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提升高校学报办刊水平及传播效果,通过分析新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媒体融合时代给高校学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找准定位.把握先机.融合资源.提升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媒体融合;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高凌杰.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发展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81):118-12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行业中都不断投入科技力量,在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行业中传统技术,而媒体行业中信息数据存在的多样性、变化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就更要求着媒体技术需要不断的提升、优化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融合开始出现,逐渐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方向同时,拓展了新媒体的应用领域和传输信息种类。在此背景下,为提升高校学报传播效果,促进高校学报媒体行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应打破学报传统媒体的限制,借力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谋求新的发展路径[1-3]。
一媒体融合时代中新媒体分析
(一)简概
媒体融合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即将传统一种数据信息对应一种传输媒介的形式,转变为一种数据信息对应多种传输媒介或者一种传输媒介对应多种数据信息的形式,而具体的概念则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概念是将不同信息数据传输媒介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型传输媒介的形式,而广义概念是将所有的信息数据种类、传输媒介,包括传输的技术、组织等全部融合在一起的形式。
(二)特点
①多样化。媒体种类从传统书面信息转变为图案、视频等电子数字信息,这不仅拓展了读者范围,也改变了信息数据传播方式,使得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信息,同时也是促进媒体设备、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②周期短。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数据传播,同样地区传播信息,新媒体传播速度是传统媒体传播速度的几百倍,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使得读者能够及时的获得最新的信息内容。③范围广。媒体覆盖率的增加,突破了传统信息获取途径会受到区域、国家阻碍的瓶颈,拓展对各个国家、各个领域信息数据的获取,满足读者对信息内容的不同需求。④个性化。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中最独特的就是个性化,通过大数据库自动判断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喜好,主动为作者提供信息数据,让读者进行阅读内容选择,同时并建立阅读平台,读者不仅能够作为阅读者,还能成为参与者与众多读者进行阅读交流。
二媒体融合时代对高校学报的影响
(一)发展机遇
1.促进知识生产、加工方式改变。传统学术期稿源以作者主动来稿为主,在论文初审通过后,按照期刊的工作流程及发稿规范进行修改,修改成功后再进行刊登,这些流程以信件往来与电话沟通为主,延长了学术知识的生产时间和加工时间,而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学术期刊拥有自身的独立审核系统和修改系统,作者可通过电子文件同编辑者进行论文投稿、初审和修改,编辑者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将正确格式发送给作者,在论文上传之后,作者还可以通过修改系统对论文中数据、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大大减少了学术论文传输、修改流程之间浪费的时间,提升了学术期刊的传输效率和周期。
2.促进印刷、出版方式转变。多数学术期刊通常在每隔固定的时间段,就将固定数量论文进行排版整理,再以纸质形成出版,这就决定着传统学术期刊印刷、出版方式主要以纸质为主;其次,若想要其中某一篇学术论文,就必须对整本期刊进行购买,不仅对生态环境、林业资源造成一定破坏,且不利于学术期刊可持续的发展,而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纸质版的学术期刊转变为电子版,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且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学术期刊平台对某一篇学术论文进行下载和转化,最后存入信息数据载体中,即便需要大量的学术论文,也不用再购买大量的期刊,只需要准备一定空间的数据信息载体,就能在不同载体之间进行信息数据传输[4-6]。
3.促进学术传播速度、渠道改变。进行学术论文理论撰写和实验操作,作者对于论文要求是数据要最新、理论要全面,但是过于复杂的审核流程和过于单一的获取方式,直接阻碍了作者撰写论文的思想拓展,同时也阻碍了学术传播速度、渠道,而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审核、修改流程得到优化,传输媒介也不再局限于纸质,学者获得信息数据的途径增加,所获得的内容也不断更新,而且还有供学者进行学术讨论的平台,增加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有效提升学术传播速度和质量水平。
(二)发展挑战
1.办刊模式不满足需求。媒体融合时代给高校学报带来的首要发展挑战就是办刊模式不满足需求。很多主办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办刊模式转变对于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追求其带来的基础利益,办刊模式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在期刊内容、排版上依旧保持着传统办刊的模式,期刊标题和学术论文不对应、排版混乱不整齐,涉及专业领域狭窄,读者购买了期刊却没有得到想要阅读的内容以及质量水平的学术论文,自然不会再次购买,而主办单位由于没有足够支撑资金,缩减学术论文范围,进而更加降低了论文质量水平。
2.加工和传播方式不满足需求。高校学报编辑部通常能够正确认识要适应市场需求,就需要提升学术质量和论文水平,以传统纸质加工方式兼容新媒体传输模式来应对的市场需求的转变,但是在实际转变过程中,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尤其是部分军队高校学报,受其主办单位和期刊性质的影响,难以进行新媒体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学报纷纷建立起自身的学术网站,但是这些学术网站并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求,且往往会受到技术水平、资源数据库的限制,出现论文信息残缺、加工系统崩溃、涉及的论文资源多次重复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读者对学术平台的要求,同时也影响了作者对学术网站的信赖,进而阻碍高校学报借新媒体进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7-8]。
3.数字出版落后。数字出版是媒体融合时代下,学术期刊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学术期刊中数字出版发展水平依旧处于落后状态,主要问题来源两方面:首先是数字技术,我国数字技术较其他国家发展起步晚,较为成熟的技术都被掌握在几大数字信息服务商中,而高校学报要想落实数字出版,就必须同这些服务商进行合作,这也就意味着增加了期刊的运行成本,进而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成本;其次,数字论文的相关保护制度不完善,作者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导致很多作者对于数字出版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造成高校学报数字出版落后。
三 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发展的策略
(一)在媒体融合时代中找准自身定位
媒体融合时代中新媒体存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往往会造成所承载的数据信息内容发展方向出现偏差,而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发展的首要发展策略就是在媒体融合时代中找准自身定位。
1.角色定位。高校学报自身信息数据存在的高专业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所涉及领域研究过于深入,造成高校学报阅读人群窄、论文作者范围小、信息数据传播范围自然也小,因此,更需要高校学报明确自身定位,不随波逐流,不断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水平,同更多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合作,抛弃传统期刊模板,不断利用新型技术完善自身的学术网站运行中的不足,拓展同各类新媒体之间合作与融合,用自身实力建设口碑与传播力量的基础。
2.读者定位。随着媒体融合时代不断发展,读者所接触的信息数据途径增加、涉及范围也更宽广,加之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融合,促使高校学报在内容上出现多样化和跨行业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报所针对的读者范围拓展到对科研有兴趣的人员中。这就需要针对该类人群的阅读特点,对学术期刊版型进行创新和补充,做好对学术论文内容、水平的筛选与分级,并加强学术网站中的讨论平台技术,为这类人群提供同作者之间的学术讨论平台,吸引更多阅读人群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学报的传播力度。
(二)积极把握媒体融合时代中的先机
媒体融合时代中所谓的先机指的就是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是媒体融合时代发展中新媒体成长的产物,其自身存在传播速度快、传播载体多以及发展模式多等特点,尽早把握媒体融合时代中的先机,面对的发展机遇、各项资源就会更多。技术上,积极加强同各个服务商之间的技术合作,同时分配专业人员对技术进行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操作,减少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运行问题,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应用技术进行优化和改善;政策上,推进数字出版相关政策的出台,既要推进高校学报向数字出版发展,也要保障作者自身的权益,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作者愿意加入,共同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9-10]。
(三)主动推进各项资源融合
从当前情况看,新媒体技术并未完全融入到高校学报发展中,多数合作都是以第三方平台作为媒介进行合作,想要新媒体技术完全融入到高校学报,按照目前技术发展水平,依旧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与其将重心全部放在技术方面不如分出一部分对高校学报进行资源整合。高校学报中包括着读者资源、作者资源、学术资源和设备资源等。从读者资源等人力资源来看,要优化对学术论文内容、专业水平评定流程,结合读者和作者需要,对学术网站内容与操作不断创新与优化,推动学术网站发展;对于学术资源等知识资源,则不再局限于传统信息数据库,而是将目光转向国际信息数据库,同时创新高校学报模板,增加英文翻译、英文引索等,加强同国际资源合作的深入;对于设备资源等技术资源,要积极推进数字出版发展,重点提升各种支撑学术网站发展的技术,除了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外,还要满足学术网站转型与发展对技术水平的需求。
(四)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生存力
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生存力是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发展的根本目标,除上文中积极推动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加强同国际资源和数据库之间的合作以外,还要从经济效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高校学报的综合能力。首先是经济效益,拓展不同融资途径,减轻经济市场带来的压力,把握自身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化知识生产结构和方式,提升自身发展特色,积极解决自身运作同经济市场变化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其次是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对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人员是决定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发展的基本动力,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学报发展情况,因此,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各项运行流程中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考核,提升工作人员多种能力和技术的同时,结合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和不同岗位需求,优化人员岗位配置,并不断对发展环节中缺少的人才进行招聘,加强高校学报运行管理,打造一支专业性高的人才队伍[11-12]。
四 结语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学术平台,既为各行业科研人员提供精准的实验内容、实验依据以及基础理论的信息数据,同时又需要各个行业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数据和理论的载体。对于高校学报来说,想要在媒体融合时代发展情况下,更好地优化提升学术水平、拓展学科领域,就要直面新媒体对其办刊模式、出版方式等挑战,做好相对的优化措施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高校学报借力新媒体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庆发.新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发展困境与策略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9,5(05):72-73.
[2]汪汇源.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农业科技期刊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9(01):40-44.
[3]王晴,包旖旎.融合发展,同生共赢——论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J].出版广角,2019(02):10-13.
[4]于蕾.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8(36):111-112.
[5]马斌.新媒体下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85-88.
[6]王娟利.新媒体环境下期刊编辑出版的转型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8(10):83-84.
[7]邱颖慧.新媒体时代国外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03):35-36.
[8]初景利,张薇,田宏.数字化与新媒体时代期刊发展的困惑与出路——第八届两岸期刊研讨会暨期刊展观感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08):761-764.
[9]蒙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2018年赴台参加“第八届两岸期刊研讨会暨期刊展”观感报告[J].电影评介,2018,592(14):112-115.
[10]王理,高璐,王瑶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期刊发展与学术进步——“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面对面”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2013(10):125-126.
[11]樊雅梦,刘国正.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与集约化经营——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40-343.
[12]丁波.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5):101-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45.html