供电公司、企业自备电厂、供水公司等提供了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笔者就《电厂化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分析及教学体会阐述如下。
一 现状分析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大多较薄弱,基于对英语的恐惧、自身信心的不足以及怀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学生选择了逃避式的学习方法,导致课堂上不愿开口说英语、课后也缺乏复习巩固英语的自主性。对于英语语句翻译以及作文撰写,学生秉持了向老师交差而完成作业的态度,纯粹的借助谷歌、有道、百度等翻译软件一蹴而就,忽略了独立思考以及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二)学院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在大一完成了《基础英语》的课程学习,部分学生也已取得了英语B级证书,而《电厂化学专业英语》课程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连贯性,造成英语学习的脱节。《电厂化学专业英语》也被安排为考查课程,课时少,仅为24学时,这相对于专业课程以及基础必修课而言,其被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三)教材选择范围较窄
目前市场上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化学专业的英语教材少之又少,且教材难度较大,偏重于理论,与实际生产相脱节,与高职高专的应用型特点背道而驰,全国开设电厂化学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由长沙理工大学李宇春[3]主编的《电厂化学专业英语》教材,详细介绍了电厂化学相关的系统、原理、监督和处理技术,为电厂化学提供了可靠的英文资料,满足了电力系统同行对电厂化学专业英语的需求,该教材虽从应用中总结而出,但文章的深度更适合于本科及以上院校使用,因而高职高专院校迫切需要寻求一本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
(四)教师双师素质缺乏
双师素质型教师[4]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但其绝不是简单的“双职称”型证书的叠加,而是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的职业素质、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年龄结构分配不合理,从生产一线转型而成的专职教师虽拥有丰富的企业经历、能做到所谓的“接地气”,但英语水平薄弱;而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青年教师大多刚从一个校园迈入到另一个校园,并还没有完全适应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本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经验,课堂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性以及形象性。
二 教学体会
(一)以身说法,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笔者以自己亲身经历谈对英语的坚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在无形中让学生树立自信。随着手机网络时代的成熟,我们这一代人已逐渐沦为手机党,因而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安装锁屏英语,在锁屏界面畅学英语,无形中也起到了监督自我作用,让每一次掏出手机都成为学习英语的机会;也可安装沪江英语、英语流利说、扇贝等学习APP,或者关注百词斩、每日学英语、极光单词等微信公众号,设置每天的目标,贵在坚持,必对英语有所突破,那么学习电厂化学专业英语也会变得事半功倍。鼓励学生观看英文电影以及综艺节目,增强英语语感以及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启发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要求学生在在做专业实验时多观察药品及实验设备的英文名称,在上电厂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时,随机请学生说出并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所学的新词汇,带领同学们一同学会,让学生之间互相教学,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也使得学生养成了从身边观察的习惯,并享受到从身边收获意想不到的宝贵知识的乐趣。
2.由于学生已学习了电厂化学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特别扎实。在讲解补给水处理、冷凝水处理等形象的流程图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做小老师,学生的热情会高涨,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首次课布置课程作业,并将作业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A小组成员撰写英文简历、自我介绍,并完成模拟面试;B小组成员需采用英语对话形式或讨论形式完成本专业介绍;C小组需用英语完成某个工艺流程的设计及介绍。
合理采取“参与式教学法”,做到“教中学、学中教”,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实用性。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锻炼自我的机会,还能在轻松的氛围下收获宝贵的知识。当然,也将学生的上述表现计入到课程成绩评定中。
(三)巧用关联,实现记忆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之处。我们并不提倡“填鸭式”教学,所谓的默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笔者在课堂上明确指出专业词汇通过死记硬背是记不牢的,靠的是有技巧的辨别以及慢慢的积累。
1.电厂化学专业学生对元素周期表都已经滚瓜烂熟。H(氢,Hydrogen)、C(碳,Carbon)、N(氮,Nitrogen)、O(氧,Oxygen)、S(硫,Sulfur)、Ca(钙,Calcium)由上观察可知,很多化学元素是与其英文词汇首写相对应的,这样学英语专业词汇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当然,这只是为了让学生从恐惧英语慢慢像接受化学一样接纳专业英语,我们也需要跟学生强调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比如Na(钠,Sodium)、Mg(镁,Magnesium)、Fe(铁,Iron)。
2.学习完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我们可以紧接着讲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二氧化氮
(Nitrogen dioxide),不难发现,X dioxide指二氧化物。而从氧化钙(Calcium oxide)、氧化镁(Magnesium oxide)、氧化铁(Iron oxide)也可以总结出相对应的规律。
3.借鉴匡尹杰[5]“利用构词规律和前后缀巧记单词”方法,巧妙破解复杂的合成专业词汇,如Sulfur(硫,S)、Sulfate(硫酸盐)、Sulfite(亚硫酸盐),即元素尾缀出现-ate则是对应XX酸盐、出现-ite则是对应亚XX酸盐。常见的前缀有meta-、per-、hypo-等。
(四)理实结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学院需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对接”,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步伐。且青年教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未来,应培养其成为独当一面的“双师型”教师,为其配备拥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企业实践经验的导师,下放年轻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中进行跟岗学习,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投身于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一线岗位上,从而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电厂化学团队需进行企业调研,了解各发电厂、电力环保公司、电力建设公司等企业对学生专业英语的需求,编写一本适合自己特色并满足企业对毕业生需求的教材,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结语
电厂化学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少而精”的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应用接轨,需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建设出适合自己本院校学生的精品专业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1]贾风霞,范瑞生.独立学院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初探[J].长三角,2009,15:73-74,7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宇春,张瑛洁,张芳.电厂化学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王璐莎.双师素质型教师评定与培养思路[J].文学教育,2015,08:134.
[5]匡尹杰,周琼花,李宇春.电厂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体会[J].科教导刊,2016,12(36):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